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國
但可能有些人不知道
其實美國也是世界最大的農業國
2019年
美國農產品出口產值
達到了1648億美元
每年出口全球的糧食
在國際市場佔10%
中美兩國都是人口大國
和主要農業生產國
那麼是什麼樣的條件
造成美國是農產品最大出口國
而中國則是最大的農產品市場呢?
答案要從兩國的田間地頭去尋找
地廣人稀造就的農業經濟
從地理上來講
如果這世界上
有最適合發展農業的國家
那一定是美國
北美洲北部是廣袤的加拿大地盾
多礦產湖泊,地力卻相對貧瘠
南部的中美洲墨西哥等地氣候乾旱
且多丘陵山地,平原極少
從寒冷的加拿大雪國
到炎熱的墨西哥荒漠之間
則是一片富饒之地
從落基山脈向東
直抵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土地肥沃、地勢平緩
覆蓋了美國1/3的領土面積
其中大半的土地都是平原
?和中國12%的平原地形相比
美國的平原佔其領土的50%
條件實在是優越
這樣的先天優勢
讓美國佔據了世界農業生產領域
和出口領域的主導地位
美國中北部大平原共有28億多畝耕地
其中70%以上的耕地
以大面積連片分佈在內陸低原上
這為美國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提供了基礎
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約為600萬
不到全國人口的2%
廣袤的土地和較少的農業人口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農業生產領域
土地是最重要的一個單元
土地越多,收成相對就越多
手裏有餘錢的情況下
農民自然會去投資農用機械
來減少人力的投入
增加單位土地農產品產量
這就造就了美國農業的另一個特點
機械化和自動化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我們羨慕美國的農業模式
希望早日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
但是長期以來
我國並沒有在全國範圍內
實現農地的規模化經營
機械化更是困難重重
為什麼?
這與我國農地的天然條件
以及人口規模息息相關
人多地少導致細碎化經營
讓我們聚焦農業大省河南
根據官方數據
河南平原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55.7%
持有農田1.2億畝
乍一看很適合發展機械化農業
但先別忙着下定義
先來看看下面的畫面
?這是河南某市的一處農田
可以看到地面上的田地
就像摔過的手機屏幕一樣
被分割得極其細碎
而且每塊田形狀都不怎麼規整
這就是我們所説的耕地破碎化
耕地破碎化的根本原因是
我國農村人口多
耕地面積少
河南省1.2億畝的農田總面積不算少
可是均分到4476萬農村人口頭上
户均才大約10畝地
與美國中部的小麥帶
玉米帶農户相差45倍
每家每户持有的土地面積
直接決定了農業收入
收入也就決定了投入
?還有農户在承包農田的時候
經常還按照
土地肥瘦、遠近搭配分配
這就導致了每家每户的土地
不在一個地方
這塊種油菜、那塊種玉米
離家近的地方還有個菜園子
在這種情況下
很難最大化發揮農機效用
我國的農業規模化經營
那麼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難道就沒有適合
發展規模農業的地方嗎?
當然有
在山海關以北、大興安嶺以東
是我國的東北邊陲
這裏地域遼闊、土地肥沃
而且人口密度較低
東北三省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
城市化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也相對較低
這就給東北農村留下了廣大的耕作空間
?以黑龍江為例
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佔據了全省耕地面積的80%
黑土,草甸土等肥沃土壤佔70%以上
有利於發展大規模機械生產
黑龍江的農業機械化水平
早在上個世紀就達到了全國先進水平
2009年
黑龍江的田間作業
綜合機械化率就達到96%
在科技貢獻率方面
黑龍江的農業絲毫不比美國遜色
保護性耕種、病蟲害防治
農業航化作業方面
都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最重要的一點
黑龍江建立了大量的國營農場
這樣農民可以一起
進行集約化的農業生產
黑龍江國營農場旱作區
户均土地面積有100畝
水田區户均土地面積有400-500畝
2020年
黑龍江在受限於氣候影響
一年只生產一季糧食的前提下
全年糧食產量達7541萬噸
為中國第一產糧大省
同樣在地廣人稀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北疆地區
9成以上棉田已實現全程機械化
棉花從播種到採摘
人力投入大大降低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破碎化的土地下
有些地方探索出合適的模式
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土地
這是珠三角地區
傳統的桑基魚塘農業景觀
是當地人在水多易澇的自然環境下
因地制宜所採取的農業生產模式
農民在低地開挖魚塘
用挖出的泥沙堆積成塘基
基上種植桑樹、甘蔗
果樹、蔬菜等經濟作物
形成了“基上種桑,桑葉喂蠶
蠶沙餵魚,魚糞肥塘
塘泥肥基,塘基互養”
的良性生態循環
在桑基魚塘模式下
在當地户均土地面積只有3畝
但經濟效益卻十分驚人
1畝6塘4基的基塘地
年收入可達上萬元
如果養殖的魚苗選得好
10萬以上的收入也很常見
美國農業模式的先進之處
值得我們學習
但我國地域差異、土地分配等難題
是要面對的現實
民以食為天
吃飯問題一直是我國的頭等大事
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
本身就是一件不易實現的事
但我們憑藉合理的土地分配
和科技進步
實實在在地做到了這一點
因此,因地制宜
發展最合適國情的生產模式
而不是盲目效仿
才是中國農業未來應該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