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華時評)奧密克戎再次證明中國防疫政策合理性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題:奧密克戎再次證明中國防疫政策合理性

  新華社記者姚均芳

  時近歲末,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在世界多地擴散,多國收緊防疫政策,國際市場波動一度加劇,但中國的防疫政策和市場運行並未受到明顯影響,給市場各方帶來穩定預期和發展信心,也讓海外輿論重新認識中國防疫政策。有外媒表示,奧密克戎證明中國抗疫策略合理性。

  疫情如同一把尺子,量出了人民在社會制度和國家治理中的分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中國始終堅持生命至上,在採取嚴格防疫政策的同時,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患者。當許多國家把重點轉向與病毒共存時,中國依然堅持“動態清零”,將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要位置。

  中國高度重視科學防控的重要性——中西醫結合治療、科研攻關與疫苗研發、大規模核酸檢測、大數據追蹤溯源、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一項項帶有中國智慧的創新舉措,為提升疫情防控有效性提供了強大科學支撐。

  中國科學有效的防疫政策,為人民健康安全夯築起堅強堡壘,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穩定安全的發展環境,也在應對病毒變種方面體現了有效性。

  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中國不斷邁出堅實而穩健的步伐。

  作為去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中國繼續保持戰略定力,精準處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辯證關係。

  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加強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綠色低碳發展,鼓勵科技創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持續改善民生……

  多重風險挑戰下,中國經濟“穩”的特徵鮮明,向高質量發展“進”的趨勢明顯。主要宏觀指標總體處於合理區間,為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實現經濟行穩致遠打下良好基礎。

  針對今年以來亮眼的出口數據,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方面是由於部分發達經濟體的需求端明顯增長,另一方面是由於部分出口導向型國家深陷疫苗接種率不足,無法完全復工復產。對比之下,這體現了中國疫情防控的正確性和對經濟的有效支持。

  中國發展成效有目共睹,也引來外資紛紛投下“信任票”——今年以來,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實現逆勢增長。前10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達17.8%,實現兩位數增長;境外機構對人民幣資產愈發青睞。2021年11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93萬億元,佔比3.4%,顯著高於2020年末的3.25萬億元和3.2%。

  “中國的經濟基本面以及當前的防疫措施,使其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新變種。”高盛公司有關分析人士認為。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在世界經濟中起到舉足輕重的“穩定器”作用。

  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中國不僅自身的經濟發展得到保障,也將為世界經濟走出疫情陰霾、實現穩步復甦注入更多增長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