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複眼”和“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

記者近日從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獲悉,北京理工大學將牽頭在重慶研製深空探測雷達“中國複眼”。有網友通過新華社客户端“問記者”平台提問:“中國複眼”是什麼?為什麼叫“中國複眼”?它和“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新華社記者就網友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網友:“中國複眼”是什麼?

記者:“中國複眼”是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在重慶謀劃建設的深空探測雷達,它可實現上億公里外小行星和類地行星觀察,拓展人類深空觀察的邊界,滿足我國近地小行星撞擊防禦、地月態勢感知等科研需求。

“中國複眼”和“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

項目一期“分佈式雷達天體成像測量儀驗證試驗場”。(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供圖)

網友:為什麼叫“中國複眼”?

記者:“中國複眼”是一個形象的叫法。大家知道,和人的眼睛比,有些昆蟲的眼睛是由很多小眼睛構成的複眼,而“中國複眼”是由多個小天線構成的一個大天線,就像是昆蟲的複眼一樣。

“中國複眼”和“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

項目二期“超大分佈孔徑雷達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動觀測設施預研項目”模擬動畫截圖。(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供圖)

網友:“中國複眼”和“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

記者:在構型上,“中國天眼”是一個500米口徑的大天線,而“中國複眼”是分佈式雷達,由25部至36部小天線組成,每一部天線口徑在25米,合成一部大天線。

在功能上,“中國天眼”是射電天文望遠鏡,主要接收星體發射出來的信號,它本身並不發射電磁波,而“中國複眼”能自己發射電磁波探測小行星,並能接收自己發射電磁波的回波。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龍騰介紹,“因為小行星本身不發射電磁波,所以用射電天文望遠鏡是看不到的,必須主動發射電磁波才能看到小行星。”

“中國複眼”和“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

項目一期“分佈式雷達天體成像測量儀驗證試驗場”模擬動畫截圖。(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供圖)

網友:“中國複眼”能看多遠?

記者:“中國複眼”是具備三維成像/形變監測的深空探測雷達,項目預期作用距離達到1.5億公里,差不多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具備內太陽系天體高精度主動觀測能力,將高分辨率觀測近地/主帶小行星、月球、金星、火星、木星等。

“中國複眼”和“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

項目一期“分佈式雷達天體成像測量儀驗證試驗場”模擬動畫截圖。(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供圖)

網友:“中國複眼”項目進展如何?

記者:據介紹,“中國複眼”項目一期為“分佈式雷達天體成像測量儀驗證試驗場”,建設4部16米口徑雷達,用於驗證技術可行性,具備觀測月球能力。目前在重慶兩江新區進行安裝調試。

項目二期為“超大分佈孔徑雷達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動觀測設施預研項目”,建設25部至36部25米口徑雷達,實現千萬公里外小行星探測和成像。目前已在重慶雲陽縣完成選址。

“中國複眼”和“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

項目一期“分佈式雷達天體成像測量儀驗證試驗場”。(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供圖)

網友:“中國複眼”為什麼落地重慶?

記者: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龍騰表示,“該項目落地重慶一方面基於重慶的地理緯度適合雷達的設置和觀測,另一方面也基於和重慶在科研上的深度合作。”

“中國複眼”和“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

項目一期“分佈式雷達天體成像測量儀驗證試驗場”。(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供圖)


來源 新華社客户端

編輯 曾佳佳

流程編輯 嚴聖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3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複眼”和“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