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政變20多次的泰國,為什麼泰王能穩如泰山?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綜合

泰國近幾年在我國的熱度有增無減,無論是曼芭的燈紅酒綠,還是清邁清萊的小眾文藝,亦或者是普吉島的碧海藍天,無一不是朋友們嚮往的生活。
但很少有人知道,泰國自從1932年以來,屢屢發生政變,總計政變次數高達20多場。
在我們的印象中,政變道路上往往都伴隨着枯骨,但泰國的政變卻非常温和,而且再多思考一層,泰王為什麼能在這麼多場政變中安然無恙?

歸根到底,泰王的實力雄厚到無可撼動,但在泰國變成君主立憲制國家的起初,泰王也只是一個“傀儡”,對國家大事並沒有干預的實權。

暹羅這片土地上,很早就有遠古人類居住,只是一直到了13世紀,才出現了一個大一統王朝,它就是素可泰王朝,而如今的曼谷王朝是第四個。
1782年,帕佛陀約華朱拉洛(拉瑪一世)正式建立曼谷王朝,但好景不長,19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不斷入侵東方國度,泰國自然也在受衝擊的範圍內。

朱拉隆功(拉瑪五世)當時很果斷,立刻廢除了泰國的封建體制,並且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包括教育、司法、財政等體系,而這些改革學習的對象,正是入侵的西方國家。
按照西方國家一貫的作風,泰國基本上也無法逃脱淪為殖民地的命運,但朱拉隆功再次採取果斷的舉措,那就是直接割讓土地。
所以最後泰國在西方國家的侵略下,幸運的保持着獨立。
雖然朱拉隆功大力學習西方體制,但他同樣也沒有忘記維護自己的地位,所以當時的泰國,國王的權力依舊很大。
他們開始反抗泰國王室,所以在1932年,軍人階級跟平民階級聯合起來,發動了政變,逼迫泰國王室交出實權,從而建立了泰國人民黨。
這次政變中很少見到流血情況,並且朱拉隆功也並沒有被處死,而是變成了一個傀儡。
歸根到底,是朱拉隆功打開了思想教育的大門,而且在眾強之中,還讓泰國保持了獨立,所以無論如何,朱拉隆功對泰國有功。
而且在這次政變中,之所以很少發生流血情況,是因為最終朱拉隆功選擇了妥協,而不是魚死網破。

至此,泰國走上了君主立憲制的道路。

起初,泰王地位很低,在拉瑪八世離奇死亡後,他的弟弟普密蓬·阿杜德在1946年即位。
當時泰國的實際掌權人還是鑾披汶·頌堪(軍方階級),頌堪執政後表現的過為獨裁,所以頻頻遭到了各方勢力的挑戰。

最終在1957年,頌堪被手下沙立元帥(軍方階級)取而代之。
而泰王的崛起,跟沙立緊密相關。
沙立上位後,他跟泰王的合作越來越緊密,當時泰國王室並沒有實權,能讓沙立甘心合作的可能性,多半就是利益。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泰國王室早年積累的大佬財產,或許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沙立在位時,他逐漸恢復泰國王室的權力,比如“匍匐禮”。

歷史進程到了這裏,泰國雖然明面改變了王室獨裁的現象,但此後的掌權階級,仍是在軍方手中。
而到了20世紀70年代,世界民主思想席捲第三世界,所以泰國各地也紛紛遊行示威,他們不停抗議,試圖推翻軍政府,從而實行民主大選制度。
於是在這股大勢下,執政多年的軍政府開始下台,取而代之的民政府。
或許是民主革命鬧得太大,在1976年,民主派焚燒了與哇集拉隆功(普密蓬·阿杜德兒子)相似的雕像,所以引得普密蓬大怒,之後軍政府再次出動,鎮壓了民主派,從而好不容易上台的民主派,再次被軍政府取代。
從這裏就能看出,泰王的實力,早就滲透進了軍人階級,甚至軍人階級可以為他所用。

從1932年至今的政變中,絕大部分都有軍方的參與,而泰國的軍隊又隸屬於王室,也就是説民選總理雖然表面看上去風光,但實際卻連軍隊的一兵一卒都無法掌控。
所以在這麼多年的政變中,泰國王室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泰國政變之所以如此温和,最主要原因就是雙方實力不對等。
也許在我們印象中,沙特王室富可敵國,但要論財富,泰國王室才是當之無愧的TOP1。
而且軍隊又掌握在泰王手中,所以無論金錢還是力量,泰王都足以推翻任何現任總理。
前文説過,泰國總理沒有軍隊實權,資金也跟泰王不在一個層面,如何去抗爭?

所以,縱觀泰國的多次政變中,流血事件很少發生,大多以妥協為主,這一點在全球這麼多國家中,也屬於獨樹一幟的存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