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紮實推進,北京不少社區,特別是很多老舊小區迎來環境升級改造,留白增綠、改善照明、加裝電梯等一系列舉措,顯著提升了廣大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但值得注意的是,旨在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也並非沒有槽點,近日就有媒體調查發現,在個別社區,一些改造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反而給大夥兒添了堵。
好事為什麼沒能辦到位?就現實案例來看,多數是在溝通環節掉了鏈子。要麼管理粗放、缺乏統籌,不同負責部門“各幹各的”,計劃安排重疊,工程流程反覆,小區總在“施工中”;要麼只顧一頭、忽視整體,改造項目或擠壓休閒空間,或佔據通行道路,打亂了居民業已形成的生活和居住習慣;要麼悶頭大幹、缺乏交流,項目着眼於何、持續多久,伴生問題有無系統解決方案,居民心有疑問卻無人解答……凡此種種,概因細節把控不夠,沒把工作做到羣眾心坎兒上。
大城之治,絕非易事。隨着時代發展、城市更新,生活模式迅速變化,居民需求也在日益改變,需要權衡兼顧的各種利益訴求顯著增多。就拿小區來説,過去基本只需要滿足居住需求,空間格局相當傳統,如今則要承載休閒鍛鍊、商業服務、行車停車乃至充電等多重日常所需,難免力不從心。尤其是大批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本身薄弱,陡然要在本就有限的空間裏加載諸多升級功能、對接現代生活需求,無異於“螺螄殼裏做道場”。而且即便共處一個社區,居民的訴求也不盡相同,有人追求生活便利,有人要求安靜私密,有人想讓生活成本儘量低廉,也有人更加在意優質物業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説,城市越大、人口越多,訴求越分化、期待越具體,對治理單元的切分也必然更精細,需要打通的“神經末梢”也必然更龐雜。而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反覆強調治理城市要拿出“繡花”功夫,關注民生要着眼“一枝一葉”的根本原因。
治理的針腳日趨細密,如何把花繡好,繡出滿意度、繡出認同感,對話溝通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也是城市治理者必須掌握的工作藝術。一方面,這是法治精神和程序意識的體現,另一方面,只有把這項工作做好做紮實,才能更好摸清底數、掌握需求,為精準施治打下堅實基礎。老年人較多的社區,對建立社區“綜合體”,實現“家門口”看病、康養的需求更大;面積侷促的樓羣周邊,怎樣規劃停車位、充電樁往往是最大難題;年頭較長的居民樓,修繕維護、解決漏水漏風可能是燃眉之急……這些現實問題的發現和破解不能靠“拍腦門”。俯下身子,找到羣眾生活的最近點,才能精準定位主要矛盾、分清輕重緩急;仔細聆聽、悉心收集,打撈起更多沉默的聲音,才能在眾口難調中求得最大公約數。
問需於民是基礎,問計於民則是鋪平治理之路的保障。羣眾對身邊的治理難題最有感觸,對解決方案也往往有各自的想法。引導大家坐在一起、表達意見,當面鑼對面鼓地説清楚、講明白,實現大家的利益大家協調,不失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也是更易達致共識的辦法。比如,作為全市首個停車管理指引小區,前泥窪社區曾一度“停車靠搶”。為破解難題,社區逐户排查登記,引導居民參與車位價格、設計親情卡等決策事項,主動協商讓停車公司通過認養綠地、路面維修“反哺”社區建設,從而讓無車住户也能享受治理成果。溝通過程很難一帆風順,但只有邁出這一步,才能找到利益協調的平衡點和最優解。這些年,不論是將“接訴即辦”“未訴先辦”作為基層治理工作的抓手,切實挖掘羣眾需求;還是通過“居民議事廳”讓物業公司代表、業委會等人員集中議事,充分激發參與治理的熱情,北京已經探索出諸多社區共治途經,解決了不少問題,也避免了許多彎路。事實證明,走心用情,善於溝通,再繁雜的工作也能找準方向、找對路子。
城市是有機生命體,發展面貌常變常新,羣眾需求亦然。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與吳良鏞都曾推薦《城市即人民》一書,該書反覆強調“城市屬於它的人民”,對民眾的關注應當多於磚石、水泥、鋼鐵、木材或塑料。凡事多商量,架起“連心橋”,讓城市中的每一個“細胞”都煥發活力,大家的獲得感也將更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