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高原的扶貧幹部:藏族羣眾最真誠的友誼是今生最大財富

6月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弘揚脱貧攻堅精神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中外記者見面會。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扶貧開發局局長郭曉榮,1991年中專畢業後,追隨着父輩的足跡,來到囊謙縣。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囊謙奮鬥了30年,從初到時的不適應到漸漸熟悉、愛上、融入囊謙。郭曉榮説,“收穫了當地藏族羣眾最真誠的友誼,是我今生最大的財富。”

在囊謙,有人叫他“較真局長”“精準局長”。郭曉榮説,在脱貧攻堅期內,雖然“5+2”“白加黑”是工作常態,但每當想到和同事們辛勤付出能讓囊謙甩掉貧困的帽子,能讓那麼多可親可愛的鄉親們走向康莊大道,自己就感到渾身充滿幹勁,雖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回憶自己在高海拔高原牧區深度貧困地區,在落實囊謙縣白扎鄉也巴村精準扶貧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時,當時有部分羣眾,因為對國家政策不瞭解、不理解、不支持,一度使項目無法落地。他們花費了十幾天的時間走村入户,挨家挨户,耐心細緻地向羣眾宣講精準扶貧政策。最後,得到了羣眾的理解,項目得到了支持和落地。

以前囊謙交通非常閉塞,從西寧到囊謙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下鄉基本靠騎馬和走路。郭曉榮剛到囊謙的時候,幾乎沒有電、沒有自來水,就連土豆、甘藍都是難得一吃的蔬菜。如今,老百姓住在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寬敞明亮的房子裏,解決了以往行路、就醫、上學、吃水的困難,過上了好日子,感覺到黨和國家惠農政策的温暖。

“我在囊謙生活了30多年,親身感受到也親身體會到了在深度貧困地區,山大溝深,自然條件的嚴酷,自然災害頻發,老百姓因災因病返貧等深度貧困現象,使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特別是擔任扶貧局長後,見到的貧困現象更多了,有一種對貧困羣眾的愧疚和責任。精準扶貧工作開始後,黨的惠農政策更多了,使我堅定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每當我看到脱貧羣眾臉上帶着幸福笑容的時候,使我更加堅定了精準扶貧的信心和決心。” 郭曉榮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88 字。

轉載請註明: 紮根高原的扶貧幹部:藏族羣眾最真誠的友誼是今生最大財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