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項環保政策頻出,其中影響廣泛且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限塑令就是之一。隨着升級版限塑令於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國各地落實,《證券日報》記者在多家大型商超和連鎖超市的走訪中發現,傳統塑料袋均已停售,取而代之的是出售無紡布袋和可降解塑料袋。
與此同時,限塑令的影響也延伸到了資本市場。2020年底,受升級版限塑令政策即將落地影響,A股相關個股表現搶眼。而在業界看來,限塑令的影響還不僅限於當前階段,未來一段時期,其都將發揮政策引領作用,促進產業發展。
限塑令開啓環保風潮
為了緩解環境污染,減少資源浪費,第一版限塑令在2008年6月1日起實施,不僅禁止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袋生產與使用,並規定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再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自限塑令頒佈後,全國各省市先後制定了具體執行政策,其中吉林省、河南省、海南省更出台了嚴格的禁塑令。
在限塑令的影響下,人們出門購物逐漸形成自帶購物袋習慣,對環保的重視也日益常態化。發改委曾在2016年對限塑令實行8年的成效進行總結,超市、商場的塑料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三分之二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袋140萬噸左右,相當於節約840萬噸石油。
遼寧大學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劉佳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限塑令從無到有,不僅限制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也向人們傳達了環保理念,增強了環保意識。隨着傳統塑料袋在終端市場受限,此後一系列關於塑料和固廢處理的法律法規日益完善,環保與資源回收利用產業也陸續誕生與發展。
不過,隨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逐漸成為塑料包裝製品的主要使用領域,且始終處於監管盲區。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兼物流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大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快遞與餐飲市場對塑料製品的大規模使用,使限塑令的效果打了折扣。而這些領域的環保替代產品很難取代傳統塑料袋。
升級版限塑令三步走
“隨着近年來可降解塑料袋工藝日漸成熟和以紙代塑產品進入市場,加之環保觀念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樂於為綠色生態買單。”劉大成説。
國家發改委聯合生態環境部於2020年1月19日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與第一版限塑令相比,升級版限塑令實施範圍更廣,除了涉及商超、藥店、書店等零售場所,也涉及餐飲外賣、賓館酒店、郵政快遞網點等更多領域,並對各領域塑料替代品進行了詳細規劃,使升級版限塑令具有了更強的可執行性。
此次升級版限塑令分三步目標推進:第一步,在2020年底,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第二步,到2022年在塑料污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第三步,到2025年,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劉佳奇認為:“升級版限塑令用更多細則規劃了傳統塑料袋的使用受限場景和退出市場時間,對替代品給予政策支持,並有近一年的市場緩衝期,體現了政策的人性化。”
具體來看,亨斯邁化學研發中心研究員萬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受法規限制和春節前民眾購物需求的促進,短期內可降解塑料市場會呈現極高的需求量增長,甚至帶來原材料端的漲價和供應短缺。而從長期來看,紙製品替代塑料在未來也將極具前景。
傳統塑料替代產業爆發
A股投資者對升級版限塑令實施帶來的影響十分關注,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塑料行業上市公司的可降解塑料產能和技術被頻繁問詢。《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已有公司表示會根據市場情況增加可降解塑料的產能,同時產業鏈上游的部分石化公司也披露了其可降解聚酯新材料的產能擴充情況,意在填補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
快消品業內人士、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對記者表示,在快消品包裝領域,可降解塑料的替代正在實現,而餐盒、快遞等包裝領域,由於塑料的單體用量低,容易污染,難以高效分離,在政策驅動下,是可降解塑料更大的替代市場。
莊帥介紹:“可降解塑料推廣難主要原因是成本較為高昂,所以限塑令落實帶來了市場需求爆發。但政策推行並不代表市場的全面跟進,相關生產企業也不會盲目擴產,要看最終的市場容量和需求規模如何,才會具體籌劃轉產或增加產能”。
《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商超時瞭解到,可降解塑料袋售價大多在1元左右,遠高於過往銷售的傳統塑料袋。而在一些超市中,可降解塑料袋甚至已售罄。
不過,某農貿市場塑料袋攤位商家告訴記者,“因為農貿市場尚未做明確規定,所以商户購買可降解塑料袋熱情還不高,倒是普通消費者購買量近幾個月開始上升。”
相對於可降解塑料產業,一些紙類包裝上市公司已經公佈擴充以紙代塑產品產能,更多機構也看好以紙代塑的行業前景。國金證券研報就認為,紙製品不僅價格便宜,並且易於腐化,且通過對紙製品回收利用可以節約木材消耗,是塑料製品的最佳替代品。羣益證券研報分析,紙製品的產能充足,生產技術成熟,成本優勢明顯,其中白卡紙作為食品外包裝紙有望率先成為外賣餐盒的替代品。
有二十年製漿造紙工作經驗的源本彙總經理範桂文表示,在餐飲外賣領域紙製包裝單價往往不足0.2元,但可降解塑料包裝成本要超過0.5元,在物流領域紙箱包裝已經被廣泛應用,可降解材料主要用於填充。雖然紙製品的特性使其在一些領域受到限制,但在市場需求量最大的餐飲、物流包裝等,紙製品比可降解塑料有極高的成本優勢。
華創證券研報認為,升級版限塑令的出台,將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白卡紙需求量的上升,外賣餐盒和零售紙袋使用頻率的上升會加速白卡紙市場價格回升。預計2025年白卡紙替代餐飲外賣領域一次性塑料餐具規模有望達到234萬噸,替代商超藥店等零售領域不可降解塑料袋規模有望達到117萬噸。
資源循環產業受重視
升級版限塑令不僅明確按照禁限一批、替代一批的思路執行,同時在相關規定中還加強了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清運,規範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並開展專項治理。
生活垃圾分類目前正在全國推廣中,塑料製品的回收利用條件也不斷優化。萬和證券研報認為,限塑令首要目標是源頭減量,並配合處理手段規範化和污染物排放收嚴,這會促使資源回收與焚燒發電以及配套設備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加強,精細化回收與處置可能帶來一波資源化產品價格與處置價格的雙上漲,推動相關企業業績上揚。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張燕生也認為,塑料污染的問題主要是不規範生產、使用、處置塑料造成資源能源浪費,帶來生態環境污染,因此不僅要做到限制傳統塑料製品的使用,分類扔進垃圾桶,還要能讓它發揮最後的餘熱。
劉大成認為,從垃圾填埋到垃圾焚燒發電,再到資源循環利用,這是環保產業升級漸進的過程。“過去包裝材料回收再利用成本高昂,現如今在政策推動下,物流行業便興起綠色管理,組建資源循環供應鏈。創新型企業也通過新技術提高固廢循環利用效率,研發環保設備和環保材料,一批環保公司藉此登陸資本市場,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劉大成説。
灰度環保董事長柴愛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他們自2017年至今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為企業端客户組建了大物流回收循環再生運營體系。在政策與市場支持下,公司逐步向更廣闊的消費者市場進行業務拓展。
生產垃圾無害化處理設備的潔鹿環保創始人彭麗軍正在考慮進行融資,他對記者表示:“去年在限塑令的落地緩衝期,我們獲得了充足的訂單,困難點就是流動資金不足,產能無法進一步擴充,因此希望開拓更多融資渠道。”
(記者 朱寶琛 見習記者 郭冀川)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