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曉的記者,在巴以衝突中遇害

這個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曉的記者,在巴以衝突中遇害



希琳·阿布·阿克利赫這個名字在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曉。 她曾想要成為一名建築師,卻在機緣巧合下投身新聞業,成為最知名的巴勒斯坦記者之一。阿克利赫曾説,她選擇新聞業是為了更加貼近民眾。“現實難以改變,但至少我能將他們的聲音帶給全世界。” 本週三,在半島電視台工作了25年之後,阿克利赫在約旦河西岸傑寧難民營報道巴以衝突時殉職,年僅51歲。 

記者遇襲身亡,巴以雙方相互指責

 
2017年,在巴勒斯坦電視台An-Najah NBC接受採訪時,有人問阿克利赫是否害怕在報道時被槍殺,她回應道,“我當然會害怕。(但)在某個時刻,你會忘記那種恐懼。我們不會輕易向死亡屈服。” 新華社援引目擊者的話稱,5月11日早上,以色列軍方進入傑寧難民營展開搜捕行動,與當地巴勒斯坦人發生衝突並交火。當阿克利赫得知該消息並趕往現場時,她或也戰勝了這種恐懼。 不過這次,她卻沒能逃離槍火。巴勒斯坦衞生部聲明稱,阿克利赫頭部中彈,送往醫院後不治身亡。 據央視新聞報道,巴勒斯坦傑寧立法委員會成員賈馬爾表示,當時阿克利赫正在通往傑寧難民營的路上,在準備報道時,他們聽到了子彈的聲音,隨後阿克利赫頭部中彈,許多人想衝過去救援,但被以軍密集的開火阻擋。 在傑寧的醫院裏,記者們得知阿克利赫中彈身亡後,情緒激動,悲慟不已。 
這個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曉的記者,在巴以衝突中遇害
5月11日,在約旦河西岸傑寧的一家醫院,記者們得知女記者中彈身亡後情緒激動。新華社發(艾曼·諾巴尼 攝)


刀槍無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雙方都指認對方為肇事者,巴衞生部和半島電視台認為其死因是以軍槍火,而以軍則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巴武裝槍擊或為罪魁禍首。 以軍方表示,以軍已成立一個特別調查組就此事件展開調查。聯合國方面也表示應對這一事件展開徹底調查。不過,目前巴民政部長侯賽因發表聲明稱,巴已經拒絕以色列提出的就該事件進行聯合調查的要求,且不會將阿克利赫致死的子彈交給以方。 侯賽因表示,巴勒斯坦方面將獨立完成事件調查,並以高度透明的方式向國際社會和公眾進行通報。侯賽因説,巴方還將把相關文件提交國際刑事法院,以追究以色列的相關責任。 傑寧當地的伊本西奈醫院院長加尼告訴新華社記者,另有一名記者在報道這一衝突時背部中彈,但傷勢較輕。 
這個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曉的記者,在巴以衝突中遇害
5月11日,在約旦河西岸傑寧的一家醫院,記者和醫務人員轉移中彈身亡的女記者遺體。新華社發(艾曼·諾巴尼攝)


據巴勒斯坦政府消息,當地時間5月12日,巴勒斯坦拉姆安拉舉行了阿克利赫的國葬遊行,巴總統阿巴斯出席。13日,她將被埋葬在出生地耶路撒冷,其母親墓地的旁邊。

 針對這一事件,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並強烈譴責針對正常履行職責的新聞記者的暴力行為,我們希望有關事件能夠依法公正處理。 

一個致力於講好巴勒斯坦人故事的記者

 
BBC評論道,阿克利赫去世後,賦予她的新頭銜在社交媒體上層出不窮——開拓者、烈士、(時代)象徵等等,但終其一生,阿克利赫的頭銜只有一個——記者。 而許多阿克利赫的同事和朋友給她的評價,便是一個想要講好巴勒斯坦人故事的記者。 今年3月下旬以來,巴以地區緊張局勢加劇。以色列多地發生襲擊事件,以方以此為由在約旦河西岸展開大規模搜捕行動,並與巴勒斯坦人發生衝突。 
這個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曉的記者,在巴以衝突中遇害
當地時間2022年4月22日,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在阿克薩清真寺附近抗議。圖/IC photo


而11日事發時,以軍在約旦河西岸的大規模搜捕行動已經持續近兩個月,這種大大小小的衝突頻繁發生,新聞“熱度”已經有些冷卻,阿克利赫的朋友跟她説,像你這樣的資深記者,沒必要去現場。 阿拉伯語新聞媒體 Asharq News 拉姆安拉分社社長穆罕默德·達拉赫梅上次跟她聯繫是在兩天前。在達拉赫梅“沒必要”的勸阻下,阿克利赫還是決心前往現場報道。達拉赫梅説,阿克利赫工作時事無鉅細,致力於報道所有影響巴勒斯坦人的事情。 另一位和阿克利赫共事多年的新聞工作者韋薩姆·哈馬德(Wessam Hammad)説,她最感興趣的不是最轟動的政治事件,而是那些描繪出人們生活細節的小故事。 哈馬德口中的阿克利赫,總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故事。“她總能從很多不同的角度思考如何報道,如何讓其成為一個充滿人道主義關懷、感人的巴勒斯坦人的故事。” 

巴勒斯坦“戰爭與和平的面孔和聲音”

 
阿克利赫出生於耶路撒冷,她熱愛巴勒斯坦這片土地。她有巴勒斯坦和美國雙國籍,時不時也會前往美國,但達拉赫梅説,阿克利赫似乎從未認真考慮前往美國居住。 此前被半島電視台派遣去美國工作三個月後,她回到巴勒斯坦拉姆安拉,言語間都是對故土的懷念。她説她終於可以呼吸了,美國的一切都太複雜了。“巴勒斯坦的生活很簡單,我愛巴勒斯坦,我想留在這裏。” 阿克利赫和巴勒斯坦之間“雙向奔赴”。在阿拉伯世界,因對巴以衝突的報道,她的名字家喻户曉。外媒評價道,在長期以來的巴以衝突報道中,阿克利赫的聲音傳達到千千萬萬家庭中,她的沉着、冷靜和自信讓她與眾不同,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定心針”。 
這個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曉的記者,在巴以衝突中遇害
當地時間2021年5月23日,加沙地帶,當地遭空襲後,房屋受損嚴重。圖/IC photo


“即便面臨着最可怕的情形和最血腥的場面,她也始終保持冷靜、沉着和鎮定。”知名記者和作家馬爾萬·比沙拉説。BBC記者萊瑟·杜塞稱,她是巴勒斯坦“戰爭與和平的面孔和聲音”。 在1997年阿克利赫加入半島電視台時,新一代阿拉伯女孩在她的影響下長大,現在也跟隨她的腳步成為新一代的記者。 一直以來,許多女孩都爭相效仿她的電視直播報道。巴勒斯坦裔記者達莉亞·哈圖卡稱,“我認識很多女孩,她們從小就站在鏡子前,拿着梳子(當作話筒),假裝她們就是希琳(即阿克利赫)。” 這些女孩中間還有阿克利赫27歲的侄女莉娜·阿布·阿克萊。對阿克萊而言,阿克利赫是姑姑,也是他們這一代人從小便敬仰的記者。小時候,她會將阿克利赫的報道背誦下來,並錄進自己粉色的手機裏。 而長大後,她開始明白阿克利赫的報道承受着多麼大的生命危險。“我經常告訴她(阿克利赫),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有她這樣的勇氣和力量,而她總會回答,這並不簡單,這是個很困難的工作。” 阿克利赫的木製棺材上,放置着一件藍色防彈衣,上面赫然印着粗體白色字母“新聞”(PRESS),這一刺眼的標識代表着阿克利赫為新聞理想所作出的犧牲,也代表着其他眾多記者為了報道巴以衝突所付出的代價。 

記者 | 侯吳婷 

編輯 | 張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72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個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曉的記者,在巴以衝突中遇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