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在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有不少稱號:“夢想之橋”“希望之橋”“爭氣橋”……這些稱號背後,是孟加拉國人民對這座橋的深深渴盼。

8月底,我作為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奔赴孟加拉國,實地探訪了帕德瑪大橋。兩天時間裏,我走訪了中鐵大橋局的建設者、孟籍員工和大橋兩岸當地民眾,在順利通車一年多以後,帕德瑪大橋的有關故事依然讓我震撼。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帕德瑪大橋是連接中國及東南亞“泛亞鐵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交通支點工程,大橋的開通極大便利了帕德瑪河兩岸居民往來。帕德瑪大橋全景。(中鐵大橋局提供)

孟加拉國版“一橋飛架南北”

驅車從首都達卡南行,大約1個半小時後,就能看到帕德瑪大橋。我們的汽車以時速80公里行駛,僅用10分鐘就過了橋。

6公里寬的帕德瑪河幾乎把孟加拉國分成兩部分——以達卡為中心的東北區域發展迅速,高樓林立;西南區域則因河水阻隔,貧窮落後。

渡河,對孟加拉國人來説是一種生死般的挑戰。特別是每年長達半年的雨季,帕德瑪河水流湍急,夾雜着大風天氣,渡船極不安全,每年都有沉船事故發生。

當地人告訴我,一艘船渡河約需2小時。但高峯期,排隊上船就需要一天甚至更長時間。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建橋期間,當地人汽輪過河。(中鐵大橋局提供)

2022年6月25日,帕德瑪大橋正式通車,孟加拉國電視台作了全國直播。中鐵大橋局帕德瑪大橋項目副經理謝學強也在通車儀式現場。“大橋通車,我和當地人一樣激動,就像看着自己辛苦養育的孩子終於長大成人了。”謝學強説。

通過視頻,我看到了通車儀式的部分場景。當天,千餘孟加拉國人走上橋頭,歡呼雀躍、載歌載舞,有不少人跪地親吻橋面,表達感動之情。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曾是武漢的故事。1957年10月15日,由中鐵大橋局前身鐵道部大橋工程局修建的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通車,大批武漢人湧上橋頭,慶祝這一盛大時刻。

“帕德瑪大橋是孟加拉國人心目中的‘夢想之橋’。這個夢想很樸實,就是要跨過橫亙千年的帕德瑪河。”作為大橋建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大橋通車,謝學強有成就感。他説,能夠助孟加拉國人民圓夢,“這是中國建設者的驕傲,也是‘一帶一路’倡議造福世界人民最直接的體現”。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大橋通車當天,當地人聚會慶祝。(中鐵大橋局提供)

帕德瑪大橋被稱為孟加拉國的“爭氣橋”,是因為這樣的故事:2012年,大橋籌建初期,原計劃為孟加拉國提供貸款的世界銀行因種種原因拒絕貸款。15.49億美元的建橋資金是一個天文數字,2012年孟加拉國人均GDP尚不足900美元。為了一鼓作氣建成帕德瑪大橋,孟加拉國政府決定,大橋建設全部使用自有資金。

“帕德瑪大橋就是孟加拉國人民一塔卡(孟加拉國貨幣)一塔卡湊出來的,我們深知他們對橋的渴望。”謝學強説。

謝學強講了一個細節。每年,他從達卡坐飛機去中國,機場的工作人員聽説他是帕德瑪大橋的建設者,都會主動提供各種便利,並對他連聲致謝。

建橋過程就像“在豆腐上插鋼筋”

從2014年到2022年,建設帕德瑪大橋何以要8年之久?

帶着疑問,我走進了中鐵大橋局帕德瑪大橋項目部。儘管大橋已通車一年多,這裏仍有數十名員工在處理橋樑維護等後續工作。

“帕德瑪大橋的建設難度非常大,簡單來説,就像是在豆腐上插鋼筋。”謝學強介紹,帕德瑪河河牀裏全部是細軟的砂石和黏土,深達150米,承載力與穩定性都不達標,在這樣的河牀上建橋,難度非同小可。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蘆花掩映帕德瑪大橋。(中鐵大橋局提供)

在採訪中我瞭解到,歐美設計公司在做方案時,沒有考慮到帕德瑪河複雜的地質條件,導致中鐵大橋局在建設過程中,只能一邊修改設計方案,一邊推進施工。

大橋設有40個水中墩,最初設計每個主墩由6根直徑3米、長約120米、重550噸的超級“巨無霸”鋼樁構成,彷彿一把有6只腳的凳子。

“我們進場後,通過對主橋40個水中墩的詳細施工地勘發現,其中22個主橋墩的地質條件比預想的情況要差,原有的設計不能滿足要求。”謝學強介紹,因此這22個橋墩設計變更為“6+1”,即在6個傾斜樁基礎上再加1個直樁,並對其中11個墩位的鋼管樁增設樁外壓漿管,以增強承載力。由於各墩位的地質差異大,基本上每個水中墩都需“量身定製”,僅試樁施工就花了4年時間。

為了將鋼樁牢牢插進河牀,中鐵大橋局專門採購了5台最先進的液壓打樁錘,累計錘擊達260萬次,最終將全橋262根鋼管樁插打到位。這一紀錄超過了全世界任一橋樑的總錘擊次數。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帕德瑪大橋航拍。(中鐵大橋局提供)

大橋項目總監羅伯特·J.阿韋斯(Robert  J.Aves)在大橋通車時説:“這是中鐵大橋局團隊的一個偉大、輝煌的成就。”

孟加拉國橋樑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來自中國的橋樑建設者幫助我們征服了浩瀚湍急的帕德瑪河,實現了國家光榮的夢想。這是孟加拉國獨立半個世紀後,又一個偉大的勝利。”

在建橋過程中,中鐵大橋局為孟加拉國培養出一批優秀設計人員,總共創造了5萬多個就業崗位。

“能夠全程參與帕德瑪大橋建設,對我來説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中鐵大橋局不僅幫我們實現了建橋夢想,還教給很多孟加拉國人做工程項目的經驗和知識,”孟籍材料試驗員拉納對我説,“帕德瑪大橋建成後,孟加拉人對中國企業有了更高評價,他們是真正值得信任的朋友。”

大橋帶動孟加拉國GDP每年增長1.5%

中鐵大橋局帕德瑪大橋項目部設在河北岸一個名叫馬瓦(Mawa)的小鎮。我在這裏看到,街道上人來人往,醫院、商店、藥店、餐飲店一應俱全,生活氣息滿滿。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大橋兩岸人流聚集形成集市。長江日報特派記者 胡勝 攝

當地人告訴我,十年前這裏人煙稀少。隨着帕德瑪大橋開建,越來越多人到這裏安家落户,做起生意。如今,馬瓦鎮人口已有近5000人。

我走進一家副食店,還未開口,店主就主動用中文打招呼:“你好,中國朋友!”驚訝之餘,我注意到店內顯眼位置擺了不少中國貨:“老乾媽”辣醬、泡麪、火腿腸、薯片。交談中得知,店主是馬瓦當地人,5年前從父親手中接過店面,瞅準了商機,不僅一口氣將門店面積擴大一倍,還特意進購了大批中國商品,滿足帕德瑪大橋項目中方人員的需求。

我臨走時,店主特地拿出手機,打開微信“炫耀”道:“這些都是我的中國朋友,他們經常到我這裏買東西。”

走在馬瓦小鎮,來往行人無不對我投來微笑。隨行的翻譯告訴我,當地人都覺得中國人建成了帕德瑪大橋,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大家都對中國人很有好感。

乘車駛過大橋,繼續往南約8公里有一處名叫“潘查”(Panchar)的集市。經營着一家五金店的當地居民告訴我,他經常要去達卡採購。大橋沒開通前,去一次最順利也要五六個小時,不順時要在岸邊等一兩天。“現在每天都有開往達卡的班車,一個多小時就能到,半天就能走一個來回。”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帕德瑪大橋橋面行車。長江日報特派記者 胡勝 攝

就在幾天前,由中鐵大橋局參建的孟鐵項目先通段試運行,火車從帕德瑪大橋上隆隆駛過。明年,孟加拉國人民就能坐火車跨過帕德瑪河了。

水路變陸路,帕德瑪大橋將孟加拉國南部21個地區和首都達卡連在了一起,串起發展的生命線,為西南地區數千萬人民帶來美好生活的希望。

根據孟加拉國官方估算,帕德瑪大橋的通車,可推動孟加拉國GDP每年增長約1.5%,惠及8000萬人口,全國貧困率將降低0.84個百分點。為了銘記大橋通車這一歷史性事件,孟加拉國央行特別發行了1000萬張以帕德瑪大橋為主題的100塔卡紀念鈔。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吳曈)

【編輯:王戎飛】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30 字。

轉載請註明: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尋訪帕德瑪大橋:一座“夢想之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