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塞爾維亞:巴爾幹半島的強悍民族,米洛舍維奇死後為何更團結?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綜合

歷史
古代斯拉夫人進入巴爾幹半島後,在這裏建立很多斯拉夫國家,其中塞爾維亞就是其中一個。在古代,塞爾維亞是一個很強悍民族,當時可以説是靠打出來的民族。奧斯曼帝國強大後,塞爾維亞被迫受其統治。不過此後塞爾維亞人發生了變化,有部分人轉信了伊斯蘭教,但大部分塞爾維亞人依舊信奉東正教。

在巴爾幹半島上,雖然斯拉夫人在這裏生活,但由於宗教不同而分出很多民族。不過塞爾維亞人是主體。當沙俄崛起後,不斷奪取黑海出口時,塞爾維亞的人獨立意識不斷增加,後來在沙俄的幫助下,擺脱奧斯曼帝國統治而獨立,併成為巴爾幹半島一個很強悍的國家。
近現代以來巴爾幹半島形成了南斯拉夫國家,二戰後,克羅地亞人鐵托又重建南斯拉夫。但鐵托死後12年,南斯拉夫解體,巴爾幹迎來近10年戰火。後來塞爾維亞與黑山重組建立南聯盟,代表南斯拉夫核心國家。不過美國不想不放過米洛舍維奇,對南聯盟進行了空襲,最後把米洛舍維奇趕下台,科索沃獨立。
在這裏我們簡要説一下科索沃,這是塞爾維亞的一個省,最早就是塞爾維亞人在這裏居住,由於科索沃生活環境不如貝爾格萊德,因此後來塞爾維亞人就向東遷,於是阿爾巴尼亞人就遷入科索沃,與塞爾維亞人共同生活。
塞爾維亞人與科索沃阿族人共同生活了幾百年,並沒有什麼仇恨,而且生活在科索沃的阿族越來越多,他們也依靠塞爾維亞人幫助其發展生產。不過鐵托建立南斯拉夫後,學習蘇聯的民族劃分,把科索沃弄成一個自治省,主要以阿族人為主。鐵托還幹一件事,他把塞爾維亞中的穆斯人分出來,弄了新民族叫“波斯尼亞人”,實際上就分化塞爾維亞人。不過在鐵托的領導下,各民族相安無事。
後來南斯拉夫解體後,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鼓動下,阿族人開始謀求獨立,於是就與塞爾維亞發生衝突,至此兩個民族結下深仇。

覺醒
塞爾維亞是南斯拉夫時的中心國,南斯拉夫當時與我國也是友好國家,沒少幫助我國。南聯盟建立後也與我國保持友好國家,是我國在東歐的一位“兄弟國”。但塞爾維亞如今徹底變成了一個內陸國。出海口已經沒有了,即使要出海,也要借道其他國家,塞爾維亞很尷尬。
我們從過往的資料看,當時美國空襲南聯盟時,南聯盟國內也不穩定,甚至有各類反對派反對米洛舍維奇。他們居然接受美國的訓練,沒少在推翻米洛舍維奇上用勁。在這些反對派來看,米洛舍維奇下台後,南聯盟及塞爾維亞就有好日子過。其實科索沃戰爭後,南聯盟再次解體,塞爾維亞與黑山再次分家。

現在塞爾維亞人才看清,誰是友好國家,誰是他們仇恨的國家。塞爾維亞人對於美國當初陰謀解體南斯拉夫,甚至打壓南聯盟一事上看透了。他們反思,如果沒有美國打壓,或許塞爾維亞如今不是一個尷尬的內陸國。塞爾維亞人認為這一切都是美國人造成的。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是一位對華友好的元首,他曾經説過:塞爾維亞永遠不加入北約。而對於加入歐盟一事上,歐盟還讓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但塞爾維亞堅決不幹。本來是國家一個省,讓西方國家硬生生給分離,擱誰身上都來氣。
塞爾維亞人看透了西方的本質,但作為歐洲國家,塞爾維亞人對米洛舍維奇並不仇恨,對歐洲也不怎麼仇恨,他們仇恨的是美國。這或許是塞爾維亞人覺醒。

未來
對塞爾維亞人仇美可以理解,塞爾維亞為了擺脱內陸國家尷尬,該國也進行全方位外交,塞爾維亞與俄羅斯關係很好,不僅因為兩國都仇美,還有一份歷史感情及同人種的感情。
現在南斯拉夫解體後的國家大都與俄羅斯關係一般,只有塞爾維亞是最友好的國家。畢竟有俄羅斯大國依靠,塞爾維亞能夠在巴爾幹半島有立足之地。
外界擔心,塞爾維亞如此仇恨美國,該國的元首不會步米洛舍維奇的後塵嗎?其實美國人已經點燃了塞爾維亞人心中的仇恨,這種仇恨反而使塞爾維亞更加團結。要知道塞爾維亞人很強悍,他們是一個不輕易臣服的民族。現在美國再對塞爾維亞下手也沒意義了,如果再引起巴爾幹半島的戰亂,歐洲肯定不願意,俄羅斯也將出手。俄羅斯不會再像科索沃戰爭時袖手旁觀了。

現在俄羅斯希望巴爾幹半島再起戰亂,如果那樣的話,俄羅斯就可以深入巴爾幹半島,再次整合巴爾幹半島國家,到時美國想介入都難了。因此美國也不會再對塞爾維亞有什麼戰略了,美國當年打壓米洛舍維奇實際上也是打壓歐洲。現在歐洲國家也都不是傻子,能看不懂美國的戰略。
塞爾維亞在處理美國關係上,並不像米洛舍維奇那樣,雖然心裏有仇恨,遠離不交往就行了,只要與俄羅斯交好,就是塞爾維亞的上策。要知道古代,正是俄羅斯人的幫助,才使得塞爾維亞人跳出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而獨立建國。

但未來巴爾幹半島依然是世界的“火藥桶”,因為這一地區民族矛盾和仇恨太深。特別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承認的科索沃,塞爾維亞始終不承認,也使科索沃未被聯合國接納,比塞爾維亞還尷尬。未來不排除塞爾維亞強大時,收復科索沃。另外還有塞克兩族仇恨,克波兩族仇恨。這一地區民族矛盾很複雜。
但俄羅斯只要有機會就會進入巴爾幹半島的,因為這是俄羅斯歷史上遺憾。塞爾維亞與俄羅斯交好,不會再出現米洛舍維奇在位進人情況。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