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仍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平均每4.6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9月21日)下午,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生成,或將影響日本沿海。預計,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麪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1949年來共有16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平均每4.6年國慶期間就有颱風登陸我國一次,最近一個年份是在2015年10月4日,颱風“彩虹”登陸廣東湛江沿海。
截至2020年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18.1個)偏少6.1個。其中,2002號颱風“鸚鵡”、2004號颱風“黑格比”、2006號颱風“米克拉”和2007號颱風“海高斯”等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多年同期平均(5.8個)偏少1.8個。
今年1號至10號颱風盤點。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台
今年以來,颱風呈現生成源地明顯偏西、生成數和登陸數偏少、盛夏期颱風活動由“異常安靜”轉為活躍、影響我國東北地區颱風偏多等特點。
第一,今年台風生成源地明顯偏西。今年10個颱風的平均生成位置(18.3N、124.6E)較常年平均生成位置(16.1N、136.5E)偏西約12個經度,颱風生成位置越偏西,颱風越有機會登陸或影響我國;
第二,颱風生成數偏少,強度偏弱。截至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偏少6.1個;10個颱風平均峯值強度(36.3米/秒)較多年平均(40.1米/秒)稍偏弱。
第三,登陸颱風略偏少,登陸強度持平。截至9月21日,共有4個颱風(鸚鵡、黑格比、米克拉和海高斯)登陸我國,較多年同期平均偏少1.8個;4個颱風登陸平均強度(32.3米/秒)與多年平均(32.6米/秒)相當。
第四,7月“空台”創歷史。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無颱風生成,是自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出現7月“空台”現象,創造新的歷史。
第五,8月台風活躍,近海快速增強。今年8月共有7個颱風生成,生成數較多年平均(5.7個)偏多1.3個,其中8月上旬就有4個颱風生成;8月“黑格比”、“米克拉”和“海高斯”3個颱風先後登陸我國,較多年同期平均(1.9個)偏多1.1個。上述3個登陸颱風都經歷了近海快速增強,且均以峯值強度登陸我國。尤其“米克拉”在南海自生成至登陸僅用20.5小時,較南海“土颱風”平均時間48.6小時縮短1倍以上,有效預警時間短,預報難度大。
第六,三個颱風連續北上影響東北歷史罕見。8月26日至9月8日,東北地區連續遭受第8號颱風“巴威”、第9號颱風“美莎克”和第10號颱風“海神”影響,為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比常年全年影響東北地區颱風個數(1.2個)偏多1.8個。
據中央氣象台消息,今天下午14時,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在西北太平洋洋麪生成。預計,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麪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
據錢傳海分析,“白海豚”移動路徑以北上為主,生命史不會太長,強度也不會很強,或影響日本沿海。目前冷空氣逐漸活躍,海温降低,西風帶天氣系統逐漸活躍,9月下旬之後生成的颱風路徑將以西行或海上北上轉向為主。
此外,錢傳海還表示,1949年以來,國慶假期期間共有16個年份颱風登陸過我國,颱風平均每4.6年在國慶期間登陸我國一次,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10月4日,颱風“彩虹”登陸廣東湛江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