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口號千千萬,並非每一種方法都能行。就比如,氫燃料電池汽車看似“風很大”,不排放二氧化碳,還能夠通過氫氧結合製造出水,有一種“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既視感。
然而,路面上跑的氫能汽車還真不多。目前主要有豐田汽車的Mirai、現代汽車的NEXO,以及僅在美國加州投放的本田Clarity,可以通過氫氣提供動力。
説到底,氫氣製備難,補能也難,沒有足夠的氫氣,汽車發動起來也不起勁,跑着跑着可能還會掉鏈子,中途罷工。
怎麼辦?“糞肥”大顯身手的時間又到了。除了培育綠色蔬菜,這類有機物被挖掘出了一個新用途:給氫能源汽車發電。近日,一輛雷諾Zoe的改裝車帶着這個目標出現了在法國一條賽道上。
根據外媒報道,這輛雷諾Zoe在內部改裝的油箱裏裝滿了足足200升的特殊燃料。這類燃料由氫氣和糞肥混合製備,算是一種生物甲烷化發電的方法。
本來能跑400公里的Zoe生生跑出了2055.68公里的成績。據説一共有五名車手輪流開車,日以繼夜跑了三天,才把電量徹底耗光。
2000多公里的續航里程打破了氫能汽車行業的記錄保持者——豐田 Mirai去年在美國基地跑出的1360公里的成績。某種意義上説,這不光是一個燃料廣告,更代表了一次里程碑。
發明者是一家法國公司ARM Engineering,而這一生物燃料被稱為“G-H3”。説它具有里程碑意義,不單單是因為打破了氫能汽車的續航里程,更重要的是G-H3可以不依賴氫氣,只通過生物質(如糞肥)發酵製備,避免了氫氣前期製備和後續補能的雙重困難。
其實,生物燃料很好詮釋瞭如何進行廢物利用。自然資源匱乏的日本早早把牛糞研究提上了日程,不僅化牛糞為汽油,還背靠農場建設起了牛糞發電廠。而我國藏北地區,牛糞就是主要燃料之一。看不見盡頭的廣袤草原,遍地是發電原材料。
雖然隨處可見,但生物燃料的商業化仍然有一個問號。G-H3生產成本約35 歐分/升,也就是2塊5,最多一包辣條的錢,但誰會買?在這個電動汽車偶爾還會因電池缺陷而發生火災的時代背景下,價值一包辣條的燃料電池似乎不見得有多安全。
因小失大,顯然不明智。有關這項技術的更多問題,還需要留待研究。但也説不準,未來牛糞電池包裝成產品,氫能汽車或許就出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