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火自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攔路虎
隨着電動浪潮進入了白熱化,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也越來越多,部分消費者也逐漸接受新能源汽車,但還有一部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充滿了抗拒,除了續航里程、補能時間之外,他們更擔心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自燃”是如今新能源汽車怎麼都繞不過去的障礙。
新能源車自燃的可怕
“自燃”是新能源汽車的自帶話題,並且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頻繁發生“自燃”,8月初在深圳龍崗木棉灣地鐵站附近,一輛黑色比亞迪漢EV當街冒煙後起火,7月份也有多起新能源汽車自燃起火案例,可以説新能源汽車自燃並不是新鮮事,畢竟燃油汽車發生自燃的案例也不少。為什麼新能源汽車自燃起火就會帶來這麼多話題,而傳統燃油汽車自燃則不會呢?
據瞭解,根據公安有關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傳統燃油車的年火災事故率為萬分之1到萬分之2;而中國工程院專業人士曾經統計過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起火概率萬分之0.49,2020年是萬分之0.26。相比之下,傳統燃油車自燃概率比新能源汽車要高,並且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曾説過電動車起火可能性比燃油車低500%,關於這個説法並不是沒有道理。但是,為什麼新能源汽車自燃起火就會帶來這麼多話題,而傳統燃油汽車自燃則不會呢?
傳統燃油汽車發生自燃的情況一般是由於車輛裏面的電路老化或者一些外在因素,比如改裝、外部熱源等原因導致車輛自燃的,但是傳統燃油車自燃之後,火勢並不強,蔓延速度不快,司機還有時間減速靠邊、掛空/P擋,熄火、拉手剎,解開安全帶,下車找滅火器;也就是説除了出現車禍自燃的情況,傳統燃油車自燃之後,人們有充足的逃生時間和滅火時間,並且就算傳統燃油車燃燒一個小時都有爆炸。
而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一般都是動力電池發生熱失控,其中包括自身熱失控,外部高熱環境和碰撞等原因導致。一旦新能源發生自燃,火勢蔓延快,還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留給乘客逃生的空間和時間很少,尤其是液態電解液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一旦自燃,所存電量會快速釋放,從而產生爆燃,幾秒鐘或者幾十秒鐘火勢就已經覆蓋整個車內空間,車內乘客的逃生概率非常小。
儘管新能源汽車的自燃概率要遠小於燃油車,但是新能源汽車一旦自燃,乘客逃生的時間是未知數,這也是部分燃油車用户至今不接受新能源汽車的原因,畢竟汽車是為了方便出行,安全是首位,誰也不願意坐着一個“移動炸藥包”出行。
沒有百分之百的安全
不過,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了高速路,快速滲透了市場,隨着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不斷上升,自燃起火案例也變得頻繁起來,據國家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國內接報的新能源汽車火災共計有640起,同比上升32%,平均算下來,國內每天就發生超過7起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
同時,從新能源汽車事故的統計數據來看,發生自燃起火的新能源汽車中有60%是使用三元電池的新能源車,5%是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也就是説三元鋰電池的起火率高於磷酸鐵鋰電池。
不過,目前車企正在逐漸放棄三元鋰電池,一方面是因為成本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安全性不如磷酸鐵鋰。而磷酸鐵鋰電池憑藉着成本低,正極材料的熱穩定性更高等優勢,讓眾多車企開始轉用磷酸鐵鋰電池,並得到了市場的追捧。
據統計,三元鋰電池2022年上半年的產量為82.9GWh,同比增長125%,佔比達到40.2%;裝機量為45.6GWh,同比增長51.2%,佔比41.4%。而磷酸鐵鋰電池的產量為123.2GWh,同比增長226.8%,佔比高達59.7%;裝機量為64.4GWh,同比增長189.7%,佔比為58.5%。
當然了,目前新能源汽車還沒有能做到百分之一百的安全,市場上也有不少打着“永不起火”標籤的動力電池在銷售,但那是動力電池在非常理想的狀態下才能實現,現實生活中有諸多因素會導致動力電池起火,例如高温天氣、整體車架設計缺陷、車輛受到撞擊導致熱失控等。而車企和電池廠家都努力將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係數提升。
例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儘管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也有發生自燃起火的案例,但是搭載了刀片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在剛開始自燃起火的時候只是冒煙,並沒有明顯的火源,給乘客預留了不少逃生時間。這也就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黃金逃生五分鐘”,只要車輛沒有受到撞擊,車架沒有變形,在車輛自燃起火之前,乘客有足夠的逃生時間。
還有其他車企和電池廠家也在為此努力,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特斯拉的4680電池、長城汽車的大禹電池以及長城旗下蜂巢新能源的果凍電池,還有嵐圖“琥珀”和“雲母”電池系統等等,都在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係數。
百姓評車
如今正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高速階段,而自燃起火、續航里程以及補能時間都是新能源汽車繞不開的課題,車企和電池廠家加強動力電池和系統方面的研發才能解決問題,規避一些錯誤的發生概率,這樣才能保證消費者的用車安全,同時也能打消其他消費者的顧慮,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