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GIF-米爾納勉強傳中, 庫鳥凌空搓射破門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綜合

  歐冠小組賽第3輪的一場焦點戰在利物浦和馬裏博爾之間進行,比賽第13分鐘,薩拉赫分給左路米爾納,後者起腳傳中,庫蒂尼奧跟進勁射得手。馬裏博爾0-2利物浦。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印度快報》10月11日報道,11日早晨印度軍方聯合當地警方力量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與武裝分子發生交火,有兩名印度空軍“神鷹”突擊隊的士兵在交火中死亡,還有兩名武裝分子也在交火中死亡。

  據報道,此次交火是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本迪博拉地區的一個村莊中發生的。當時印度陸軍、空軍正在展開警戒搜查行動,隨後與隱藏在一所民房中的武裝分子發生交火。兩名空軍“神鷹”突擊隊人員在交火中喪生,另有兩人受傷。兩名武裝分子在現場被擊斃。

  據報道,印度軍方和警方是在收到該村有武裝分子的情報後,對該村莊展開的警戒搜查行動。

  據報道,近段時間以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多次武裝分子與軍警人員交火事件。上個月,曾有印度邊境安全部隊的一名士兵休假時在其家中遭到武裝分子槍殺。(實習編譯:甘桂林 審稿:譚利婭)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海鷗”:武裝份子是誰?

  網友“阿新”:希望少點戰爭,大家和平相處!!!

  (2017-10-12)


  10月14日訊 近日的一次採訪中,馬刺後衞米爾斯談到了球隊的磨合情況。

  “年輕球員們在學習球隊的體系方面做得非常棒,而且他們在互相幫助。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米爾斯説道。

  馬刺隊今年有很多新面孔,包括懷特、布蘭登-保羅以及蓋伊。此外穆雷、貝爾坦斯和福布斯將開啓職業生涯的第二年,新賽季他們將嘗試承擔更重要的任務。

  米爾斯還談到未來幾周要做的事情:“作為一個團隊,我們需要步調一致、協同作戰。訓練和比賽都會很有幫助。”

  (2017-10-14)


  海外網9月25日電 9月25日,印度政府發佈了有關印巴克什米爾邊界地區的最新數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7年中,克什米爾地區共有41000人死去,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4條生命在戰火中逝去,每年的傷亡人數達到了1519人。冰冷的數據之下,掩埋的是戰火灼燒的慘烈與殘酷。

  [年均2586次交火 隱痛的歷史傷疤]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印度政府發佈的數據顯示,1990年至2017年3月,印巴克什米爾邊界共發生了69820次交火事件,共造成14000名平民,5000名印度安全人員和22000名巴基斯坦武裝人員傷亡。

  其中,不得不提到慘烈的卡吉爾衝突。自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發生之後,印度加強了對克什米爾地區的管控,引起巴基斯坦的強烈反彈。1999年5月,印巴軍隊在克什米爾的卡吉爾地區爆發了自兩國第三次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印度罕見地出動大批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交戰造成千餘人傷亡,涉及人數之多前所未見。

  類似的大型衝突過後,克什米爾這個由英國殖民主義者“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歷史隱痛,更是讓兩國疼到了不可碰觸的程度。

  [印巴兩國燎原的怒火 燒到了聯合國]

  近期,印巴兩國邊界不斷“擦槍走火”,實際上,兩國不斷交惡的原因,歸根到底就是克什米爾問題。近日在聯合國,兩國代表帶着各自燎原的怒火,就此進行了一番唇槍舌戰。

  9月23日,印度外長斯瓦拉傑在聯合國發表演講時,將巴基斯坦稱作是“傑出的恐怖輸出工廠”,要求巴方領導人進行反省。

  針對印度外長的此番言論,巴基斯坦常駐聯合國代表洛奇同一天便予以了回擊。她將印度稱作是“南亞恐怖主義的根源”,並表示“種族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意識形態在莫迪政府中已經根深蒂固”。洛奇還提到,印度會為對抗其所有的鄰居而資助恐怖主義。

  多年來,兩國在聯合國會議中互相指責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

  [紮在印度肉裏的另一根刺——被“異化”的青年]

  然而,印度在克什米爾的困境,不僅僅來源於鄰國的挑戰,還有另一個“難言之隱”——來自印控克什米爾青年的反叛。

  印度戰略事務專家Bhaskar就警告政府,克什米爾的政治生態正在為事態的惡化提供燃料。他表示,“在印度反政府武裝組織領導人瓦尼(Burhan Wani)被殺後,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青年更明顯地感到自己被異化,在這種政治生態中,反印的情緒以及意識形態非常容易在青年裏滋生”,“並且,當地政府也沒能贏得青年們的信任與同情”。

  早前,印度陸軍指揮官安布就分析了克什米爾武裝組織的社會構成,稱這些組織中持“分離主義”的大多數是15至25歲的青年,他認為,印度政府應該從這些青年入手,“保證他們的就業”,這樣可以防止青年被“煽動”而加入反印武裝組織。

  27年41000人,歷史洪流下掩埋着森森白骨。然而,印巴邊界的交火事件仍然未曾停歇,每一個冰冷數字的躥升,都揭示着戰火灼燒的慘烈與殘酷。(文/海外網 楊佳)

  (2017-09-25)


  印軍越境長達五十餘天,無論中方如何動作,印軍沒有撤回的跡象,足以證明這屬於精心組織策劃的軍事行動,事件性質已經可以定性為“軍事入侵”。

  那麼,如何看待?如何處置?首先必須認清以下七個問題,才能做出正確的處置和決斷。

  印軍已要求Nathang村村民疏散——Nathang村距離中印對峙的洞朗地區約35公里。

  一、印度的核心動機到底是什麼?

  印軍越界,從其直接表現看,是印軍事戰略的現實需要。由於諸多方面的原因,過去幾十年裏,中國在西藏方向的戰備建設力度遠遠小於印方,形成了印軍在邊境地區戰備建設的巨大優勢。這幾年來,中國大力加強了西藏方向的戰備建設力度,實際上相當於“補欠賬”,但在印軍看來,這是一反常態的行動。

  西藏亞東地區,西鄰印度錫金邦,東鄰不丹,就像一把隨時可以插斷印度西里古裏走廊的尖刀,而洞朗就是刀尖。中方近幾年的高密度道路建設,必定引發印方的焦慮不安。在外交需要的情況下,印軍堅決阻止中方修路,顯然是一舉兩得。

  但從深層次動機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是印度開始明確無誤的拋棄其“不結盟”外交立場表現。暗示其開始追求“美日印聯手對抗中國”。莫迪政府已經認識到,光靠印度自己已經無法在與中國的競爭中佔據優勢,趕超中國成為亞洲大陸的霸主已經沒有可能;如果中國繼續強大下去,印度不僅不能“收回”阿克塞欽地區,連佔領多年的“阿魯納恰爾邦”都會失去。

  也許莫迪已經確信,必須與過去的政策訣別,與美日聯手才能應對中國,為印度贏得有利條件而從印軍越界行動與莫迪訪美的時間上看,明顯具有聯繫。可以説,這是“美印聯手對付”中國的第一步棋,印軍越界也是莫迪做給美國看的。

  顯然,莫迪肯定是根據幾十年來的經驗體會,吃定了中國不會動武的前提下才採取的強行越界行動。其“算盤”認為中國一心為了發展,為了“一帶一路”,為了即將舉行的“金磚峯會”,不會採取大的動作,最終只能不了了之,至少會答應他們停止修路。這樣印度能夠再一次獲得邊境對峙的“勝利”,既爭取了人心,又能在下次選舉中贏得更多支持。

  印軍越境造成中印對峙已進入第7周,長達五十餘天

  二、印度到底想不想利用洞朗對峙與中國打仗?

  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越來越明朗:印軍一開始也許是為了配合莫迪訪美,並佔便宜,吃定了中國不會因此敢於打仗;但是他已經做好了與中國打一仗的準備,甚至是想利用越境不撤的軍事行為,刺激和引誘中國開戰。並且印方堅定認為一旦開戰,印度必勝,可以報1962年的一箭之仇。

  關於這一點,只需要四個方面的情況即可證明:

  一是中方公開交涉初期,印軍國防部長、參謀總長的表態是“準備打2.5線戰爭”“現在的印度已經與1962年已經不同”……這説明什麼?説明的是印度很想打仗,認為可以戰勝中國軍隊。

  二是印軍創造了幾十年的“越界之最”,迄今已經52天,沒有退回的意思。雖然越境印軍人數最多時達到400餘人,至今只有40餘人,但那400餘人顯然是針對我方人數增派的,是針對中方人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至今只有40餘人,顯然也是我方人數減少以後他們才減少的。並且,印軍之所以減少人數,不過是做給國際社會看的,印軍至今仍然佔領中國領土的性質沒有變化。因此可以説,印軍根本不想和平解決問題,不太可能無條件主動撤退。

  三是印軍在越界之後不斷向邊境地區增兵,8月9日、10日,印媒又報道印33軍4萬兵力向錫金方向集結,印度緊急增加軍費撥款2000億美元用於備戰。很顯然,這不是做給中國看的,不是嚇唬中國的,是實實在在進行打仗準備的。

  四是據印媒報道,8月9日,印度國防部長阿倫·賈伊特利再次聲稱,印度軍隊已經足夠強大,有能力應對任何對國家安全的挑戰,並強調印軍已經從1962年的戰爭中吸取教訓。“有些人意圖挑戰我們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我堅信,我們勇敢的士兵有能力保衞國家安全,無論挑戰來自東部邊界還是西部邊界”,並強調“軍隊可以為國家安全作出任何形式的犧牲。”阿倫的講話,反應的是印度國家決策層的意志和聲音,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三、怎麼看待印度身後身邊的美日俄以?

  對於中印邊境爭端,是武力驅逐還是拖下去,特備是採取武力驅逐,小打還是大打,很多人都在顧忌“美國因素”。尤其是這一次結合莫迪訪美之後的美日印字印度洋聯合軍演,不少人認為如果中印開戰,美日極有可能甚至必定幫助印度,中國沒有取勝把握,還輸掉髮展機遇。

  關於這一點,筆者想説的是:

  無論是否顧忌美國,美國對華遏制都不會停止,顧忌是沒有意義的,越是顧忌,美國越會得寸進尺。

  美印之間的關係尚未發展到結盟和協防關係,尚未建立情報共享機制和管道,不可能給予印度太大的幫助,更不可能出兵參戰,最多就是乘機賣點軍火給印度“發戰爭財”,或者拉偏架,在聯合國提案制裁中國。美國沒有任何理由控制南海島礁,即便派艦常駐“巡航南海”,只要不進攻佔領我南海島礁,對中國就沒有實質的核心利益侵犯和安全威脅,根本不足懼。

  日本也是一樣,其自衞隊還沒有獲得海外開戰的權力。日本不可能、也沒必要趁此機會派自衞隊進駐釣魚島,更沒有膽量藉此發動中日海上戰爭。

  俄羅斯在這一次中印對峙事件中沒有表態,保持中立不站隊,那是因為俄羅斯與印度歷來保持了良好的關係,而不是像與中國一樣,出現過兩次大翻臉。相信即便中印一旦發生戰爭,俄羅斯的角色最多就是一個主要調停人。

  至於以色列,這次簽訂合同賣給印度8000枚“長釘”反坦克導彈,似乎這是站在印度一邊。要知道,中印一旦開戰,這8000枚導彈如果到位,將會給解放軍帶來巨大威脅,造成巨大損失。但其實這是三年前雙方就開始談的項目,不過是這一次簽了合同而已。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即便不是以色列賣,也會有美國、日本、俄羅斯、法國等國家賣。況且,以色列與中國沒有根本性矛盾,甚至曾遭美壓制的情況下也設法給中國提供了一些先進的武器技術。我認為如果中印開戰的情況下,以色列是不會繼續賣給印度軍火的。

  縱觀中俄美日格局,我們應該樹立一個堅定的觀念:

  軍隊數量世界第一,經濟總量世界第二,核威懾能力世界第三的中國,在一窮二白時期都能夠用小米加步槍打敗美國的飛機加大炮,今天的中國,還有必要總是懼怕別國背後的美國嗎?戰爭並非就是毀滅經濟,美國正是憑藉二戰紅利取代了英國的地位,成為了世界霸權。

  四、中國到底該不該採取武力驅逐入侵印軍?

  印軍越界已經變為入侵性質,從法理角度説,勸告無效的情況下,應該採取武力手段堅決驅逐甚至消滅入侵印軍。

  中印洞朗對峙至今接近兩個月,國家密集發聲、媒體密集報道,已經成了全國人盡皆知、廣泛關注的超熱關注事件。拖下去,就實現了印方“形成既成事實”的目的。拖下去,印軍就是“小行動取得了大勝利”,我方則是“小損失蒙受大失敗”:

  國際威望嚴重受損,還會在周邊國家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對於安定南海、東海和朝鮮半島局勢極為不利。

  國民自豪感受損,國家凝聚力受損。

  國內外分裂勢力受到鼓舞。

  因此,採取武力驅逐入侵印軍,不僅是為了主權,還是為了國家榮譽,也是為了民族尊嚴。

  目前,剩下的和平手段只有一種:我方調集更多的更大功率、更高性能的推土機,強行施工,印軍敢於阻攔,直接把他的推土機推翻,或者推回印方境內。如果印度敢於開槍,那就獲得了開戰的第二個理由,真正到了戰爭的時候。

  而關於打不打?目前的主要反對聲音有如下幾種:

  有人顧慮,解放軍是在高海拔地區作戰,後勤保障運輸非常困難,不能打。實際上這就是笑話,這是把中國的經濟和軍事水平停留在三十年前的狀態。以解放軍目前的運輸能力,確保西藏方向作戰的確存在一定困難,但達不到保障不了的程度。要説保障,印軍更為困難,要從海拔100米爬到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地方,他們的道路更少,坡度更大,彎道更多,路況更差,後勤保障更加困難。

  有人顧慮,解放軍在西藏方向兵力不足,這更是笑話。這種思維是建立在非戰時靜態狀況之下的“短路”思維。當年的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在西藏的兵力更加不足,還是臨時抽調,甚至還因為有軍長不願意進藏作戰才被迫調換部隊,還是採用原始的人工作業手段邊修路邊進軍的。今天的解放軍,真要打仗,難道不會調兵進藏?況且,現代化的戰爭是人海戰術?陸軍的遠火以及火箭軍是幹什麼用的?

  有人顧慮,解放軍剛剛整編,需要磨合,現在還不能打仗。這就荒唐了,要知道解放軍的編制體制調整,就是為了總結幾十年經驗的研究成果,更好的應對新形勢下的各種安全問題。打仗,才是檢驗編制體制調整、磨合作戰指揮與聯合作戰行動的最佳方式和最高效的渠道。同時,還可以彌補解放軍三十年無戰事、缺乏作戰指揮經驗和人才的問題,也是淘汰庸官、選拔良將的絕佳時機。

  有人顧慮,印軍可能會攻擊西藏境內城市和民用目標,這更荒唐。這是二戰時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現代社會的現代戰爭,誰要是攻擊城市,必定遭到全世界的譴責和制裁。如果印度敢於大規模轟炸我方城市,莫迪以及他的幕僚和將軍們誰就會成為世界罪人,甚至亡國無疑;恐怕連美日都會反對,哪怕是假心假意的反對,那時候也會站在制裁印度一邊。更何況:中國西藏的面積有122萬平方公里,人口僅有310多萬,面積是印度的五分之二,而印度同樣大的面積內,人口至少5億,如果轟炸城市,人口密度是西藏160倍的印度,不怕中國報復?核戰也是同樣道理。

  有人顧慮,印度的背後除了美、日,還有越南,萬一乘機也打起來怎麼辦?這同樣不值一提。試想:越南有那個膽量藉機攻佔西沙、南沙島礁嗎?他們不怕中國的秋後算賬?況且,中印之戰即便發展到大規模戰爭,中國也用不着投入海軍全部兵力。對付越菲,中國海軍五分之一的力量足夠,不能把越南等都設想為冒險家。

  有人顧慮,萬一台獨勢力趁機發難怎麼辦?我的觀點是:等的就是這一天!還有人顧慮,藏獨和疆獨勢力也會鬧騰;我的觀點是:不要忘了這麼多年在反分裂方面的工作,更不要忘了,我們還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武裝警察部隊和人民公安。

  五、洞朗方向打起來會不會引發全面戰爭甚至核戰爭?

  可能性很小很小。

  總有人一説到打仗,就説會變成全面戰爭,影響經濟建設、國家發展甚至亡國滅種,這是違背當今世界的基本事實的。

  1969年中蘇之間的珍寶島作戰,強大的蘇聯軍隊總體吃虧,引發中蘇大戰了嗎?

  1979年,解放軍幾十萬大軍攻入越南,作戰時間30天,引發全面戰爭了嗎?最終雙方空軍海軍都沒有動用。

  1984年至1989年,中越老山地區邊境交戰長達5年時間,雙方共傷亡十萬人以上,發展為全面戰爭了嗎?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敍利亞、黎巴嫩幾乎常態化的邊境武裝衝突,土耳其與敍利亞經常性的武裝衝突引發全面戰爭了嗎?

  大家歷來認為一觸即發的朝鮮半島,也在2010年發生了激烈的延坪島炮戰,照樣沒有引發半島戰爭。

  就在十幾天以前,印巴之間又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激烈交火和炮戰,同樣也是兩天就消停了。

  實際上,之所以出現這種“引發全面戰爭”擔憂,根本原因是很多人在“和平時期”形成了潛意識的懼戰和畏戰觀念。

  六、打的規模應該多大?

  關於這一點,筆者已經在《印軍越界已變入侵,武力解決戰略意義巨大》一文中已經比較系統地闡述過小打、中打、大打的三種方式,在此僅簡要説明:

  1.切入點是小打(低烈度作戰)。

  ——哪怕是小打也要打,因為印軍長時間的越境實際上已經轉化為入侵。

  ——小打不能採取地面進攻的方式,因為印軍幾十年來已經在佔領了的洞朗地區山脊線以及山脊線後印方一側構築了完善的“營地+陣地”防禦體系,兵力也是解放軍的十倍以上。如果採取地面進攻驅逐的方式,解放軍只能吃大虧,也實現不了驅逐印軍的目的。

  ——小打的最佳方式是炮火驅逐。我方下達最後通牒以後,撤回對峙人員,如若印軍仍舊不撤,則採取“由遠至近、單發變多發”的方式驅逐印軍,如果印軍還是不撤,則直接消滅越境印軍。如果印軍在炮火驅逐之前撤回,解放軍視機恢復道路建設,如果印軍再次越界,則在撤回我方人員後直接炮擊包括印軍控制的山脊線在內的我方境內地域。總之,道路建設一定要堅持推進。

  2、立足點是中打(中等烈度作戰)。

  ——如果印度敢於對我炮擊驅逐實施反擊,必定是炮擊中國境內,那麼我方原則不動用步兵,而是採取大規模炮火覆蓋打擊,這就進入“中打”(中烈度作戰)。

  ——只要炮火打擊的目標僅限於軍事目標,不打城市鄉村,不打擊典型的民用目標,中打就屬於可控戰爭。

  ——由於印方一側地形是從海拔100米左右至海拔4000米左右,這個海拔升高區的水平距離僅有20多公里,山極高坡特陡,印軍部署兵力的地方極為有限,因此兵力密度非常大。而我方戰術導彈、火箭炮、遠火以及常規火炮的射程和性能都強於印軍,一旦炮戰打起來,印軍就成了我炮火集中覆蓋打擊的最佳目標,中印雙方損失比起碼1:20。

  ——炮戰的最大限度目標,可發揮我方遠程火箭炮以及戰術導彈的優勢,放寬到打擊印方西里古裏走廊上和布拉馬普特拉等等河流上的道路橋樑,這可以極大地摧毀印軍的鬥志。

  3、準備點是大打(高烈度作戰)。

  ——如果印度仍舊不服,拒不停戰,如果印度擴大作戰規模,甚至採取大規模地面越境進攻行動,那我方就採取堅決果斷的行動,徹底解決問題。

  ——西段行動:設法策動巴基斯坦一道拿下整個克什米爾地區,共同威逼印度首都新德里。

  ——中段行動:對新德里形成三面合圍態勢。

  ——東段行動:策動不丹擺脱印度控制。攻克、收復藏南地區。

  ——當印度被制服以後,可以考慮建立中孟(中國與孟加拉)經濟大通道,再次開闢一條避開馬六甲咽喉的新通道。

  七、中國主要戰略方向應該在哪裏?

  這是一個決定國家戰略以及決定是否進行中印戰爭的前提問題。

  1、所謂主要戰略方向,並非永恆的方向,而是隨着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的,是一個大階段方向。假設台灣問題解決了,台海就不是主要方向。

  2、主要戰略方向,必須是需要應對並採取諸多戰略措施和行動,甚至是生死決策的方向。

  3、要把捍衞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放在優先位置。外戰應該在內戰之前,歷史已經證明蔣介石當年的“要攘外先安內”不得人心,最終失去了人民羣眾,錯誤政策葬送了國民政府。

  4、在現代戰爭模式下,韓國已經不能成為任何國家進攻中國的跳板,也沒有那個國家要進攻中國時,會先登陸韓國,再擊敗、穿越朝鮮而後進攻中國東北地區,因此朝鮮已經失去了“嘴唇”作用。我們應該消除對朝的“感情慣性”與“思維慣性”。

  5、美軍在韓國部署“薩德”嚴重威脅中國戰略安全,特別是將會打破既有的軍事戰略平衡,對中國非常不利。但也不必過於在意,“薩德”畢竟屬於防禦性的系統,是導彈攔截系統,不會對中國構成直接的打擊威脅,在沒有辦法讓美韓撤出“薩德”的情況下,只能採取技術層面的反制措施,不屬於重大軍事行動範疇。

  6、朝鮮過去和目前對於中國的最大作用,是利用朝核問題牽制美韓日三國,但實際上這種牽制並不能給中國帶來具體實在的政治、外交、軍事和經濟利益。

  7、朝鮮對中國真正的作用是:如果駐軍朝鮮,部署少量但威懾力巨大的高技術武器,就能改善東北亞的戰略格局,威懾日本、韓國,並能在必要時徹底解除“薩德”的威脅。但也許我們不願意做,或者朝鮮不同意做,那麼朝鮮對於中國基本失去價值,而是麻煩。

  8、利用朝鮮分散美日注意力和精力,才是朝鮮目前對於中國的真正價值。但這是一把雙刃劍,朝鮮帶給中國的負擔、麻煩與被動更多。比如美軍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就是朝鮮惹的禍。

  9、當今的日本,已經失去再次威脅中國主權的能力。反過來,是日本對於中國飛速發展和強大帶來的恐懼和擔憂。因此,日本短期內乃至未來,基本不可能再次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釣魚島問題,不過是日本要修憲、妄圖恢復其自衞隊軍隊性質的第一步鋪墊,中日之間短期內不會因為釣魚島而開戰。

  10、日本是狂妄的,也是理智的,即便美國慫恿,日本人也不願意跳到反華抗中第一線。

  11、日本對華的主要戰略,還是“狐假虎威”戰略,不過是設法緊貼美國,利用美國消除中國對日的“報仇”可能,聯手美國共同遏制中國發展。

  12、越南與菲律賓,都因為國力相比中國實在過於弱小,不會單獨對抗中國。即便是美日拼命拉攏,乃至倒向美日懷抱,對中國也不能構成更大威脅;他們也不會死心塌地緊跟美日,更不會單獨對抗中國。

  13、緬甸對於中國的狀況,與越南、菲律賓類似。

  14、印度是中國周邊唯一與中國沒有劃定陸地邊界的國家,是與中國有着12萬多平方公里領土爭端的國家,是一個幾十年來都在做與中國進行戰爭準備、意欲復仇的國家。莫迪本人及其核心幕僚們團結一心與中國為敵,拋棄了印度的傳統“不結盟原則”,開始與美日在經濟方面和軍事方面聯合抗衡中國,不僅組織美日印聯合軍演,還聯合日本推出“亞非自由走廊”,試圖替代“一帶一路”戰略。印度佔領了中國藏南地區,還對阿克塞欽提出主權要求,如果放任印度野心,可以説“中印必有一戰”。

  15、該來的遲早要來,晚打不如早打,機會來了不能錯過。試想:以後還有什麼時機?中國更加強大了,印度也不會停下發展步伐看着中國強大,並且從目前印度的經濟發展來看,中印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小,不會越來越大。如果等到美日印真的結成聯手,機會窗口更小。

  中國當今乃至今後一段時期的主要戰略方向是包括南海在內的東南亞方向。而東南亞方向裏,印度又是重點方向。

  因此,我們已經不是未雨綢繆的時候了,而是到了該出手的時候了。即便是小打,只要驅離了越境印軍,中國也能立威。如果中打,則能徹底震懾整個東南亞國家,乃至美日在內。如果發展到大打,即便暫時遇到困難,但最終是打開一片新前景。

  (2017-08-12)


  來源今日頭條:冷雨v66

  各位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們,歡迎來到我的大魚號~我會每天給大家推送各種優秀的文章。您對文章有什麼看法和意見,可以在文章的下面任意評論和吐槽!

  印度及巴基斯坦邊境週六(8日)早上爆發激烈衝突,查謨和克什米爾哨站和村莊遇襲,造成最少5人死亡,當中包括一對巴基斯坦夫婦。事後兩國互相指責,印度指巴基斯坦軍隊違反停火協議發動攻擊,隨即開火還擊;巴基斯坦則傳召印度駐伊斯蘭堡副高級專員問話。印巴局勢一時間再次引發外界的極大關注。前幾次印巴戰爭,總體來説,印度因為在實力上佔優所以取得了較大的優勢。那麼現在雙方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印巴海軍實力對比

  對比印巴兩國軍事實力,首先要看海軍,因為印巴兩軍在海軍方面的差距,使得巴基斯坦長期以來在海岸線上沒有優勢可言。

  印度是所有亞洲國家中唯一一個擁有兩艘真正意義上航空母艦的國家,儘管其航母的現狀令人堪憂,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用其對待巴基斯坦海岸艦艇部隊已經綽綽有餘了。而且印度目前正在加緊新航母的部署,未來“維克蘭特”號航母等作戰羣將會對於巴基斯坦海軍造成巨大威懾。印度還加緊了航母艦載機外援計劃,未來或藉助西方國家技術力量研究航母電磁彈射技術,並配備更為先進的航母艦載機。雖然美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位置較為微妙,然而出於地區戰略考慮,不排除美國會向印度提供航母艦載機成品及技術。除了航母編隊之外,印度還擁有5艘驅逐艦,19艘護衞艦及19艘潛艇,還有其它各類艦艇一百多艘。

  相對於印度海軍,巴基斯坦海軍可以説略顯寒磣。巴基斯坦沒有自己的航母,而且水面艦艇的噸位也處於劣勢。不過近年來巴基斯坦加大了對於海軍的投入,從中國進口了053H3型護衞艦。該型導彈護衞艦排水量約2200-2300噸,擁有非常優秀的隱身性能,配備了對空導彈和對艦導彈等武器裝備,同時擁有反潛作戰能力,是巴基斯坦海軍的主力艦艇之一。巴基斯坦專門為這種護衞艦購入中國的Z-9EC型反潛直升機,使得它的綜合作戰能力更為先進。巴基斯坦同時還有包括“阿古斯塔”級在內的9艘潛艇,以及其它各型小型水面艦艇。然而從艦隊綜合性能的角度看,巴基斯坦海軍不具備對印度海軍主動作戰的優勢。

  印巴空軍實力對比

  印度空軍服役人員超過12萬人,裝備飛機數量達到1600架左右,其中包括了戰鬥機、轟炸機、武裝直升機等各型飛機。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是印度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0戰鬥機,這種戰鬥機在獲得空中加油的情況下可以續航8000KM,這意味着如果蘇-30部署在新德里西北部地區,巴基斯坦全境都會進入蘇-30的打擊範圍。前蘇聯為對抗F-15而研發蘇-30的初衷,使得該型戰鬥機非常具有戰略威脅性,其飛行速度高達2000KM以上,能夠發射發雷達導彈、制導導彈、戰術巡航導彈,掛彈量可以達到8T。

  雖然蘇-30在實踐過程中有過出色的表現,而且中國空軍也配備了大量的蘇30進口機型。然而與中國相比,印度的蘇-30似乎總是頻頻出事。雖然印軍蘇-30在模擬戰爭中表現出色,然而卻改變不了多次墜毀的事實。

  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

  相對於印度空軍,巴基斯坦空軍在武器裝備數量上沒有優勢,不過巴基斯坦近年來深化與中國的合作,成功研製了“梟龍”戰機,這對於平衡印巴空軍力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梟龍”戰鬥機屬於簡單輕便的戰鬥機類型,雖然在作戰性能上並不能和蘇-30相提並論,然而它讓巴基斯坦有了批量生產配備的條件,而且“梟龍”在測試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先發制人性能,也勝過了巴基斯坦空軍現有的F-16。由於擔心巴基斯坦進一步升級研發“梟龍”的性能,印度軍方擔心“梟龍”的實戰作用或許超越印軍配備的“米格29”戰機。

  此外,巴基斯坦已經擁有中國生產的直-9直升機等裝備,未來中國研發的武直-10武裝直升機是否會出口給巴基斯坦,也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話題。目前關於武直-10武裝直升機的性能方面暫未有更多的數據,然而外媒認為,武直-10的實戰性能或許在巴基斯坦現役所有直升機之上。

  印巴陸軍實力對比

  在陸軍實力對比方面,印度是最沒有吃到甜頭的。雖然歷次印巴戰爭印度陸軍都有所建樹,然而“光輝的勝利“往往屬於海軍和空軍。陸軍基本上只能和巴基斯坦軍隊進行拉鋸戰,甚至於在1999年的衝突中,印度陸軍還要向空軍求救,才最終扳回了局面。

  但是事實上,印度陸軍是印度最為核心的武裝力量,陸軍擁有150萬人左右的現役力量和200萬的預備役部隊,是南亞地區服役人員最多的陸軍部隊。這些部隊大部分集結在印度北部,隨時準備應對克什米爾等地區的戰況。

  巴基斯坦的沙欣導彈

  印度陸軍目前裝備有超過4000輛坦克,包括俄產的T-55、T-54、T-72、T-90等,同時還有PT-76水陸兩棲坦克,此外還有數量眾多的戰鬥支援車、運輸車、偵察車;各類地面對空對地火炮、導彈;為了增強監視,印度陸軍除了擁有獵豹直升機等偵察工具之外,還大規模採購無人機,以實現在雪域高原地帶的監測活動。

  巴基斯坦陸軍現役和預備役人數總量不足100萬人,但是這些部隊長期應對印度問題,具備有非常強的實戰經驗。坦克裝備方面,巴基斯坦擁有來自烏克蘭、俄羅斯、美國、中國的多種型號坦克,數量達到2000台以上。由於經費問題,巴基斯坦陸軍裝備的武器較為落後,巴基斯坦通過大量採購廉價武器來維持陸軍的長期戰備,老舊的“眼鏡蛇”等產品都可以在陸軍裝備中見到。但是巴基斯坦陸軍是擁有全部核武器使用權的,它擁有射程超過1300KM的“哈特夫-5”導彈,能夠攜帶1000KG左右的核彈頭,此外,這些核導彈也可以攜帶常規彈藥。

  由於長期針對印度,巴基斯坦的陸軍裝備了大量地空裝備,比如中國的HN-5A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美國的“毒刺”、法國的“西北風”等,還有數量多達1000多門的高射炮。

  綜合來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實力是存在差距的,如果堅持長期戰鬥的話,印度無疑會逐漸蠶食掉巴基斯坦的地盤。但是巴基斯坦利用地形和作戰經驗進行對抗,也大大限制了印度的武器使用。而且由於印度的武器裝備也長期受到質量等問題的困擾,所以印度軍隊裝備目前的情況是大而不強,只要巴基斯坦採取謹慎的守勢,印度就很難真正控制局面。

  當然,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核武器的存在使得雙方都不敢輕易做出過分“越軌”的事情。戰爭會在有限的範圍內進行,核威懾帶來的避戰趨勢或許會在這一次衝突之中再次體現出來。

  一顆孤獨寂寞的心需要關注來撫慰,我需要關注,因為關注讓你我更親近 。

  (2017-10-11)


  世代聚居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塔吉克民族,屬歐羅巴人種,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唯一的白色人種。隨着喀什至塔什庫爾乾的道路越來越暢通,塔吉克族多姿多彩的生活習俗也越來越被世人所瞭解。

  天山下的塔吉克族提孜那甫鄉

  塔吉克族人民風淳樸、性格敦厚、熱情好客,是非常講究禮節的民族。男子見面時,互相握手或互吻手背;婦女見面時,長輩吻晚輩的眼或前額,晚輩吻長輩的手心,平輩互吻面頰和嘴唇;男女同輩相見,女方吻男方的手心或握手;子女與父母相見,吻父母手心,以示敬重。

  塔吉克人不僅重視禮儀,而且同維吾爾族一樣能歌善舞,鷹笛是他們傳統的樂器,鷹舞是他們的傳統舞蹈。

  這跟塔吉克族的圖騰崇拜有關,對鷹的崇拜形成了帕米爾高原上源遠流長的鷹文化,影響着塔吉克人的生活習俗。

  塔吉克人的鷹舞

  每逢節日、耕種、婚嫁和豐收等喜慶日子,塔吉克人都會奏響美妙的鷹笛,隨着鷹笛的旋律,模仿鷹的姿態翩翩起舞,盡情歌頌生活、抒發歡樂。

  塔吉克人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每年七月是塔吉克人的“燈節”,帕米爾高原上到處都是燃燒的燈燭,如同羣星下凡,一個個燃燒的篝火把夜空映照得份外通紅。

  塔吉克人民俗慶祝活動上的樂班

  農曆春分是塔吉克人的“新年”,塔吉克人會舉行歌舞表演和叼羊比賽,寓意實現美好願望。

  生活在海拔31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上的塔吉克族,他們的生活富有神秘的色彩,他們的婚俗也別具一格。

  去年十月,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提孜那甫鄉,我們有幸參加了一場塔吉克族的婚禮。

  中午就在新郎的家裏吃地道的手抓飯,雖然很膩口,但跟當地人愉快地融合在一起,旅遊的樂趣莫過於此。

  最為可惜的是,下午新郎出發接新娘,我們忙於去拍攝叼羊比賽,拍完叼羊比賽三點就要返程,新娘的模樣都無見一面。再次翻越帕米爾高原,回到喀什晚上十點半了。

  塔吉克叼羊比賽

  塔吉克叼羊比賽

  塔吉克族的婚禮要舉行三天,熱鬧而隆重。

  塔吉克族婚禮上的女眷

  第一天,新郎和新娘要挑選陪伴。衣飾上很講究,新郎頭上要纏上紅、白兩色的布,新娘要戴上繫有紅、白兩色的手絹的戒指,這種裝束象徵着吉祥和幸福。

  婚禮上的樂手

  塔吉克姑娘們

  婚禮上載歌載舞

  第二天,新郎騎上高頭大馬,現在改用汽車了,由親朋好友護駕,彈起民族樂器,浩浩蕩蕩到女方家迎親。來到女方家時,要送一隻肥羊作為見面禮。

  新娘的女伴要代表新娘向新郎敬兩碗帶奶油的牛奶,新郎要當眾喝完,以表示誠心誠意地接受了女方的盛情和甜蜜的愛情。新娘的奶奶要向孫女婿肩上撒麪粉,表示祝福。

  迎親花車

  第三天,娶親隊伍與新娘父母和孃家客人告別辭行。新娘和新郎同騎一匹馬,現為同車,在親人的簇擁下回家。我們撞見的是第二天,當天還舉行了騎馬叼羊比賽。

  婚禮上的塔吉克族老鄉

  婚禮上的塔吉克族老鄉

  婚禮上的塔吉克族老鄉

  新郎官的老丈杆子和漂亮的小姨子

  (2017-10-11)


  中方是如何獲得克什米爾東部領土的?

  應該説是如何失去的。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帕米爾高原始終無法有效統治。但中華民國政府始終將帕米爾高原西邊的噴赤河視為是中國的極西點。在196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阿富汗簽訂邊界條約,正式承認放棄瓦罕帕米爾。

  克什米爾在歷史上曾經幾易其手,其地位一直沒有確論。我國西漢時期的西域都護府,其轄區就包括現今的克什米爾一部分,吐蕃(歷代藏族地方政權)也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裏統治着克什米爾的大部分地區。在唐代,吐蕃對克什米爾擁有百分之八十的控制權,當時的史書稱克什米爾為“大勃律”和“小勃律”。元朝時期,克什米爾的大部分地區為元朝政府的總制院與宣政院轄地,明時改為由明朝政府派往西藏的“烏思藏宣慰司”管轄。清朝前期,清政府還擁有對克什米爾大部分地區的主權,當時稱其為“拉達克”,屬阿里高原的一部分。1846年,英國武裝吞併了拉達克地區,並將其與英屬克什米爾合併,總稱為克什米爾,其疆域一直保留至今。 中國實際上從那時不再擁有對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

  但實際上現在中國是擁有一部分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的,國際上把這部分領土叫做“中控區”,大約四萬平方公里,位於今新疆境內。印度也多次聲稱中國掠奪克區領土,並指責中國在背後操縱巴基斯坦製造事端。但中國的外交手段很巧妙,不承認中控區為克什米爾所屬,也從來不參與克什米爾的相關談判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電信滑翔營業廳何明輝”:收回

  (2017-09-28)


  提醒:

  點上方

  ↑

  “

  新民學社

  ”即可免費訂閲本刊!

  更多交流請加新民君微信:xxd6251

  友情提示

  打開“新民學社”公眾號,點擊右上角圖標,再點“置頂公共號”,即可優先關注本號推送的文章。             投稿及合作QQ : 2909098737

  長按二維碼聯繫新民君

  微信號:xxd6251

  新號推薦:請關注《新民學報》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印軍越境長達五十餘天,無論中方如何動作,印軍沒有撤回的跡象,足以證明這屬於精心組織策劃的軍事行動,事件性質已經可以定性為“軍事入侵”。

  那麼,如何看待?如何處置?首先必須認清以下七個問題,才能做出正確的處置和決斷。

  印軍已要求Nathang村村民疏散——Nathang村距離中印對峙的洞朗地區約35公里。

  一、印度的核心動機到底是什麼?

  印軍越界,從其直接表現看,是印軍事戰略的現實需要。由於諸多方面的原因,過去幾十年裏,中國在西藏方向的戰備建設力度遠遠小於印方,形成了印軍在邊境地區戰備建設的巨大優勢。這幾年來,中國大力加強了西藏方向的戰備建設力度,實際上相當於“補欠賬”,但在印軍看來,這是一反常態的行動。

  西藏亞東地區,西鄰印度錫金邦,東鄰不丹,就像一把隨時可以插斷印度西里古裏走廊的尖刀,而洞朗就是刀尖。中方近幾年的高密度道路建設,必定引發印方的焦慮不安。在外交需要的情況下,印軍堅決阻止中方修路,顯然是一舉兩得。

  但從深層次動機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是印度開始明確無誤的拋棄其“不結盟”外交立場表現。暗示其開始追求“美日印聯手對抗中國”。莫迪政府已經認識到,光靠印度自己已經無法在與中國的競爭中佔據優勢,趕超中國成為亞洲大陸的霸主已經沒有可能;如果中國繼續強大下去,印度不僅不能“收回”阿克塞欽地區,連佔領多年的“阿魯納恰爾邦”都會失去。

  也許莫迪已經確信,必須與過去的政策訣別,與美日聯手才能應對中國,為印度贏得有利條件而從印軍越界行動與莫迪訪美的時間上看,明顯具有聯繫。可以説,這是“美印聯手對付”中國的第一步棋,印軍越界也是莫迪做給美國看的。

  顯然,莫迪肯定是根據幾十年來的經驗體會,吃定了中國不會動武的前提下才採取的強行越界行動。其“算盤”認為中國一心為了發展,為了“一帶一路”,為了即將舉行的“金磚峯會”,不會採取大的動作,最終只能不了了之,至少會答應他們停止修路。這樣印度能夠再一次獲得邊境對峙的“勝利”,既爭取了人心,又能在下次選舉中贏得更多支持。

  印軍越境造成中印對峙已進入第7周,長達五十餘天

  二、印度到底想不想利用洞朗對峙與中國打仗?

  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越來越明朗:印軍一開始也許是為了配合莫迪訪美,並佔便宜,吃定了中國不會因此敢於打仗;但是他已經做好了與中國打一仗的準備,甚至是想利用越境不撤的軍事行為,刺激和引誘中國開戰。並且印方堅定認為一旦開戰,印度必勝,可以報1962年的一箭之仇。

  關於這一點,只需要四個方面的情況即可證明:

  一是中方公開交涉初期,印軍國防部長、參謀總長的表態是“準備打2.5線戰爭”“現在的印度已經與1962年已經不同”……這説明什麼?説明的是印度很想打仗,認為可以戰勝中國軍隊。

  二是印軍創造了幾十年的“越界之最”,迄今已經52天,沒有退回的意思。雖然越境印軍人數最多時達到400餘人,至今只有40餘人,但那400餘人顯然是針對我方人數增派的,是針對中方人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至今只有40餘人,顯然也是我方人數減少以後他們才減少的。並且,印軍之所以減少人數,不過是做給國際社會看的,印軍至今仍然佔領中國領土的性質沒有變化。因此可以説,印軍根本不想和平解決問題,不太可能無條件主動撤退。

  三是印軍在越界之後不斷向邊境地區增兵,8月9日、10日,印媒又報道印33軍4萬兵力向錫金方向集結,印度緊急增加軍費撥款2000億美元用於備戰。很顯然,這不是做給中國看的,不是嚇唬中國的,是實實在在進行打仗準備的。

  四是據印媒報道,8月9日,印度國防部長阿倫·賈伊特利再次聲稱,印度軍隊已經足夠強大,有能力應對任何對國家安全的挑戰,並強調印軍已經從1962年的戰爭中吸取教訓。“有些人意圖挑戰我們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我堅信,我們勇敢的士兵有能力保衞國家安全,無論挑戰來自東部邊界還是西部邊界”,並強調“軍隊可以為國家安全作出任何形式的犧牲。”阿倫的講話,反應的是印度國家決策層的意志和聲音,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三、怎麼看待印度身後身邊的美日俄以?

  對於中印邊境爭端,是武力驅逐還是拖下去,特備是採取武力驅逐,小打還是大打,很多人都在顧忌“美國因素”。尤其是這一次結合莫迪訪美之後的美日印字印度洋聯合軍演,不少人認為如果中印開戰,美日極有可能甚至必定幫助印度,中國沒有取勝把握,還輸掉髮展機遇。

  關於這一點,筆者想説的是:

  無論是否顧忌美國,美國對華遏制都不會停止,顧忌是沒有意義的,越是顧忌,美國越會得寸進尺。

  美印之間的關係尚未發展到結盟和協防關係,尚未建立情報共享機制和管道,不可能給予印度太大的幫助,更不可能出兵參戰,最多就是乘機賣點軍火給印度“發戰爭財”,或者拉偏架,在聯合國提案制裁中國。美國沒有任何理由控制南海島礁,即便派艦常駐“巡航南海”,只要不進攻佔領我南海島礁,對中國就沒有實質的核心利益侵犯和安全威脅,根本不足懼。

  日本也是一樣,其自衞隊還沒有獲得海外開戰的權力。日本不可能、也沒必要趁此機會派自衞隊進駐釣魚島,更沒有膽量藉此發動中日海上戰爭。

  俄羅斯在這一次中印對峙事件中沒有表態,保持中立不站隊,那是因為俄羅斯與印度歷來保持了良好的關係,而不是像與中國一樣,出現過兩次大翻臉。相信即便中印一旦發生戰爭,俄羅斯的角色最多就是一個主要調停人。

  至於以色列,這次簽訂合同賣給印度8000枚“長釘”反坦克導彈,似乎這是站在印度一邊。要知道,中印一旦開戰,這8000枚導彈如果到位,將會給解放軍帶來巨大威脅,造成巨大損失。但其實這是三年前雙方就開始談的項目,不過是這一次簽了合同而已。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即便不是以色列賣,也會有美國、日本、俄羅斯、法國等國家賣。況且,以色列與中國沒有根本性矛盾,甚至曾遭美壓制的情況下也設法給中國提供了一些先進的武器技術。我認為如果中印開戰的情況下,以色列是不會繼續賣給印度軍火的。

  縱觀中俄美日格局,我們應該樹立一個堅定的觀念:

  軍隊數量世界第一,經濟總量世界第二,核威懾能力世界第三的中國,在一窮二白時期都能夠用小米加步槍打敗美國的飛機加大炮,今天的中國,還有必要總是懼怕別國背後的美國嗎?戰爭並非就是毀滅經濟,美國正是憑藉二戰紅利取代了英國的地位,成為了世界霸權。

  四、中國到底該不該採取武力驅逐入侵印軍?

  印軍越界已經變為入侵性質,從法理角度説,勸告無效的情況下,應該採取武力手段堅決驅逐甚至消滅入侵印軍。

  中印洞朗對峙至今接近兩個月,國家密集發聲、媒體密集報道,已經成了全國人盡皆知、廣泛關注的超熱關注事件。拖下去,就實現了印方“形成既成事實”的目的。拖下去,印軍就是“小行動取得了大勝利”,我方則是“小損失蒙受大失敗”:

  國際威望嚴重受損,還會在周邊國家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對於安定南海、東海和朝鮮半島局勢極為不利。

  國民自豪感受損,國家凝聚力受損。

  國內外分裂勢力受到鼓舞。

  因此,採取武力驅逐入侵印軍,不僅是為了主權,還是為了國家榮譽,也是為了民族尊嚴。

  目前,剩下的和平手段只有一種:我方調集更多的更大功率、更高性能的推土機,強行施工,印軍敢於阻攔,直接把他的推土機推翻,或者推回印方境內。如果印度敢於開槍,那就獲得了開戰的第二個理由,真正到了戰爭的時候。

  而關於打不打?目前的主要反對聲音有如下幾種:

  有人顧慮,解放軍是在高海拔地區作戰,後勤保障運輸非常困難,不能打。實際上這就是笑話,這是把中國的經濟和軍事水平停留在三十年前的狀態。以解放軍目前的運輸能力,確保西藏方向作戰的確存在一定困難,但達不到保障不了的程度。要説保障,印軍更為困難,要從海拔100米爬到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地方,他們的道路更少,坡度更大,彎道更多,路況更差,後勤保障更加困難。

  有人顧慮,解放軍在西藏方向兵力不足,這更是笑話。這種思維是建立在非戰時靜態狀況之下的“短路”思維。當年的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在西藏的兵力更加不足,還是臨時抽調,甚至還因為有軍長不願意進藏作戰才被迫調換部隊,還是採用原始的人工作業手段邊修路邊進軍的。今天的解放軍,真要打仗,難道不會調兵進藏?況且,現代化的戰爭是人海戰術?陸軍的遠火以及火箭軍是幹什麼用的?

  有人顧慮,解放軍剛剛整編,需要磨合,現在還不能打仗。這就荒唐了,要知道解放軍的編制體制調整,就是為了總結幾十年經驗的研究成果,更好的應對新形勢下的各種安全問題。打仗,才是檢驗編制體制調整、磨合作戰指揮與聯合作戰行動的最佳方式和最高效的渠道。同時,還可以彌補解放軍三十年無戰事、缺乏作戰指揮經驗和人才的問題,也是淘汰庸官、選拔良將的絕佳時機。

  有人顧慮,印軍可能會攻擊西藏境內城市和民用目標,這更荒唐。這是二戰時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現代社會的現代戰爭,誰要是攻擊城市,必定遭到全世界的譴責和制裁。如果印度敢於大規模轟炸我方城市,莫迪以及他的幕僚和將軍們誰就會成為世界罪人,甚至亡國無疑;恐怕連美日都會反對,哪怕是假心假意的反對,那時候也會站在制裁印度一邊。更何況:中國西藏的面積有122萬平方公里,人口僅有310多萬,面積是印度的五分之二,而印度同樣大的面積內,人口至少5億,如果轟炸城市,人口密度是西藏160倍的印度,不怕中國報復?核戰也是同樣道理。

  有人顧慮,印度的背後除了美、日,還有越南,萬一乘機也打起來怎麼辦?這同樣不值一提。試想:越南有那個膽量藉機攻佔西沙、南沙島礁嗎?他們不怕中國的秋後算賬?況且,中印之戰即便發展到大規模戰爭,中國也用不着投入海軍全部兵力。對付越菲,中國海軍五分之一的力量足夠,不能把越南等都設想為冒險家。

  有人顧慮,萬一台獨勢力趁機發難怎麼辦?我的觀點是:等的就是這一天!還有人顧慮,藏獨和疆獨勢力也會鬧騰;我的觀點是:不要忘了這麼多年在反分裂方面的工作,更不要忘了,我們還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武裝警察部隊和人民公安。

  五、洞朗方向打起來會不會引發全面戰爭甚至核戰爭?

  可能性很小很小。

  總有人一説到打仗,就説會變成全面戰爭,影響經濟建設、國家發展甚至亡國滅種,這是違背當今世界的基本事實的。

  1969年中蘇之間的珍寶島作戰,強大的蘇聯軍隊總體吃虧,引發中蘇大戰了嗎?

  1979年,解放軍幾十萬大軍攻入越南,作戰時間30天,引發全面戰爭了嗎?最終雙方空軍海軍都沒有動用。

  1984年至1989年,中越老山地區邊境交戰長達5年時間,雙方共傷亡十萬人以上,發展為全面戰爭了嗎?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敍利亞、黎巴嫩幾乎常態化的邊境武裝衝突,土耳其與敍利亞經常性的武裝衝突引發全面戰爭了嗎?

  大家歷來認為一觸即發的朝鮮半島,也在2010年發生了激烈的延坪島炮戰,照樣沒有引發半島戰爭。

  就在十幾天以前,印巴之間又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激烈交火和炮戰,同樣也是兩天就消停了。

  實際上,之所以出現這種“引發全面戰爭”擔憂,根本原因是很多人在“和平時期”形成了潛意識的懼戰和畏戰觀念。

  六、打的規模應該多大?

  關於這一點,筆者已經在《印軍越界已變入侵,武力解決戰略意義巨大》一文中已經比較系統地闡述過小打、中打、大打的三種方式,在此僅簡要説明:

  1.切入點是小打(低烈度作戰)。

  ——哪怕是小打也要打,因為印軍長時間的越境實際上已經轉化為入侵。

  ——小打不能採取地面進攻的方式,因為印軍幾十年來已經在佔領了的洞朗地區山脊線以及山脊線後印方一側構築了完善的“營地+陣地”防禦體系,兵力也是解放軍的十倍以上。如果採取地面進攻驅逐的方式,解放軍只能吃大虧,也實現不了驅逐印軍的目的。

  ——小打的最佳方式是炮火驅逐。我方下達最後通牒以後,撤回對峙人員,如若印軍仍舊不撤,則採取“由遠至近、單發變多發”的方式驅逐印軍,如果印軍還是不撤,則直接消滅越境印軍。如果印軍在炮火驅逐之前撤回,解放軍視機恢復道路建設,如果印軍再次越界,則在撤回我方人員後直接炮擊包括印軍控制的山脊線在內的我方境內地域。總之,道路建設一定要堅持推進。

  2、立足點是中打(中等烈度作戰)。

  ——如果印度敢於對我炮擊驅逐實施反擊,必定是炮擊中國境內,那麼我方原則不動用步兵,而是採取大規模炮火覆蓋打擊,這就進入“中打”(中烈度作戰)。

  ——只要炮火打擊的目標僅限於軍事目標,不打城市鄉村,不打擊典型的民用目標,中打就屬於可控戰爭。

  ——由於印方一側地形是從海拔100米左右至海拔4000米左右,這個海拔升高區的水平距離僅有20多公里,山極高坡特陡,印軍部署兵力的地方極為有限,因此兵力密度非常大。而我方戰術導彈、火箭炮、遠火以及常規火炮的射程和性能都強於印軍,一旦炮戰打起來,印軍就成了我炮火集中覆蓋打擊的最佳目標,中印雙方損失比起碼1:20。

  ——炮戰的最大限度目標,可發揮我方遠程火箭炮以及戰術導彈的優勢,放寬到打擊印方西里古裏走廊上和布拉馬普特拉等等河流上的道路橋樑,這可以極大地摧毀印軍的鬥志。

  3、準備點是大打(高烈度作戰)。

  ——如果印度仍舊不服,拒不停戰,如果印度擴大作戰規模,甚至採取大規模地面越境進攻行動,那我方就採取堅決果斷的行動,徹底解決問題。

  ——西段行動:設法策動巴基斯坦一道拿下整個克什米爾地區,共同威逼印度首都新德里。

  ——中段行動:對新德里形成三面合圍態勢。

  ——東段行動:策動不丹擺脱印度控制。攻克、收復藏南地區。

  ——當印度被制服以後,可以考慮建立中孟(中國與孟加拉)經濟大通道,再次開闢一條避開馬六甲咽喉的新通道。

  七、中國主要戰略方向應該在哪裏?

  這是一個決定國家戰略以及決定是否進行中印戰爭的前提問題。

  1、所謂主要戰略方向,並非永恆的方向,而是隨着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的,是一個大階段方向。假設台灣問題解決了,台海就不是主要方向。

  2、主要戰略方向,必須是需要應對並採取諸多戰略措施和行動,甚至是生死決策的方向。

  3、要把捍衞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放在優先位置。外戰應該在內戰之前,歷史已經證明蔣介石當年的“要攘外先安內”不得人心,最終失去了人民羣眾,錯誤政策葬送了國民政府。

  4、在現代戰爭模式下,韓國已經不能成為任何國家進攻中國的跳板,也沒有那個國家要進攻中國時,會先登陸韓國,再擊敗、穿越朝鮮而後進攻中國東北地區,因此朝鮮已經失去了“嘴唇”作用。我們應該消除對朝的“感情慣性”與“思維慣性”。

  5、美軍在韓國部署“薩德”嚴重威脅中國戰略安全,特別是將會打破既有的軍事戰略平衡,對中國非常不利。但也不必過於在意,“薩德”畢竟屬於防禦性的系統,是導彈攔截系統,不會對中國構成直接的打擊威脅,在沒有辦法讓美韓撤出“薩德”的情況下,只能採取技術層面的反制措施,不屬於重大軍事行動範疇。

  6、朝鮮過去和目前對於中國的最大作用,是利用朝核問題牽制美韓日三國,但實際上這種牽制並不能給中國帶來具體實在的政治、外交、軍事和經濟利益。

  7、朝鮮對中國真正的作用是:如果駐軍朝鮮,部署少量但威懾力巨大的高技術武器,就能改善東北亞的戰略格局,威懾日本、韓國,並能在必要時徹底解除“薩德”的威脅。但也許我們不願意做,或者朝鮮不同意做,那麼朝鮮對於中國基本失去價值,而是麻煩。

  8、利用朝鮮分散美日注意力和精力,才是朝鮮目前對於中國的真正價值。但這是一把雙刃劍,朝鮮帶給中國的負擔、麻煩與被動更多。比如美軍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就是朝鮮惹的禍。

  9、當今的日本,已經失去再次威脅中國主權的能力。反過來,是日本對於中國飛速發展和強大帶來的恐懼和擔憂。因此,日本短期內乃至未來,基本不可能再次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釣魚島問題,不過是日本要修憲、妄圖恢復其自衞隊軍隊性質的第一步鋪墊,中日之間短期內不會因為釣魚島而開戰。

  10、日本是狂妄的,也是理智的,即便美國慫恿,日本人也不願意跳到反華抗中第一線。

  11、日本對華的主要戰略,還是“狐假虎威”戰略,不過是設法緊貼美國,利用美國消除中國對日的“報仇”可能,聯手美國共同遏制中國發展。

  12、越南與菲律賓,都因為國力相比中國實在過於弱小,不會單獨對抗中國。即便是美日拼命拉攏,乃至倒向美日懷抱,對中國也不能構成更大威脅;他們也不會死心塌地緊跟美日,更不會單獨對抗中國。

  13、緬甸對於中國的狀況,與越南、菲律賓類似。

  14、印度是中國周邊唯一與中國沒有劃定陸地邊界的國家,是與中國有着12萬多平方公里領土爭端的國家,是一個幾十年來都在做與中國進行戰爭準備、意欲復仇的國家。莫迪本人及其核心幕僚們團結一心與中國為敵,拋棄了印度的傳統“不結盟原則”,開始與美日在經濟方面和軍事方面聯合抗衡中國,不僅組織美日印聯合軍演,還聯合日本推出“亞非自由走廊”,試圖替代“一帶一路”戰略。印度佔領了中國藏南地區,還對阿克塞欽提出主權要求,如果放任印度野心,可以説“中印必有一戰”。

  15、該來的遲早要來,晚打不如早打,機會來了不能錯過。試想:以後還有什麼時機?中國更加強大了,印度也不會停下發展步伐看着中國強大,並且從目前印度的經濟發展來看,中印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小,不會越來越大。如果等到美日印真的結成聯手,機會窗口更小。

  中國當今乃至今後一段時期的主要戰略方向是包括南海在內的東南亞方向。而東南亞方向裏,印度又是重點方向。

  因此,我們已經不是未雨綢繆的時候了,而是到了該出手的時候了。即便是小打,只要驅離了越境印軍,中國也能立威。如果中打,則能徹底震懾整個東南亞國家,乃至美日在內。如果發展到大打,即便暫時遇到困難,但最終是打開一片新前景。

  (2017-08-12)


  直播吧10月16日訊 今年夏天掘金用一份大合同簽下了米爾薩普,而隨着加里納利的離去,威爾森-錢德勒將重新成為球隊的先發小前鋒。

  錢德勒接受採訪時談到了自己角色的轉變,他承認面臨着新的挑戰,但同時又充滿信心。

  “我努力找到和新搭檔配合的感覺,就是找到這種節奏。”錢德勒説道,“拉開空間,知道他們喜歡在哪個位置拿球,我認為默契會來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讓米爾薩普和約基奇打得舒服,其他的一切就自然而然會好的。”

  掘金新賽季首戰將是10月19日對陣爵士。

  (邁克爾波波)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