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視界報道】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1年度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到市場驅動的新階段,明年新能源汽車財政部補貼即將退下來,雖然非補貼性的支持還會存在,繼續保留一些,但對於市場而言,明年算是一個“坎兒”。
陳清泰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政策驅動階段,第二是政策+市場驅動階段,現在開始的第三階段是市場驅動階段。
陳清泰認為,如果把眼界放得更開闊一點,把電動汽車定義為變革是不妥的,“還是把它叫作一場汽車革命更確切。這場汽車革命的前半場是電動化,但並沒有停止於電動化,或者説它不可能侷限於電動化。接下來將從第一階段的電動化轉向以低碳化、綠色化以及網聯化和智能化為特徵的第二階段,競爭將更加激烈。”
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到第三階段,這是由中國市場和行業的探索期,到現在全球車企在中國發力,也是最近兩年才開始的。尤其是從今年來看,全球各大品牌電動車進入中國市場,現在的電動化或者新能源汽車也由原來主的中國車企在本土市場的競爭,轉變成全球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全面競爭,也可以叫做一個新的階段。
對於產業面臨的芯片短缺問題,陳清泰表示,這使我們再次要思考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問題,閉關鎖國肯定是不對的,但是產業鏈安全是要保障,二者如何恰當的處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中國在全球汽車產銷量大約佔到3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產業鏈的問題可能顯得更加重要,這次疫情衝擊使我們認識到,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國際化過程中或者在實現大循環的過程中,內循環應該有一個保底作用,這次芯片危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又帶來了機會。
有兩個因素對芯片市場產生了影響,一個是全球供應不足,一個是高端芯片,比如在AI這個領域的高端芯片還沒有形成一個壟斷或者固化的產業格局,給新進入者帶來了機會。所以,在短缺的情況下,使中國的汽車生產企業有意、退而求其次來選購國產芯片,他們有了這個意願,就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
陳清泰還表示,“疫情衝擊也使我們感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國際化或者實現大循環的過程中,內循環應該有一個保底作用。尤其在芯片出現危機的過程中,我認為這對我們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帶來了機會。”兩個因素對芯片市場產生影響,一個是全球供應不足,一個是高端芯片,比如在AI領域的高端芯片還沒有形成壟斷或者固化的產業格局,在短缺的情況下,中國的汽車生產企業有意退而求其次來選購國產芯片,這對新進入者來説是契機。實踐證明國產芯片還不錯。我瞭解到的反饋是,一是中國芯片迭代速度要比國外廠商迭代速度快兩到三倍。二是中國芯片企業和汽車廠商的互動做得非常好,車企的需求能夠快速反應到芯片上。這樣彼此的信心都增強了。而對於中國芯片企業來説需要繼續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服務,才能更好地解決卡脖子問題。
“類似地,網聯化、智能化相關的產業鏈目前也沒有固化,比如傳感器、雷達等,如果能抓住機會,把技術和產能提升,掌握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甚至做到全球最高水平,我認為可能性是存在的。”陳清泰表示,中國企業在全球並不落後,如果我國在這方面能培育成長起來出這樣一批優秀的公司,將來我國汽車產業鏈相對安全性會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