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法作者:“歐洲從未如此需要中國”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綜合

據法國歐洲時報網報道,法國人大衞·巴維雷斯(David Baverez)近期在一本名為《中國與歐洲:偉大的轉折點》(Chine-Europe:le grand tournant)新書中,探討了中、歐兩種文明之間的經濟互補性。展望未來的中歐關係,大衞·巴維雷斯認為,中、歐兩大經濟體應該基於雙方的互補性和優勢展開必要的合作。根據他的説法,對於中歐兩大經濟體來説,只有雙方接受打造新的中歐軸心,才能共建美好的未來世界。

法國網絡資訊媒體lepetitjournal.com近日對大衞·巴維雷斯進行了專訪,他表示,中、歐雙方企業家都希望繼續合作,因為他們深知只有合作才會帶來經濟增長。現將專訪內容編譯如下:

“歐洲從未如此需要中國以及它的經濟增長”

le petit journal:您出於什麼原因想寫這本書?

大衞·巴維雷斯:這是我們在新冠疫情之後經歷的最史無前例的一個階段。對於歐洲與中國來説,都是一個“大轉折點”。在歐洲,利率為零,因此,不會有更多的經濟增長。歐洲從未如此需要中國以及它的經濟增長。同樣,中國從未如此需要歐洲,因為它需要提高生產力。為此,它需要那些美國停止提供的西方技術。它也只能與歐洲合作,向世界其他地區開放。我們正處於我認為的“中美冷和平”(paix froide sino-américaine)時期:中國唯一的選擇是歐洲。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與其建立對話,我們就有可能面臨1930年代的困境再現的風險。

le petit journal:在本書中,您想傳達什麼信息?

大衞·巴維雷斯:我將作為一個地區的歐洲與作為一個國家的中國進行比較。這是我要傳遞的第一個信息。我必須寫一部虛構的小説,因為一談到中國,我們就會被貼上親華或反華的標籤。這本書真正要傳達的信息就是要關注中國。因為有了新冠病毒,我們將從7億西方人享有特權的世界轉向擁有80億人口的星球。我們無法擁有相同的經濟模式和相同的生活方式。我們必須轉向中國,因為它開創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從互惠理念轉向互補原則”

le petit journal:您把中、歐合作與歐、美在20世紀的結盟相提並論,但後者並不純粹是經濟上的結盟。您認為中歐的聯合還能實現嗎?

大衞·巴維雷斯:我們在制度上存在系統性競爭,從根本上看,兩者之間完全不同,這在20世紀的歐洲和美國之間並非如此。但這並不意味着兩種模式不能共存。這要求政界改變現有對話模式,從互惠理念轉向互補原則。每種制度都有其優點和缺點。目標並不是“成為中國人”或共產黨員,而是要兼顧兩種制度及其互補性。真正要問的問題是:中國需要什麼,我們擁有什麼而它沒有,而且,我們已經準備好向它有償提供了嗎?

“中、歐雙方應該優勢互補”

le petit journal:您談到中、歐雙方的各自優勢,他們分別是什麼?如何才能將雙方的優勢進行組合?

大衞·巴維雷斯:歐洲是一個特殊的個案。從歷史上看,我們貢獻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創意,而我們僅擁有全球逾7%的人口。歐洲擅長探索未知,擅長去發現新鮮事物。我們富有想象力,並且在文化上對他人非常開放。而中國人擅長掌握已知事物,並且擅長將其優化完善。他們注重滿足市場需求,因為他們會通過免費增值模式(一種提供免費服務並旨在吸引儘可能多用户的商業策略)非常有針對性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它會優化已掌握的技能以便獲得更低的成本結構。通過將對未知的想象與已知的優化相結合,我們就會為擁有80億人口世界找到一個解決方案。

le petit journal:中國與歐洲分別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什麼?

大衞·巴維雷斯:主要風險是,中國傾向於內向型,即從本國內部獲益。歐洲所面臨的風險則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歐洲議會不希望與中國達成全面的投資協定。當前的風險在於,一方面是政界不再相互交流或是交流有限,另一方面是,自15-20年以來,中、歐商界通過全球化已經建立起雙方互補模式。中、歐雙方企業家都希望繼續合作,因為他們深知只有合作才會帶來經濟增長。

le petit journal:在您看來,為什麼會有一些人不太喜歡中國?

大衞·巴維雷斯:首先,因為我們對中國知之甚少。這與美國的情況正好相反。如果您去美國,您會帶着一個非常積極的看法前往,因為您只瞭解五、六個沿海城鎮。但是,當您進入到美國內陸時,您會感到失望,因為您陷入了一個孤立主義下的美國。對於中國來説,感觸正好相反。您帶着極其消極的成見前往,因為您對中國知之甚少。但是,您越來越關注中國,就越會意識到我們實際上有着千年文化的共性。事實上,我們與中國之間比美國更為接近。這是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論調。

“中美正在進入一個‘冷和平’時代”

le petit journal:您談到在美國霸權的衰落的同時中國正在崛起。您認為未來幾年的世界格局會是什麼樣?

大衞·巴維雷斯:至於中美關係,我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冷和平”(paix froide)時代,而並非冷戰時代。兩國之間的貿易額高達5000億美元,因此,他們註定要在諸多問題上達成一致。這就意味着是一種“冷和平”,也就是説雙方之間會有不斷的潛在爭端。然而,最大的風險是脱鈎和邊界管控重現。自新冠疫情危機暴發以來,我們一直在重設邊界管控,這不僅嚴重影響商貿往來,而且在文化和環境層面上都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這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全球性問題。

le petit journal:您認為美國是否知道自己在世界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影響力正在下滑?

大衞·巴維雷斯:我認為我們將看到世界格局的再平衡。在我看來,美國正在進入一個因人口結構導致問題頻發的一個階段。到2035年,少數民族將成為美國人口主流。這種人口結構的轉變無疑將會成為社會局勢緊張的根源。在20世紀,美國的多民族融合取得了成功,不過,在21世紀問題將變得複雜得多。就中國而言,它的崛起是毋庸置疑的。不過,美國霸權的終結並不容易預言。美國並不會從世界版圖上消失,但我們可以預見會出現世界格局的再平衡。與後1989年東歐劇變時代相比(當時美國顯然是唯一的世界強國),未來有可能出現一個美國必須學會與世界共同生存的新格局。(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流程編輯:TF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