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時事觀察」印度靠近美國為哪般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綜合

    10月27日,印度和美國簽署了共享地理空間情報的“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標誌着雙方軍事合作進一步加強。

    在分析人士看來,印度與美國加強軍事合作主要是為了獲取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技術,同時提高其國際地位。但與美國走得過近,可能會讓印度損失戰略上的靈活性。

    27日,印度和美國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了由兩國外長和防長參加的“2+2”對話會。雙方在會上簽署了“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

    根據該協議,印美今後將共享重要敏感情報和信息,印度可以利用美國提供的準確地理空間數據,提高導彈和無人機打擊的準確性。此外,印度也可以從美國購買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如武裝無人機等。

    在此之前,印度已經於2016年和美國簽署了“後勤安全協議”,該協議允許美印兩軍使用對方的陸海空基地,對軍事人員和裝備進行補給、維修等後勤作業。

    2018年美印首次“2+2”對話會上,兩國還簽署了“通信、兼容與安全協議”,該協議允許印軍使用美國裝備上的高端加密通信設施。

    由於“後勤安全協議”“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和“通信、兼容與安全協議”是美國與軍事同盟國之間通常會簽署的三個文件,外界普遍認為印度和美國在軍事上已經形同盟友。

    事實上,自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上台以來,印美在軍事上確實越走越近。

    除了簽署上述三個協議之外,美國已成為印度第二大武器進口來源國,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軍火商在印度設廠生產戰機。2018年,美國商務部賦予印度戰略貿易許可,使之享有與美國北約盟國同等採購權。除此之外,美國還是與印度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次數最多的國家。

    在分析人士看來,印度不斷與美國加強軍事合作主要有兩個意圖。

    首先,獲取美國的先進裝備和技術,提升印軍實力,加快實現印度國防工業國產化。

    莫迪曾經表示,印度並不想做武器進口方面的世界第一,為此他大力提倡“印度製造”,以提高印度軍事裝備的國產化水平。

    然而,印度國防工業薄弱,國產化目標很難一蹴而就。從美國、俄羅斯等國進口先進武器乃至引進生產線和技術,就成為印度的選擇。目前,印度已經從美國進口了P-8I遠程反潛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等裝備,未來還可以進口更多先進武器。

    其次,利用美國在亞太動作頻頻之機,擴展印度的影響力。

    本來,印度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是為了提升在印度洋地區的存在感。但隨着美國大力推進所謂“印太戰略”,印度將此視為將影響力向太平洋地區擴展的機會。與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加強軍事合作,同樣是出於這個目的。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不顧其“不結盟”政策,在軍事上與美國“綁在一起”,其實也是一種冒險。

    在當前亞太格局中,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國都呈現出投機主義傾向,其政策自主性受到美國強烈影響。印度前外長庫爾希德就擔心,印美關係的發展可能讓印度捲入地區衝突。

    另外,俄羅斯是印度第一大武器進口國,來自伊朗的石油是印度的重要能源來源。印度與美國走得過近,可能會影響到印俄、印伊等關係,進而影響印度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