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黃牛,醫托,羣租,黑暗料理……三甲醫院周邊管理難題如何根治?

到醫院看病,排隊停車需要半個小時,甚至超過看診時間,有沒有解決辦法?“黃牛”“醫托”整治後“春風吹又生”,防不勝防怎麼辦?醫院旁邊油膩膩的小餐飲店,“吃還是不吃”,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保障……

2月25日下午,中山醫院周邊城區綜合管理工作站暨區域黨建共建示範點在徐彙區楓林路街道揭牌,長期困擾醫院周邊區域的交通擁堵、羣租返潮、食品安全長效監管等問題有了一體化的解決路徑。

記者瞭解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邊城區佔地面積約12.24萬平方米,周圍有中交三航局、電信科學技術第一研究所等2個重點單位,還有平江、醫清兩個居民區,涵蓋中山新村、楓林大樓等12個小區總計2873户居民。作為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中山醫院平均日門診量達1.7萬人次,住院人數長期保持在3000人左右,加上病患陪同人員、醫院職工和周邊商户、公共設施服務人員,每天在中山醫院周邊活動的人流量可達6萬人次。

堵車,黃牛,醫托,羣租,黑暗料理……三甲醫院周邊管理難題如何根治?

車流、人流“雙高”的區域特點,也為中山醫院周邊城區綜合管理不斷提出高要求。楓林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萬金告訴記者,此次街道與中山醫院共建城區管理工作站,正是為了堅持促服務促保障,推進醫院與街道資源共享,打造“健康楓林”品質社區。

事實上,面積僅2.69平方公里的楓林街道,轄區內就包含中山、腫瘤、龍華和上海市精神衞生中心等4家三甲醫院。其中,中山醫院院區佔街道面積約5%,周邊涉及楓林路、醫學院路、清鎮路等五橫兩縱共7條道路。2016年至2017年,楓林街道曾實施了第一輪中山醫院周邊地區綜合整治,但該輪整治以拆除“五違四必”、初步提升區域城區品質為主,周邊佔道設攤、黃牛拉客、違章停車、殘疾人車違規拉客等情況,整治後仍有零星迴潮現象。

針對上述“頑症”,2020年起,楓林街道協同中山醫院等相關單位和部門,着手建立城區綜合管理工作站,切實提升醫院周邊複雜地區的精細化治理水平。

“根治這些問題,要‘管’更要‘治’。”楓林街道社區管理辦主任王海峯2014年到街道工作後,就長期參與中山醫院周邊區域的綜合治理。他介紹,此次街道推出“醫院周邊治理2.0版”,首個切入點就是解決交通動線的擁堵。

堵車,黃牛,醫托,羣租,黑暗料理……三甲醫院周邊管理難題如何根治?

在位於醫學院路92號的中山醫院周邊城區綜合管理工作站,記者看到,主要場景就是一個仿若“微型版”街鎮城運中心的辦公地,兩塊電子大屏24小時監控醫院周邊7條主要道路。25日當天下午正逢陰雨天氣,路上行人不多,但臨近下班高峯,車流量已經有所增加。王海峯介紹,由於醫院周邊道路較為狹窄,傳統的“U型”車流動線經常存在右轉車道被擋,或是右轉車輛阻擋直行車輛的情況,“馬路越窄,越是容易被一個細節影響整條道路的通行。”此外,每天早高峯也恰逢醫院門診開放時間,車流量加上零星出現的行人亂穿馬路現象,使得“院大路小”的中山醫院周邊長期面臨交通擁堵問題。

眼下,楓林街道正會同交管部門開展中山醫院周邊交通組織研究,制定優化方案,包括信號燈優化、引導牌設置、停車優化等內容,還將探索與周邊居民區實行共享車位、錯峯停車。在楓林路醫學院路等人流、車流較大的路口,還計劃增設十字型人行橫道線,仿照淮海路黃陂南路、南京西路常德路等路口,開展“人走車不動,車行人不走”試點,引導行人集中過馬路。

記者瞭解到,中山醫院周邊城區綜合管理工作站組建後,街道、公安、市場監管、城管、醫院、物業及居民自管小組等多方力量實現整合,將持續開展常態化的“日巡查、周檢查、月排查”,建立醫院周邊綜合管理的長效模式。

欄目主編:唐燁 文字編輯:舒抒 題圖來源:舒抒

來源:作者:舒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5 字。

轉載請註明: 堵車,黃牛,醫托,羣租,黑暗料理……三甲醫院周邊管理難題如何根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