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涼山4月21日電 題:大涼山彝族姑娘成“粵菜師傅”:以一技之長開創美好明天
作者 程景偉 粵仁軒
“半年多來的努力終於見成效了。現在不僅村情村史館開館了,新修建的遊客接待中心、餐廳、民宿也將會投入使用。”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彝族姑娘曲木子果站在新建的村情村史館前十分激動。
目前,三河村的文旅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不久後,曲木子果有望擔任文旅項目助理,負責農家宴等方面的工作,這將她讓掌握的粵菜烹飪技能有了用武之地。
生於1999年的曲木子果,過去幾年她的生活和工作主場並非大涼山,而是廣東深圳、東莞的電子加工廠,主要做充電器、數據線。“我們家裏有8口人,兄弟姐妹中我排行老三,今年21歲,之前在東莞那邊一個電子廠打工。”曲木子果稱,由於以前家裏貧困,她早早跟隨父親去了東莞。除了過年的時候回來一下家鄉,其他時間基本都在外面。
2020年,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大背景下,廣東將“粵菜師傅”等多個技能培訓項目帶到了大涼山。曲木子果聽聞村裏有了這樣的廚師培訓活動後,果斷選擇回家參加培訓。
曲木子果正在學廚(資料圖)受訪對象供圖
“我們這裏盛產土豆,但是此前大多數人都不懂怎麼烹製得更好吃,包括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把土豆切成塊直接放鍋裏煮,最多吃的時候弄點鹽或者調料。”曲木子果説:“廚師培訓班導師每天教鄉親們烹飪4道菜,通過20天的培訓,大家都能掌握了一定的廚師技能。”現在,曲木子果不僅會做紅燒肉、回鍋肉、土豆燒排骨等傳統川菜外,更是學會烹飪五六道粵菜。
在曲木子果看來,學廚有三個好處:第一,可以自己創業,開餐館、辦農家樂,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第二,可以到餐館當廚師,大大提高收入;第三,可以改善家庭生活,學會炒菜一家老小都能吃得好,很多彝族婦女的家庭地位也因此大大提高……
“新生活才剛剛開始。”在涼山,像曲木子果這樣學習一技之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正用勤奮的雙手,共同創造家鄉美好的明天。
“這兩年,涼山原來的許多彝族貧困户都已經異地搬遷、喜遷新居,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此時學廚恰逢其時。”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粵菜師傅”工程走進涼山送教上門,讓當地村民們擁有一技之長,幫助他們奔向更美好幸福的日子。
“粵菜師傅”工程是廣東省委、省政府着眼滿足民眾美好生活需要、支撐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廣東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支持有意願的農民通過專業培訓後回鄉開辦農家樂或外出就業創業,是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的有效手段,是培育特色產業強村富民、走質量興農之路的重要途徑,是服務脱貧攻堅、鄉村振興重大戰略的重大舉措。
佛山順德是著名的“世界美食之都”,是粵菜發源地之一,享有“廚出鳳城”美譽。順德廚師學院認真踐行廣東“粵菜師傅”工程,積極開展“一人學廚,全家脱貧'職業教育扶貧工程,為涼山州培訓出一批批“粵菜師傅”,有力地促進精準脱貧和鄉村振興。(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