一組數據,透視十年來中國消費品工業實力增強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一組數據,透視十年來中國消費品工業實力增強

2022年9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七場,主題是“推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 提品質 創品牌”。(圖片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申佳平)提到中國產品,你會想到什麼詞?近年來,我國運動鞋、自行車、美妝等產品不僅在國內熱銷,也成了海外“爆款”,老百姓對“國潮”品牌認可度明顯提升。

9月14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的專題發佈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消費品工業規模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生產供給質量和水平持續提升,品質滿意度和品牌認可度穩步提高。下面通過一組數據,一起看看十年來中國消費品工業有哪些新成就。

“國潮”興起

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3155億美元

“近年來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持續擴大,成為消費升級的主要趨勢。”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表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紡織品服裝生產國、出口國、消費國,具有完整產業鏈配套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於“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連續制定發佈化纖發展指導意見,支持發展差別化、功能化、高性能纖維,發佈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引導纖維及產業鏈協同創新,目前化纖在紡織材料佔比達到85%以上,導電智能、生態抑菌、功能保温、速乾涼感、綠色纖維等功能性纖維材料競相面世推廣,豐富了消費者對紡織品多樣化功能性的選擇。

曹學軍透露,黨的十八大以來,紡織行業積極藉助“一帶一路”、RCEP等機制,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合作體系,開拓多元化市場。2021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到315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佔全球同類產品出口比重穩定在30%以上。2012年以來,紡織行業累計對外投資超過110億美元,涉及化纖、紡紗織造、服裝等產業鏈各環節、加強了與東南亞、非洲等區域的產能合作,建立多元彈性供應鏈。

在品牌建設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開展紡織服裝品牌跟蹤培育工作,組織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園區試點示範,支持各地和行業舉辦時裝週、設計大賽等活動,推動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增強品牌文化自信。目前,國內紡織服裝消費中國內品牌佔據主要地位,原創潮流品牌消費規模佔品牌消費的比重快速提升,國內紡織服裝品牌的認知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增強。

創新升級

中國家電服務全球20億以上家庭用户

家用電器產業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進國內消費市場、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數據顯示,2021年家用電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1.7萬億元、利潤總額121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5%、4.5%;全行業實現出口超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20%,產品暢銷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20億以上家庭用户,冰箱、空調、洗衣機等主要產品產量佔全球比重超過50%。

何亞瓊指出,目前,我國智能家電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000億元增長到5000億元,洗碗機、掃地機等新品類家電發展迅速,新型耐用消費品加快進入尋常百姓家。高效變頻壓縮機、圓珠筆頭等關鍵部件取得突破,可穿戴智能設備、功能性服裝等創新產品日益增多。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履行家用電器行業管理職責,主要開展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優化升級。開展家電生產線技術改造,引導企業重點開發智能、綠色的家電產品,培育11個特色產業集羣。

二是加強品牌建設。建立家電行業自主品牌培育評價指標體系,在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重點品類中開展品牌評價,一批知名家電品牌已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

三是完善創新體系。推動建成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促進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產學研合作和創新成果產業化。

四是加快穩鏈強鏈。開展家用電器產業鏈供應鏈穩鏈強鏈行動,編制重點家電品類產業鏈圖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

五是促進家電消費。引導家電企業積極參與“家電下鄉”“以舊換新”,配合組織開展“雙品網購節”“網上年貨節”等活動,促進家電升級消費。

持續壯大

中國食品工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增至9.1萬億元

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也是保障民生的基礎產業。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張曉峯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食品工業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8.1萬億元增長到9.1萬億元,一批重點食品生產企業年營業收入超千億元,中糧躋身全球五大糧商,食品龍頭企業持續發展壯大。

在產業佈局方面,中西部地區食品工業增加值佔全國比重逐步提升,東北地區立足資源稟賦優勢持續做大做強糧油、乳製品等優勢產業,柳州螺螄粉、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等地方特色食品產業蓬勃發展。

同時,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全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在97%以上,嬰幼兒配方食品抽檢合格率連續5年超過99%。

張曉峯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還將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穩定食品工業運行,加強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集羣建設,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培育食品工業增長新動能。二是抓好食品工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推進生活必需品供需銜接,強化龍頭企業要素保障,確保民生食品穩定供應。三是夯實食品安全底線,加強食品工業質量檢測、追溯體系、誠信體系建設,壓實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堅決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

動力強勁

中國醫藥工業營業收入較2012年增長80.8%

醫藥工業與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是人民羣眾健康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醫藥工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發展動力更加強勁,產業創新取得新突破,供應保障能力明顯提升,為抗擊新冠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周健介紹,2021年,醫藥工業增加值佔全部工業比重為4.1%;實現營業收入3.4萬億元,營業收入較2012年增長80.8%。

周健表示,在解決藥品短缺問題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短缺藥品生產供應監測預警平台”,動態掌握臨牀必需易短缺藥品、國家集中採購中選藥品生產供應和庫存情況,加強預警分析,保障藥品穩定供應。截至目前,監測已覆蓋57種易短缺藥品577家企業,國家集中採購中選藥品前六批338家中選企業250個品種,從生產端監測藥品短缺或潛在短缺風險。

同時通過組織上下游企業成立藥品供應保障聯合體,會同相關部門認定6個聯合體為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單位,保障了100種小品種藥的穩定生產供應。支持龍頭企業聯合科研單位、原料藥生產企業建立罕見病藥產業化公共服務平台和罕見病藥“產學研”合作平台,將罕見病藥納入小品種藥、短缺藥供應保障管理,推動罕見病藥持續穩定生產。

此外,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對國家醫藥儲備管理辦法進行修訂,進一步健全了中央與地方分級負責、互補聯動、運轉高效的國家醫藥儲備體系,完善了包括臨牀必需易短缺藥品在內的儲備制度。在應急保障的基礎上,推動建立中央和地方兩級常態短缺藥品儲備,目前已有18個省份將短缺藥品納入儲備目錄,充分發揮國家醫藥儲備功能,提升藥品供應保障能力。

周健指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還持續提高醫藥工業製造水平。在醫藥工業領域開展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針對藥品全生命週期重點環節,在“十四五”期間,總結推廣50個以上數字化應用典型場景,支持建設20家以上數字化轉型示範工廠,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藥製造技術融合,提升生產質量控制水平。建設一批高標準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推動企業實施生產過程綠色低碳化改造,實現醫藥工業綠色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71 字。

轉載請註明: 一組數據,透視十年來中國消費品工業實力增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