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讓智慧養老更有"温度"

  央廣網5月14日天津消息(記者張強) “王阿姨,您來了,今兒早上準備吃點嘛?”“李大爺,這麼早就約着朋友來下象棋了。”“張姐,咱還是把老毛病的地方再做做理療,您看行嘛”……這是昨日記者跟隨“眾智成城”網絡主題採訪團在天津市河西區賓西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看的景象。該中心自2020年12月22日開業以來,提供了膳食供應、醫療康復、生活照料及其他服務等一系列服務18000多客次,極大地滿足了周邊社區1500餘名老人的需求,而這一切優質服務的背後得益於河西區開展的智慧養老平台建設。

  記者瞭解到,河西區自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以來,作為試點“133”工程的第一項內容,構建了全區統一、互聯互通的養老服務平台。同時,按照試點工作要求,確定“一庫一網一平台”的建設思路,即建設老年人口數據庫、養老服務網和養老服務平台。據河西區委網信辦工作人員介紹,養老服務平台建設初期,組織開展全區20餘萬老年人大普查,根據調查情況,搭建全區老年人基礎數據庫,為針對性研究制定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政策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先後與公安户籍、衞健委等部門協調,整合各部門相關數據,初步實現老年人數據信息的活化更新。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個平台管理的要求,將養老服務數據統一納入數據管理平台。另外,為提供方便高效的線上養老服務,還搭建了河西養老服務網站,將能夠移植到網上的各類養老信息全部進行公開,方便查詢。“目前,‘一庫一網一平台’的框架已搭建完成,正在運營使用過程中不斷升級完善平台功能。”該工作人員説。

  “老年人數185384人,高齡80歲以上28800人……”站在賓西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大廳裏,點開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平台,中心所在街區的四至、社區分佈,養老服務機構分佈地圖,3000元及以下低收入老人有多少,獨居老人、失能老人數字,甚至當日過生日老人有多少,全部實時動態顯示在大屏幕上。“大家看看,像享受意外保險、助餐補貼、低保、百歲補貼等養老補貼政策覆蓋人羣情況一目瞭然,包括一鍵呼叫設備等智能設備監測情況也可以清楚地查詢到。”友誼路街道公共服務辦養老專幹賈睿虹給記者演示,“在居家養老服務運營方面,當日服務量、當日消費金額,包括近三十天的居家養老服務場景,是電話下單、商家APP,還是居家養老服務卡,服務方式是入户還是現場服務,都將體現在平台上。”

  目前,全區統一、互聯互通的養老服務平台已在河西區的區、街道、社區三級逐步開通使用。另外,按照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的要求,賓西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也於2020年12月22日成立,中心位於河西區賓館南道4號天津市警備區第三離職幹部休養所,佔地面積400平方米,服務輻射五個社區、6913名老年人。中心內設有“五室一校”,分別為休息室,配有2張牀位供老年人休息;配(就)餐室(含閲覽室),配有就餐設施、報刊和圖書;文體活動室,配有相應文體活動設備;健身康復室,配有老年人健身康復器材;醫療保健室,配有基本的醫療設備和常用藥品;老年人學校,配有基本的教學設備和用具。

  “大數據智慧養老,以更簡單、更方便的智能方式,為全區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生活幫助、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多方面、個性化、便捷化的服務,讓居家養老更有‘温度’。 ” 賈睿虹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5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數據讓智慧養老更有"温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