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眾籌 | 為母親河打CALL 代表委員建議設立“黃浦江節”

“黃浦江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們作為黃浦江的兒女,應該幫母親設立這樣一個節日。”24日下午,在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黃浦代表團小組審議會上,林龍全代表飽含感情地朗讀了設立“黃浦江節”的建議,得到了在場代表的點贊。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了25日上午的徐匯代表團小組審議會上,聯名人之一的尚豔華代表也全文朗讀了一遍。

思想眾籌 | 為母親河打CALL 代表委員建議設立“黃浦江節”

楊建正/攝

林龍全介紹,黃浦江水系涵蓋浙北、蘇南東部和上海全境,流域面積上萬平方千米、涵養人口五千餘萬,串連了包括浙江湖州(含安吉、長興、吳興、南潯)、嘉興(主要是嘉善)和江蘇蘇州(主要是吳江)等地。設立“黃浦江節”,可以把地處下游的上海市人民與上下游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親緣關係拉得更緊,必將大大有利於黃浦江水系的科學保護和持續利用,有利於全流域人民全方位的共同發展。不約而同地,在近日召開的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周保春、陸月星、王小明等多位委員也聯名建議設立“黃浦江節”。

參照世界成功經驗

世界上許多重要的國際都市都為各自的“母親河”設立了專門的節日。像多瑙河音樂節(維也納)、塞納河藝術節(巴黎)、泰晤士河畔市長節(倫敦)、涅瓦河紅帆節(聖彼得堡)、隅田川花火節(東京)、萊茵河狂歡節(沿萊茵河多座城市)、密西西比河城鎮節(沿河眾多城鎮)等等,對於拉動當地文旅產業和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以及燻育民眾精神情操、動員全體市民積極有效地保護母親河,都發揮了作用。

“參照他們的成功經驗,上海設立‘黃浦江節’,將能大大豐富上海母親河的精神文化內涵,進而衍生出許多既傳統又時尚的文旅節目;還可藉此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與世界各大都市的‘母親河’進行交流互動,促進上海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促長三角文旅發展

林龍全表示,一體化發展已經是國家戰略,黃浦江水系恰好流經長三角核心區。因而,上海設立“黃浦江節”後,還可能吸引全流域民眾一起來參加,甚至有望把這種形式擴展至中上游,成為一個能夠促進長三角有關地區多方面共贏、切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很具可行性的抓手。

設立“黃浦江節”,收集好、整理好、編好講好黃浦江故事,可望成為對全市民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學生進行“四史”教育的好課堂和好形式。諸如黃浦江水究竟來自何方、它的入長江口處為何不叫“黃浦口”而叫“吳淞口”、它的主要河段是天然形成還是人工開挖的、它究竟曾給沿江人民甚至全國財政帶來多大的貢獻、黃浦江中曾大量出產或頻繁出沒的“松江鱸”“胭脂魚”“三泖蟹”“笑江豬”怎麼會銷聲匿跡等等有關母親河的“基本常識”,都可以在“黃浦江節”的系列主題活動中得到更廣泛的科學普及和宣傳。

新民晚報記者 屠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2 字。

轉載請註明: 思想眾籌 | 為母親河打CALL 代表委員建議設立“黃浦江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