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3日訊(記者 郭濤) 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成就,分享中國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並指出中國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
劉小明説,中國交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基礎設施方面,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有力服務和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3.9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公路里程501.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一;生產性碼頭泊位2.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萬公里,也是世界第一;民用航空頒證運輸機場238個;全國油氣長輸管道總里程15.6萬公里;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總長度4085.9萬公里,實現了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此外,交通運輸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互聯網+”交通運輸正在深刻改變着人們的出行方式。截至2019年底,網約車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平台日均使用量達到2000萬人次。共享單車有效解決了出行“最後一公里”難題,日均使用量約4570萬人次。
白皮書指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滿意度明顯提高,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能力顯著增強。擁有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幹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城鄉區域交通協調發展達到新高度。基本形成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羣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的“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旅客聯程運輸便捷順暢,貨物多式聯運高效經濟。智能、平安、綠色、共享交通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城市交通擁堵基本緩解,無障礙出行服務體系基本完善。
同時,交通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建成,交通關鍵裝備先進安全,人才隊伍精良,市場環境優良。基本實現交通治理現代化。交通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交通運輸全面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