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評論 | 從《大偵探8》看大眾對國家安全的認知誤區

文藝評論 |  從《大偵探8》看大眾對國家安全的認知誤區

作為互聯網普法綜藝節目,《大偵探(第八季)》(以下簡稱《大偵探》)在每一案都設有《大偵探合議庭》欄目,邀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和社會學學者從法律、社會學等角度來分析案件。節目還在微博上新增設了#大偵探全民普法課堂#主題活動,包括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在內的全國五所政法院校予以特別支持。

但略顯遺憾的是,可能受限於其“普法教育推理節目”的定位,無論是節目所邀請的法官、學者抑或是互動的網民,都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從國家安全角度對案件進行深入闡釋。

在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圍繞“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夯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社會基礎”主題,對該節目中的案件進行解讀,或有助於幫助公民更好地理解國家安全並走出國家安全認知的誤區。

首先,不可將國家安全僅理解為傳統安全。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核心要義可以概括為五大要素和五對關係。其中五對關係之一就是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區分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的首要任務。從《大偵探》來看,目前僅是《芒城之風雲再起》一案所配套的《大偵探合議庭》提到了國家安全這一話題。在該案中,不同國家動用間諜手段對芒城所在國的國土“幸福島”進行爭奪,涉及國土安全,確實是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但國土安全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國家安全,並不是國家安全的全部。同時,談到間諜滲透問題,也是以傳統思維來看國家安全。現實中,諸多國家安全問題已經不僅僅是反間防諜,而是要有更多的措施和方法防範化解國家安全領域重大風險。

由此引出第二點,即不可忽視新型安全領域的風險挑戰。

文藝評論 |  從《大偵探8》看大眾對國家安全的認知誤區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一個內容豐富、開放包容、不斷髮展的思想體系,新型安全領域不斷湧現,其出現和後續變化容易被人忽略。比如太空安全、極地安全、深海安全、生物安全等。在《離開星球表面》案件中,因為地球資源枯竭,各方爭奪太空資源,影響到了太空安全;而在《飛越瘋人願》案件中,院方拿人的基因樣本做實驗,本身就違反了有關規定,甚至可能會威脅到生物安全。隨着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我們身邊隨時可能出現“灰犀牛”“黑天鵝”。不僅非洲豬瘟疫情、沙漠蝗災等在內的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物疫情等傳統生物安全威脅不斷加劇,而且關乎精準基因工程技術、數字基因組技術等新型領域的生物安全威脅也時有發生,所以確保中國生物安全,就是要防範傳統和新型生物安全領域的“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也就是説,現在國家安全不再僅僅是找間諜,還要找“動物”。這也是新國家安全法取代舊國家安全法的原因所在,體現出國家安全領域的變革。太空安全、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典型的非傳統安全和新型安全,更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再次,不能完全將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分開。

總體國家安全觀雖然區分了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但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繫的。一方面,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影響。在《芒城之風雲再起》中,主要是國土安全受到了威脅,但是由國土安全威脅引發的經濟安全、社會安全、資源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頻發,這就是傳統安全影響了非傳統安全。在《芒州詭事錄》中,《大偵探合議庭》在討論青少年犯罪時,談到互聯網文化,如部分外國視頻會錯誤引導青少年的價值觀,對中國意識形態安全有影響。意識形態安全維護不好的話,極有可能反向作用於傳統安全,顛覆國家政權,這便是非傳統安全影響了傳統安全。所以公民需要樹立意識形態安全意識,自覺抵制不良文化侵蝕,堅定文化自信,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藝評論 |  從《大偵探8》看大眾對國家安全的認知誤區

另一方面,非傳統安全領域自身也會相互影響。一是不同領域的非傳統安全相互會有影響,如《往日迴響》中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數據安全問題交織。當今社會,網絡與信息、數據不可分割,有關風險日益交互增加。如網絡攻擊成為新的打擊手段,通過網絡攻擊竊取大量的信息與數據;網絡電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其也是在掌握了詐騙對象信息基礎上通過數據分析進行的。三者並非獨立而是有關聯的,其共同作用導致風險激增。二是同一領域的非傳統安全也會相互影響,如《黑金大劫案》中涉及社會安全各領域,包括掃黑除惡、反腐倡廉、反電信詐騙、打擊販賣毒品、賭博、洗錢、仿畫、假鈔等犯罪。黑社會性質犯罪集團不僅擾亂了社會秩序,還腐蝕了官員,社會安全領域相關勾連,一系列反應導致社會安全面臨嚴峻考驗。

所以説,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我們用系統思維來理解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之間的關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不同領域的安全轉化問題和共同的防範化解問題。

最後,不能割裂安全與發展之間的關係。

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在《離開星球表面》《飛越瘋人願》等諸多案件中,談到了生物安全、科技安全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如只有維護生物安全,才能全面提升中國健康科學的整體創新能力,加快生物醫學研究的發展過程,以安全促發展。2021年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體現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引下法律的變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目的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部署,防範化解科技領域的重大風險。總體國家安全觀核心要義之一是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這裏有一個變化。之前是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而現在加了“科技”,説明了科技安全的重要性。科技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保障,我們不僅不能讓科技的負面影響破壞了國家安全,還要用科技安全來維護國家安全,同時促進科技的發展與進步。

總體而言,新時代的國家安全教育過程要注意上述誤區;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國家安全意識的落實。維護國家安全,不僅僅是國家安全機關的事,而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在新時代,國家安全及其機構和職責發生了歷史性變革。這一變革要求我們牢固樹立“大安全”理念、構建“大安全”格局。這就意味着我們既不能泛化國家安全,也不能狹義理解國家安全,只有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全社會共同參與維護國家安全,才能促進社會的穩定和進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正是要通過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來實現。當然,就《大偵探》本身而言,如果能夠進一步引入國家安全教育環節,就更能體現其社會意義了。


作者:肖軍 西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刑偵劇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徐璐明

責任編輯:邵嶺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37 字。

轉載請註明: 文藝評論 | 從《大偵探8》看大眾對國家安全的認知誤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