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與中國科協15日在北京發佈“科普中國•百度搜索AI科普計劃”。 程春雨 攝
北京9月15日電 (程春雨)“太陽系啥樣子?” 、“槓桿原理是啥意思?”....。.小孩子的各種問題需要你解釋的時候,是不是經常難倒你了?記者獲悉百度推出了“AI科普計劃”,今天開始,你只要打開手機百度搜索相應的關鍵詞,就可以得到一條活靈活現的3D、甚至AR的展示結果,一目瞭然。
在2017全國科普日前夕,百度搜索與中國科協15日在北京發佈“科普中國•百度搜索AI科普計劃”,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AI、VR和3D技術所實現,讓用户在查詢知識的時候能夠獲得更權威、更生動的科普信息。
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白希表示,201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6.2%,到2020年要達到10%。10%是什麼概念?在全世界公認10%是創新社會的最低門檻,所以現在任務還是非常艱鉅。而人工智能正在逐漸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逐步改變着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中國科協會同社會各個方面,以科普中國的品牌作為統領,大力推進互聯網+科普行動。
百度公司副總裁吳海鋒表示,中國用户對搜索的需求大概20%以上都是科普類的,每一天在百度搜索當中獲取的知識和需求裏面,超過10億次都是科普類的知識內容。
據百度介紹,“AI科普計劃”共設立了三個階段性的目標,第一階段就是在正式啓動時上線超過100個包括天文學、地球科學、生物學等科學知識的AR、VR、3D全景、語音播報搜索結果頁;第二階段是到今年底上線同類型相關搜索結果頁600個;第三階段的目標是到2018年底上線2000個同類型相關搜索結果頁。
“太陽系”的AR結果頁展示效果。
吳海鋒表示,目前AI科普計劃顯示的搜索結果運用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知識圖譜技術、Dplink技術、深度學習技術給出的結果,語音搜索殲20、太陽系、槓桿原理等關鍵詞能得到基於AR技術的展現結果,不用再去閲讀冗長的文字。而AI科普計劃的長遠目標是上線包含數學、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物學、工程學、建築學等科學知識等全部科普內容。
記者體驗發現,用户只要使用手機百度APP的語音搜索功能搜索相關關鍵詞,就可以看到基於AR、3D的結果頁。一個細節之處在於,根據搜索詞的特點和受眾不同,調起以及展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鯊魚”、“青蛙”、“火車”、“火箭”等等小朋友們認知世界時經常會查詢的詞彙,就利用了“童聲識別”技術,只有兒童使用手機百度APP的語音搜索功能才可以調起3D結果頁。
而成人如需體驗3D特效,則需要在説出的關鍵詞後面加上“兒童版”三個字才可以,如“鯊魚兒童版”。而使用AR特效的關鍵詞則沒有區分童聲和成人聲音,只要語音輸入相應關鍵詞進行搜索即可獲得結果。用户可以對3D模型進行旋轉、縮放等操作,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獨特創意把AR與當前的環境景色做一個巧妙的融合並拍照或拍攝下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