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題:講述春天裏的中國故事——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掃描
新華社記者姜琳、董瑞豐
首都北京,春日漸長。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如約而至。儘管是通過網絡視頻回答提問,但7位全國政協委員回應百姓關切,講述生動故事,暢談履職心聲,傳遞信心和力量,讓記者們收穫滿滿。
“自疫情暴發以來,我一共參與了11個省、20場重大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我們以最小的社會成本,獲得了最大的社會效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組社區防控組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委員一亮相,就吸引了媒體的“長槍短炮”。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覆,我國“外防輸入”面臨挑戰,接下來“動態清零”策略會否調整?“未來我們將根據疫情變化動態研判,統籌生產生活,科學精準應對,力爭低成本、低影響。”吳浩説。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還在太空“出差”的3名中國航天員何時返回地球?今年的空間站建設還將有哪些重要安排?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委員帶來了最新消息:“4月中旬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回到地球家園,這將標誌着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圓滿收官。”
“從5月起,我國空間站工程將進入建造階段。今年年內將發射2個空間站實驗艙、2艘載人飛船、2艘貨運飛船,再將6名航天員送入中國空間站。”周建平給出重磅“劇透”,這將首次實現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
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裝備製造業的發展,高鐵、核電、水電、冶金裝備等方面的水平已經在世界領先,特別是石油化工裝備製造技術已變成‘領跑者’。”中國一重集團董事長劉明忠委員自豪地説。
自立才能自強,自強才能主導。在他看來,要以改革激發各類人員創新創造的積極性,全面推進自主創新,組建多個產學研一體的創新中心,切實增加裝備製造業產業鏈的韌性。
過去一年,教育“雙減”政策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雙減”帶來了哪些變化,如何看待這些變化?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聯合學校總校校長李有毅委員深有感觸地説,“雙減”後,學生借閲圖書數量和體測優秀率均有所增長。這些會給孩子一生帶來益處。
“‘雙減’減的是不必要的、機械的、重複的學業負擔,是要推動教育迴歸本質,讓學生有時間、有動力全面發展,把基礎教育引向培養德才兼備、創新型人才的正確軌道。老師、家長和社會要擰成一股繩,支持和幫助學生成就自己。”李有毅的話,讓記者們頻頻點頭。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國有所需,我有所行。
為幫助受傷的農民工索要賠償,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副院長李迎新委員將法庭搬到了他的病牀前。“巡迴審判打破了審判地點、審判形式的限制,把法庭設在田間地頭、開進科創園區、搬到國境線上。法官們揹着國徽,帶着温暖,把司法公正的陽光雨露送到百姓身邊。”
她説:“我堅信巡迴審判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方法,更是一種理念、一種作風。只要人民羣眾有需求,我們的法官就會堅守初心和使命,將司法為民的理念落到實處。”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馮遠征委員説:“去年參加文代會我看到了很多年輕面孔,感受到了新生力量。當前,我們正在全力推進‘十四五’規劃和文化強國建設,青年文藝工作者強起來,文藝事業才能永葆活力,形成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
“要引導鼓勵青年文藝工作者,保持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和對專業的赤誠之心,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守正創新。同時也要給他們更多機會和更大空間。”馮遠征認為。
北京冬奧會向世界講述了一個精彩的中國故事。在這次通道上,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副部長沈瑾委員描繪了冬奧故事的後續“篇章”。
“本次冬奧會所有場館的設計建設都考慮了比賽使用和賽後利用的雙重要求。其中有5個場館本身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遺產,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始終。”他説。
面對奧運場館賽後運營這一世界性難題,沈瑾道出了中國方案——“未來這些場館不僅可以舉辦體育賽事,還可以舉辦論壇、展覽,進行娛樂文化活動,也可以作為體育主題公園向公眾開放。”
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謀長遠之舉。
短短通道,連接會內和會外。在這個萬物萌發的春天,目之所及,生機勃勃。來自首場“委員通道”的好聲音,正播撒更多希望,凝聚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