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興聊十大工程 | 基礎設施先行,讓夢想照進現實
半小時到濟南,1小時到鄭州,90分鐘到青島……曾經,這是一代代聊城人的夢想。如今,搭乘高鐵的快車,這個夢想即將變成現實。
25年前,一條京九鐵路為聊城贏得了“天下不敢小聊城”的美譽;如今,隨着濟鄭高鐵、雄商高鐵、聊邯長高鐵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聊城又迎來了難得的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按照聊城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部署,2019年以來,聊城市深入實施基礎設施先行工程,搶抓國家和省重大戰略機遇,全力加快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讓交通暢起來、經濟活起來,讓人流、物流、資金流等發展要素流動起來,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築牢“硬支撐”。高速成網、高鐵貫通、飛機上天,一幅立體交通的生動圖景,逐漸展現在我們面前。
(一)
1月22日22時40分,在濟鄭高鐵聊城段茌平特大橋主橋126#~129#墩的施工現場,一座身披“棉衣”的龐然大物正在澆築“血肉”,經過14個小時的連續奮戰,中建八局濟鄭高鐵項目一分部順利完成了聊城段首次連續梁的混凝土澆築作業,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突破。
工程的順利實施,離不開聊城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聊城市委書記孫愛軍多次到濟鄭高鐵聊城段項目建設現場進行實地調研,對加快推進高鐵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此外聊城多次組織召開濟鄭高速鐵路聊城段項目建設推進會議,政府督戰、央企衝鋒,加強前期謀劃,持續抓好落實,推動項目順利實施。
隨着濟鄭高鐵的順利推進,聊城高鐵新區建設也進入新階段。2月23日,聊城高鐵新區示範項目奠基儀式舉行。就在項目奠基前一日,聊城市委書記孫愛軍來到高鐵新區建設現場,實地察看高鐵智慧新區示範項目和濟鄭高鐵聊城西站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進度,詳細瞭解項目投資、規劃設計、道路建設等工作情況,要求高水平推進高鐵新區規劃建設各項工作,確保各項配套基礎設施一體建設、同步推進。
聊城市搶抓濟鄭高鐵途經全市5縣區19個鎮街的新機遇,充分發揮境內新建茌平南站、聊城西站、莘縣站3個高鐵站的強大帶動作用,構建以聊城為軸點,27分鐘到濟南、60分鐘到鄭州、90分鐘到青島的交通新格局。同時,將高鐵新區定位為聊城市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一頭無縫對接中華水上古城,另一頭與聊城西部正在謀劃的新機場、文化旅遊小鎮、特色工業小鎮等快速連通,打造聊城發展樞紐經濟的主戰場。此外,雄商高鐵各項工作加快推進,2020年11月18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項目可研報告,目前各項前期工作已完成,計劃於2021年上半年開工建設;聊邯長高鐵也已正式進入預工可階段;聊城機場前期工作紮實推進。
如果説濟鄭高鐵日後的建成開通,將標誌着聊城正式進入“高鐵時代”,那麼“十四五”時期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的加快推進則將為聊城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釋放出更加多元化的發展紅利!
(二)
“走濟聊高速,經茌平東樞紐,進入高東高速,從楊屯互通式立交下高速,就能進入高唐縣城,半個多小時就能到,比原來快了很多。”今年春節,在聊城城區工作的市民高先生回高唐老家比往年用時縮短了很多,這得益於高東高速的建成通車。
高東高速公路項目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連”高速公路網中“縱八”德州—東阿—單縣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山東省西部經濟隆起帶、省會城市羣經濟圈、中原經濟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高東高速公路的順利通車,對加快推進聊城市“田”字形高速公路網的形成、分流區域交通量、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交通興,百業興。有這樣兩組數據:2020年,聊城市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97.9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高速鐵路43.7億元、高速公路20.3億元、普通國省道11.8億元、黃河大橋4.5億元、農村公路和“户户通”硬化路17.6億元。2021年,聊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102.4億元,其中,高速鐵路65億元、高速公路6.9億元、跨河橋樑7.9億元、幹線公路17.6億元、農村公路5億元。
數據的背後彰顯着聊城市市委、市政府、各級各部門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信心和決心。“十四五”期間,聊城計劃建設5條高速公路,項目總長402.1公里,其中聊城境內171.4公里。5條高速公路分別為德州至高唐高速公路、東阿至鄆城高速公路、東阿至陽穀高速公路、濟南至東阿高速公路和濟南至臨清高速公路。“十四五”末,聊城市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預計將達到644公里,高速公路路網將更加完善。今年,聊城市將開工建設市大外環、聊泰鐵路黃河公鐵橋、國道105東阿黃河大橋,積極推進聊城機場前期工作。
實施國省幹線公路大修工程73公里,完成東阿至東平黃河公路大橋建設,推進黑龍江路東延、東阿至陽穀高速、德上高速臨清連接線取得新進展……隨着這些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聊城將構建起嶄新的立體大交通體系。進入新發展階段,“新時代興聊十大工程”吹響了聊城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進號角。深入實施基礎設施先行工程也必將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空間、贏得新機遇!
(三)
去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84個城市上榜,聊城市榜上有名。
近年來,聊城市大力實施城市提升工程,以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支撐城市提質發展,豐富完善城市功能,市民宜居指數不斷提高。
在度假區聊陽路西側、徒駭河西岸,在建工地上“叮噹作響”,這是聊城市“一校三館”項目的建設現場。“一校”即聊城市委黨校,建成後,能同時容納5000多名黨員幹部開展教育培訓。“三館”採用館中館形式規劃建設,實為“六館”,即圖書館和博物館、檔案館和國土檔案館、方誌館和黨史館。項目建成後,能滿足市民4000多人次/日的讀書需求和聊城市30年以內的檔案管理工作需要。
除此之外,周公河人工濕地公園、九州窪月季公園、二乾渠生態公園陸續建成開放。去年,聊城市主城區新增各類公園、街頭綠地7處,東昌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通過驗收,同時,持續完善“一湖兩河”周邊配套設施,提升四新河等城市河流景觀,做好望嶽湖周邊城市設計,打造城水相融的城市形象,為市民營造更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
對一個地方的發展來説,沒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就沒有堅實的支撐。為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聊城市還將加快能源優化,推動城鄉電能改造升級,實施非化石能源倍增行動計劃,加快天然氣管道建設。加快水利提升,推進河湖庫水系連通,構建城市生態水網;推進大中型引黃灌區改造建設,抓好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和配套管網建設,加強徒駭河、馬頰河等河道防洪治理;加強京杭大運河(聊城段)保護利用。加快信息融合,積極推進5G應用和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建設,促進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協同發展。同時,聊城市還將大力發展多式聯運,規劃建設高鐵新城物流園、聊城機場物流空港,推進臨清內陸港擴能升級,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建設現代物流體系。
歷史上,一條京杭大運河南北貫通,聊城因此繁盛400年;25年前,京九鐵路貫通,聊城交通要衝地位再現。如今,進入“十四五”,聊城深入實施基礎設施先行工程,路更多,車更快,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