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美國特約記者 青木 蔣子怡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德國總理默克爾定於15日訪問美國,與美總統拜登會晤。此訪據認為很可能將是默克爾任內最後一次訪美,德美兩國媒體給予高度關注。德國《明鏡》週刊14日稱,儘管和特朗普時代相比,德美之間的分歧要小很多,但此次默克爾和拜登會談的許多議題仍非常棘手,預計他們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和對華關係等存在分歧的問題上,不太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德美關係新的開端”,德新社14日以此為題報道稱,默克爾一行將於當地時間14日晚抵達美國。15日,默克爾將在白宮會見拜登,並共同出席新聞發佈會。當天,拜登和夫人吉爾將舉行晚宴,宴請默克爾與丈夫紹爾。對此,德國《焦點》週刊打趣説,默克爾這次不會再像2018年訪美時那樣,沒有晚宴活動,只能上街買漢堡包吃。
德美媒體普遍把“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作為此次德美首腦會談的最大難題。彭博社14日稱,沒有什麼比“北溪-2”項目更能加劇美德間的不信任了。《明鏡》週刊報道稱,默克爾此行可能與拜登討論採取哪些具體措施降低俄羅斯在“北溪-2”建成後的地緣政治利益,避免和減輕烏克蘭戰略與經濟利益受到的損害。
報道稱,“北溪-2”項目穿過波羅的海,預期今年夏天完工,耗資100億歐元,將使俄羅斯對德輸氣量翻倍。管道繞開俄對歐輸氣傳統線路必經的烏克蘭,將導致烏方每年損失過境費約10億歐元。美國特朗普政府曾指責“北溪-2”是俄羅斯的地緣戰略項目,多次要求德國放棄這一項目,並對項目參與方實施制裁。拜登政府上台後雖然暫停了對該項目的部分制裁,但目前仍將4艘俄船隻和4個俄實體列為制裁目標,並堅持反對項目完工。
據德新社報道,默克爾12日對到訪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保證,即便 “北溪-2”項目建成,烏克蘭仍將維持天然氣過境國地位。報道稱,澤連斯基重申“北溪-2”將給烏克蘭及歐洲地區帶來“潛在安全威脅”。默克爾説,德國會重視烏方憂慮,將竭盡所能確保烏克蘭保留關鍵的過境費收入。但默克爾當天在會晤澤連斯基前也向記者坦言,她不確定德美之間圍繞“北溪-2”的爭議能否經由兩國首腦會晤得到最終解決。
對華關係問題也是關注的焦點。“德國之聲”14日稱,拜登政府將全面崛起的中國視作美國面臨的最大地緣政治挑戰,並且試圖儘可能地團結西方盟友,打造共同抗衡中國的“民主聯盟”。但德國以及歐盟並不想與中國全面對抗。今年6月G7峯會前,默克爾曾明確表示,中國在許多方面都是對手,“但是在許多問題上,中國同時也是合作伙伴。”連續5年來,中國都是德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彭博社認為,儘管歐盟在“人權問題”上對北京進行了制裁,但由於歐盟的重點是氣候問題和經濟關係,它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與中國過度敵對。路透社14日援引獨立外交政策分析師烏爾裏希·施佩克的話説,“美國面臨的問題是,默克爾佔了上風,因為她已經決定,歐美關係現狀對德國來説已經足夠好了,相比之下,拜登需要為他的對華新戰略贏得德國的支持。”
德新社稱,除了對華關係,德美、歐美間其他矛盾也可能成為重點議題。首先,美國對歐盟公民實施的入境限制,自2020年3月生效後,至今沒有解除。儘管歐盟方面已經在今年6月解除了美國公民的疫情入境限制,但是拜登政府短期內似乎沒有執行對等措施的動向。其次,關於新冠疫苗專利權的爭論也可能被搬上談判桌。今年5月,拜登政府宣佈,支持暫時凍結新冠疫苗的專利保護。白宮表示,凍結專利有助於在全球範圍內儘快讓儘可能多的人接種疫苗。不過,德國政府表示堅決反對。默克爾説,凍結疫苗專利“是一條歧路”,更為有效的做法應該是基於專利授權擴大產能。再次,特朗普時期美國出台的針對歐盟鋼鋁等產品的懲罰性關税,歐盟針對美國威士忌、牛仔褲、果汁、哈雷摩托車的報復性關税,目前仍未取消。
路透社援引阿斯彭研究所執行主任米爾德納的話稱,默克爾想通過此次訪美強調跨大西洋關係和德美關係的重要性。“德國人經歷了特朗普時期的動盪四年後仍處於緊張狀態,默克爾訪美之旅發出的信息是,現在雙方迎來了一次(改善關係的)機會。”但《紐約時報》認為,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從來就沒有像它的擁護者説的那樣互惠互利,即便拜登的態度比特朗普略有緩和,但他也並沒有太多向盟友妥協的意願。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專家馬庫斯·凱姆14日告訴“德國之聲”,鑑於默克爾掌權的日子屈指可數,她不會在訪美期間與拜登達成任何影響深遠的協議,而是會關注一些較小的問題,比如敦促拜登放鬆美國對歐盟公民的旅行限制,解除這一旅行禁令將是美國政府給默克爾的甜蜜歡送方式。
閲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