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還在做白領? 你看不起的這些路邊攤老闆才是真正的土豪!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綜合

新聞閣每日新聞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前陣子,北京一個賣煎餅的大媽火了,一名顧客拿到煎餅後,堅持認為大媽少打了一個雞蛋給自己,大媽辯解中,脱口而出一句話將大家驚呆了:“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在這之前,估計沒有哪個小白領會看得上這種路邊攤的生意,也不會想象得到在他們的面前,白領真的只是一個看起來很光鮮的詞彙,但實際上這些小老闆隨便出來一個可能就能吊打一個白領。

  最近幾天還有一條消息,説的是浙江一個賣燒餅的大叔,靠賣燒餅賺了7套房。

  看到了沒,就是上面這種燒餅,你驚了嗎?

  這還沒完,早在一年前就有這種消息傳出了,同樣是一個賣燒餅的小夥子,因為年賺30萬走紅網絡,這不也是月薪兩三萬嗎,試問哪一個白領能趕得上人家?

  繼續,這還有一個烤紅薯發財的,冬天生意火爆時據説月入萬餘元,僅僅4年時間就在家鄉蓋起了一幢三層小樓。別以為是傳説,有人名有地點:安徽宿松縣的石旺軍。

  不止如此,小編家鄉過去有很多年,每年都會有無數人外出到一二線城市,他們不是去工地扛磚,而是去做一種雞蛋灌餅。

  北上廣深是他們的第一選擇,因為是一線城市,白領多,碰到一個好地方,一天掙幾百塊錢不是那麼難,尤其是天冷的時候生意更好,一天下來流水都能上到兩千元以上,而這裏面的利潤基本都是對半利。

  小編在北京待過六七年,最初自己租房時是在北四環內幾人合租的半地下室,卻也不便宜,分攤下來一個月也要三四百塊。後來覺得又髒又亂,就往北五環外面,當然那時還沒有六環一説。後來到了一個小編也忘記叫啥的地兒,應該是清河還往北,比回龍觀還遠,那就是在郊區了。那時第一次才知道坐公交原來也能走高速,倒是比住三環四環舒服多了。

  説這些不是為了懷念,而是告訴你們,知道小編這些老鄉住哪裏嗎?他們那時很多都分佈在三環一帶,房租雖然很貴,但能很早就佔到好攤位,攤位的好壞直接決定着他們一天生意的好壞。後來三環管制趨嚴後,就向北遷到上地一帶,很多大科技公司都在那裏,包括聯想。

  不過不要羨慕別人,他們所受的苦也是很多做白領的人受不了的。據我一個老鄉介紹,冬天時,每天凌晨3點鐘就要起來和麪,做各種準備,5點左右就要出攤,北京的冬天有多冷想必不用我多説。

  當然,這幾年一線城市管的太嚴,基本都不讓擺這種流動攤位了,所以也紛紛轉行。

  他們每天雖然看起來穿着很普通,跟一個個表面光鮮的白領站在一起,似乎就低人一等,但事實上,很多人在家裏都已經買車蓋樓了。而那些白領呢,每天朝九晚五,週末或許還要加班,看起來似乎輕鬆,似乎光鮮,但基本都是月光族,一個月交完房租加上一日三餐交通費話費等等,能剩下一千還是兩千還是三千?一年下來能攢下三萬還是五萬?何時能買房?何時能買車?家裏催婚時能拿出多少彩禮錢?

  所以,千萬別看不起這些路邊攤,大城市工作的人大多數都是從小地方來的,或許其中一個就是你的老鄉,誰也不會比誰高几等,都是忙活辛苦錢,不同的是有些光鮮靚麗,有些則外表普通。


  北京青年報10月21日消息,10月19日下午1時多,有同學在北大校內論壇反映,有社會人士在北大未名湖岸邊放生巴西龜。下午3時50分左右,北大保衞處在學校論壇發佈處置通報,通報稱,2016年10月19日中午,6名女子自稱是社會上的居士,購買大約500只巴西龜想在未名湖放生,被保衞部工作人員制止後離開北大。據查,運送巴西龜進校的轎車由學校體教部通過備案電話預約入校。保衞部已對體教部違規預約和約車管理不嚴的行為提出嚴厲批評,並將涉事車輛納入黑名單,永久禁止入校。

  圖為未名湖岸邊,社會人士試圖放生巴西龜現場圖片。文內圖均來自北大未名BBS官方微博

  論壇爆料社會人士未名湖放生巴西龜

  10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學校內論壇上一位爆料人稱,中午在校內看到,幾名三十多歲的婦女和一名司機將許多巴西龜從一輛麪包車上運下,並向未名湖走去。

  隨後這些人來到了未名湖岸邊,打開了兩個籠子準備將巴西龜放生。隨後保衞部的人員來了,詢問他們來學校的目的,這些人説:“去年就來放生了,今年繼續來,只是來修行。”

  學校處置放生被制止轎車拉入黑名單

  當天下午3點50分左右,北大保衞處在論壇中發佈通報稱,2016年10月19日12時25分許,保衞部工作人員巡邏至未名湖岸邊時看到地上有大量巴西龜,經詢問是校外人員正在準備放生,其中6名女子自稱是社會上的居士,購買大約500只巴西龜想在未名湖放生。保衞部工作人員明確告訴這6名女子,巴西龜屬於外來入侵物種,且北大校內水域禁止放生。這6名女子聽後表示接受批評,將所有巴西龜用車裝上後離開北大。

  據查,運送巴西龜進校的轎車系由學校體教部通過備案電話預約入校。保衞部已對體教部違規預約和約車管理不嚴的行為提出嚴厲批評。保衞部已將該車車號納入黑名單,永久禁止入校。

  社會人士帶入學校的巴西龜。

  當事人回應烏龜被還給街邊小販

  20日上午,北大保衞處表示,放生女子的確聲稱去年曾來北大放生,但保衞部並沒有相關記錄。

  運輸巴西龜的麪包車車主何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他是開車經過朝陽區一個十字路口時,見到有人在購買巴西龜,就花了600多元購買了一些,此前並不知道學校不讓放生。何先生説,放生活動被制止後,自己將買來的烏龜退還給了路邊商販,不太清楚商販後續如何處理。何先生稱,這次放生是一時興起,此前沒有參與過類似活動。

  網上多個商家售賣可放生的“巴西龜”

  巴西龜原產於北美密西西比河及格蘭德河流域,可以輕而易舉地將自己的後代佈滿被入侵地的江河湖海,使本土物種的生存環境急速惡化。2014年制定的中國外來入侵物種(第三批)中,巴西龜榜上有名。

  北青報記者瀏覽某網絡商城發現,巴西龜被多家店鋪作為放生龜售賣。據店鋪客服介紹,用來放生的巴西龜小的僅售2.1元一隻,手掌大小的一隻11元。客服稱,巴西龜可以用來放生,對放生地沒有特別要求。客服表示,一般買巴西龜來放生的客户可以買上百隻以上。

  (原題為《未名湖放生500只巴西龜被阻》)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I see、”:我就想問,巴西龜好吃嗎????

  網友“白雲”:

  網友“秦”:愚昧無知

  網友“我的傳説”:居士是好心的

  網友“飯盒盡頭的乾電池”:老百姓不太會區分,該管的還得好好管理下

  網友“胡”:相關的野生動物管理部門的人都死光了。花鳥市場這些違禁品公然售賣視而不見

  (1970-01-01)


  去電影院之前,讀到《路邊野餐》是“詩人陳昇在尋找侄子的途中,與他逝去的愛人在一個神秘時空獲得重逢的故事”這個不甚準確的劇情概括,一度讓我以為這是部帶有科幻元素的電影。

  顯然,我低估了現實的魅力,最迷幻的不可思議通常都來自日常。導演畢贛用最平和的語氣吐露了最驚心動魄的秘密,關於時間的秘密。

  《路邊野餐》是關於黔東南小鎮凱里一間小診所裏的醫生陳昇的幾段泛潮的記憶,幾場夢裏夢外的重逢與錯過。時間是這部電影最複雜的線索,故事在過去、現在、未來的不同時態裏交錯重疊。每一個道具都成為記憶的浮標,隱隱顯現再不知所終,但故事始終不疾不徐地發生。

  這不過是個普通中國男人的一些平凡經歷,但在霧氣繚繞的貴州山間,在起起伏伏的泥濘小路上,時間的水分被擠壓抖落後,竟化成了一段一段的詩。

  詩

  《路邊野餐》先後斬獲了13個電影節的獎項,包括第6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第52屆台灣金馬獎。但其實不提及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認可,主角陳昇在水霧瀰漫的大片綠色中展現人生的細枝末節的時候,你也能發現影片中的詩意表達,昭示着年輕導演的才華橫溢。

  觀影過程彙總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津,展現日常生活詩意美學的日本電影大師,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才記起日復日一的生活有時候也很悲壯得很動人。

  影片男主角陳昇的扮演者陳永忠是導演畢贛的小姑父。去年,畢贛登上瑞士洛迦諾電影節的領獎台,陳永忠也在電影節的大銀幕上看到了自己的表演。“之前真的不明白在拍什麼,這次看了有一種説不出來的感覺”,陳永忠沒想到自己看完電影會哭。

  這也是我看完電影最直接的感觸,在錯亂反覆的敍事時間線之間來回遊蕩,在現實和夢幻之間兜兜轉轉,你很難説真的看懂所有的隱喻與表達,但清晰意識到的是,冷色調的光影關於時間傷感而嚴肅的思考。

  陳永忠。

  大多數時候,時間遵循線性的法則一去不返,但偶爾摺疊互滲,夢境便成為了詩歌,肩負起達成遺憾和解開疑惑的任務,讓現實中所有的焦慮得以尋找到出口。我尤其喜歡影片中關於鐘錶的反覆提及,他們在牆上、火車上、在每一段故事裏以旁觀者的姿態存在,同時參與每一場悲喜。

  囿於資金的限制,《路邊野餐》很多鏡頭處於晃動、遊移和旋轉的狀態,但這樣無奈的實際卻讓影片偶得了非常逼真的夢境感。陳昇在赴鎮遠的旅途中闖進了“蕩麥”這樣一個虛構的空間,在個時空裏,他重逢了已逝的故人,也和未來之人相遇。

  時間的邏輯在這裏再次遭遇挑戰,打破常規,但這樣的敍事方式卻讓每個都莫名熟悉,我們夢境的場所天差地別,可夢境的結構總如出一轍。

  在片中,鐘錶被反覆提及。

  雖然影片以詩歌長短句的方式在鋪陳,支離破碎的時間線和跳躍的思路卻並不妨礙整個故事流暢的前進。畢贛刻意用非常鮮明的電影語言將空間做了區隔。凱里的鏡頭總是做圓周運動。在鎮遠,則是冷峻的固定靜止鏡頭。在麥蕩,則是那個著名的一鏡到底。

  黑黢黢的影院裏,幾乎所有人都在等待那個被反覆討論的長鏡頭。這個42分鐘的長鏡頭,一共拍攝了三次,實際上拍了60分鐘,最終選擇是第一次拍的素材,機器是5D Mark III,一共是3個攝影師交替完成,兩輛摩托車,分別搭載攝影師和錄音師。這個載入電影史冊的鏡頭,配備簡陋得有些過分。但有一個非常精巧的安排是,這個在技術上一刀未剪的複雜鏡頭在敍事上橫劈豎砍,實現了對時間最徹底的解構,並且完成了在“蕩麥”時空的完整敍事。在扭曲的時間線裏,主角陳昇完成了太多無法觸及的心願。

  影片始終在探索關於時間的可能性,畢贛説“是電影讓我變成科學家,去探索時間是什麼樣子的,去追憶以前的記憶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帶上幻想。時間是什麼樣的?時間就好像一隻隱形的鳥,我能看見它,但我怎麼樣讓大家也能看見它。我需要一個籠子,把它關起來。這個籠子就是連續的、完整的時間和空間,就是那個長鏡頭”。

  在蕩麥的人匆匆忙忙要趕去凱里,而來自凱里的人急切地在蕩麥尋找失去的種種。最終主人公陳昇抵達了鎮遠,完成了現實裏的交付和錯過。但現實中的我們,其實很少再有能力置身這樣的夢了。

  《路邊野餐》裏,畢贛向觀眾展示了時間的各種形態,有時候是情節,有時候是道具,有時候是台詞。在貴州山區反覆出現的墨綠色鏡頭裏,我們一次次被時間的異形驚豔。除此之外,《路邊野餐》中隱忍而豐沛的情感,冷峻到極致的浪漫,以及談論生死時的平和冷靜,種種細節也讓你很難相信,影片的導演還不滿30歲。

  墨綠色的使用。

  有人説在畢贛的片子裏看到了侯孝賢、賈樟柯、塔可夫斯基、阿彼察邦的影子,也有人説《路邊野餐》的風格源頭在《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無論如何,如果不是影片縝密強大而不失詩意的敍事,無法在一部電影的光影間意識到,時間可以如此隨意自由地反覆摺疊展開。潮濕陰鬱的黔東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背景之下,過去、現在和未來在現實空間凱里與虛構空間麥蕩之間自由地來回穿梭。

  長鏡頭。

  這個尋常故事裏吐露出時間最大的秘密:看似線性的存在並非一維。在一去不返的生命中我們常常揉搓着分秒,試着加快或者放慢時間的速度,甚至把它摺疊翻轉形成互文。

  《路邊野餐》的命名有些玩笑成分,這本來應該是畢贛的下一部作品的名字,也是蘇聯斯特魯伽茨基兄弟的一部科幻小説,後來由導演塔可夫斯基拍成電影《潛行者》。影片原先的名字叫《惶然錄》,和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的一部作品同名。影片的故事內容跟這些沒太大關係,改叫《路邊野餐》,還是因為畢贛喜歡《潛行者》。

  佩索阿在《惶然錄》中,描述過這樣的兩種人:“有些人把他們不能實現的生活,變成了一個偉大的夢。另一些人完全沒有夢,連夢一下也做不到。”《路邊野餐》像是為這段敍述寫下了最有力的註腳。

  站在洛迦諾電影節領獎台上的畢贛説:“拍成這部電影之前,我曾打算在凱里的山裏做一個爆破員了,感謝一切。”在凱里的鏡頭中爆破了時間的隔閡,使人間故事得以流淌的導演畢贛,又何嘗不是和爆破員畢贛在凱里重逢。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張小張”:居然,還是沒有人説清,電影名和電影內容的關係。都是套路套話。電影中那本詩集叫什麼?

  網友“李顯龍”:對文本理解挺透徹

  網友“馮光明”:生活沒有如果,沒有如果生活就不是生活。

  網友“黎凡”:文筆好!

  (1970-01-01)


  中國青年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獲得“當代影人”競賽單元兩項大獎。 王天行 圖

  瑞士當地時間2015年8月15日21點,第68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頒獎禮上,中國青年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獲得“當代影人”競賽單元最佳新導演獎以及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兩項大獎。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之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以激進的選片口味著稱,挖掘出非常多的、具有美學探索精神的電影藝術家,中國的第五代電影代表作《黃土地》就是在此被推向世界舞台的。

  洛迦諾電影節首映後,《路邊野餐》即收到了多個重要的國際電影節的官方邀請,包括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維也納國際電影節以及墨西哥國際電影節等。本片也有望於年內在國內公映。

  頒獎現場 梁凱 圖

  新人導演本打算在家鄉做個爆破員

  導演畢贛在接過獎盃後動容地説:“感謝洛迦諾電影節。這個地方和電影裏的凱里很像。拍這個電影前,我打算在凱里的山裏面做一個爆破員,這種感覺蠻好。”

  導演畢贛1989年出生於貴州凱里,《路邊野餐》是其畢業後第一部長片項目,除了拍電影,畢贛日常還喜歡寫詩。《路邊野餐》以勾連過去、當下與未來的三段式結構,講述了詩人陳昇(陳永忠飾)在尋找侄子的途中,與他逝去的愛人,在一個神秘的時空獲得重逢的故事。其互文式獨特的電影結構及其創造性的長鏡頭美學,在電影節期間,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更收穫了觀眾與媒體的良好口碑。

  談及影片創作的初衷,畢贛表示這段經歷緣起於他2010年拍攝學生作業《老虎》時,“我與影片主角陳永忠在電影上建立了奇妙的關係。他龐雜的生命經驗,尷尬的肢體語言,都與我心裏 ‘蹩腳詩人’的形象相吻合。後來,我奶奶的兄長病逝在鎮遠,奶奶買了一件衣裳給他,由於身體原因不能及時去到鎮遠。我便想到在我的電影裏,讓陳昇從凱里前往鎮遠,為一個老人送衣裳,感受生命的交織互文。”

  畢贛和的團隊成員們都很年輕,幾乎是一個90後的團隊,每個人都身兼數職,花了3個月,在導演的家鄉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完成了這部電影的拍攝。由於是小成本製作,片中沒有明星,場景道具都是當地現找現租,演員也大多是導演的親戚。男主角的扮演者陳永忠是畢贛的姑父,“他不是專業演員。從大學起,他就一直是我影片的主演,我們的合作已經非常默契。他混過黑社會,進過監獄,甚至去緬甸管理過賭場,現在他在當地一間工廠裏工作,默默無聞,龐雜的人生經歷賦予他一種捉摸不定的氣質。”老醫生的扮演者是畢贛奶奶住院時同個病房的一個病友。小衞衞真實生活中是我同母異父的弟弟,老歪的扮演者在生活裏是位豬飼料推銷員。

  畢贛的上一部短片《金剛經》,全片不過三人的小團隊,超低成本製作,“拍攝全憑感覺。”甚至因為不會調色,歪打正着地用黑白色調抓住了影片中情緒的靈魂。

  《路邊野餐》在一種“破釜沉舟”的狀態下開機,隨着影片的推進,手頭的素材也獲得越來越多專業電影人的認可,並加入製作。憑藉《聶隱娘》拿下戛納最佳原創音樂的林強擔任本片的作曲;曾扶持萬瑪才旦、李睿珺、楊瑾、郝傑等多位國內新鋭導演的天畫畫天公司簽下了畢贛這個最年輕的導演;曾將《白日焰火》推介至海外獲得柏林電影節的中影國際副總沈暘出任本片監製之一,影片的海外發行也找到了相應的途徑。

  沈暘認為:“作為國際發行的一支新軍,我們希望將中國創作的新力量、新電影呈現給國際市場和世界觀眾。畢贛是2015年的一個驚喜,他和整個團隊成員的年齡都接近90後,令人驚訝的是,他能將紮實的理論功底,與自己天才的感知融合為渾然天成的審美判斷與經驗,創造出獨特的視覺語言與電影敍事。他的創作既是去意識形態化的,但又是當下中國的,超越了時空。”

  《路邊野餐》海報

  “不可思議”的長鏡頭創造“進入家鄉的途徑”

  影片的片名取自前蘇聯科幻小説的名字,後來塔科夫斯基將它改編為電影《潛行者》,寓意短暫的重逢。

  其中影片中一個長達40分鐘的長鏡頭,貫穿現實與夢境,從水底到陸地自由切換,十分新穎。

  一鏡到底的敍述征服了電影節的評委和觀眾。法國真實電影節藝術總監瑪利·博賽提認為影片以不可思議的長鏡頭形式,創造了獨特的電影空間;而法國影評人瑪利·喬凡娜則稱讚這將是一個“著名”的長鏡頭,不僅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議的技術實現,更因為它充滿了意涵;洛迦諾電影節選片負責人馬克·佩蘭森在其撰寫的短評中寫道:“導演畢贛創造性地構建出一種詩意地進入自己家鄉的途徑……在這部令人驚訝的長片處女作中採取了一條最簡單的實現道路。”

  而畢贛自己説起這個長鏡頭的想法時表示,“我想模糊真實與虛無的邊界。有的觀眾會覺得是一場陌生的相會,有的會覺得是一次魔幻現實的重逢。”此外,對於長鏡頭的拍攝技術,畢贛總結為,“我和我的錄音師拍過一年的婚慶。當時我們會持續跟着新娘、新郎,在酒席中敬酒、穿梭。我覺得這種過程很夢幻自由,很接近詩。”

  在畢贛的電影觀念中,詩歌是從來不曾缺席的存在。“電影是一種膚淺的幻覺體驗,我想用更高級的語言帶領它,這之間有種落差,非常過癮,特別像幽默的東西,幽默就是落差帶來的。而詩歌帶來的緊迫感在大部分的時間效果比配樂要好很多。”

  至於洛迦諾歸來之後,影片面對國內市場公映所要面臨的那份屬於文藝片的“尷尬”,畢贛顯得很坦然,對他來説,電影創作的初衷就是創作本身,“我會想像我來自於月球,要在地球建造一處建築。這樣想的話,我不會在乎這個建築是不是商業樓盤,多少錢一平方,是不是在市中心,這些都與我無關。我會仔細考量這個建築的材質、結構和美感,因為我回到月球以後會離它非常遙遠。我只會記住它是在森林還是大海里,以及住在裏面的人,以及他們背後的故事,他們的心情……然後我會寫信給每個人物,幻想他們給我回的信。根據他們回信的內容,回憶他們的經歷、性格和麪孔。”

  銀豹獎盃,最佳新導演獎

  附:畢贛詩作二首

  1

  我有一個膽小的朋友

  總愛抬頭望天

  好像眼睛會飛一樣

  後來他去混社會了

  給我展覽胸口的老鷹

  好像紋身會飛一樣

  過了幾年

  我已經忘記他是我的朋友

  有一次家裏晚餐吃魚

  電視放着凱里的新聞

  五個青少年

  剪刀,石頭,布

  有次序的輪姦一個女孩子

  他們戴着黑頭罩

  銬着雙手走過鏡頭

  有個人像在拍電影

  他襯衣前幾枚釦子沒系

  胸口露出一隻長大了的

  老鷹的頭

  好像真的會飛一樣

  2

  小時候的電影院

  只有我和爸爸

  他從集市買的舊皮鞋

  在閃爍的影廳裏

  顯得有一點點黃

  散場後凱里下了大雨

  比吃肉的白狗還急

  他把配送的鞋帶

  搭在我的頭頂

  感覺遮了一點點雨

  月亮一直跟着我

  想對她説説想念的話

  可我們正趕路回家

  沒有一點點空閒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xuhua”:電影為什麼不可以如詩般表達?很可以呀!

  網友“流光共徘徊”:藝術這東西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你管人家怎麼理解呢,你願意跟他共鳴就付錢看場電影,不願意就去幹點別的

  網友“Bryts”:不是有人説過"城市名+電影展/節"這樣的獎項都是近二三十年有的,所以很水,水到有些獎都懶得去領?客觀評價,不是所謂的"不上還bb"

  網友“Robin Yu”:電影為詩原來是你這個意思啊。厲害厲害

  網友“滅蝶鴨”:電影和詩還是有共通性的,只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途徑。參見塔可夫斯基。

  網友“17年知了”:這名字,霸氣!要是用英語表示,就更霸氣了。

  網友“青伊”:但願今後不被銅臭污染。

  網友“阿杰”:電影是電影,詩是詩,如果説電影有詩意尚可,如果電影為詩,那説明還不知道啥叫電影,更可能是噱頭。我總認為,所謂的藝術家,不妨謙恭一些。

  網友“青春局外人”:為畢贛點贊

  網友“阿杰”:電影是電影,詩是詩,如果説電影有詩意尚可,如果電影為詩,那説明還不知道啥叫電影,更可能是噱頭。我總認為,所謂的藝術家,不妨謙恭一些。

  網友“阿杰”:電影是電影,詩是詩,如果説電影有詩意尚可,如果電影為詩,那説明還不知道啥叫電影,更可能是噱頭。我總認為,所謂的藝術家,不妨謙恭一些。

  網友“阿杰”:電影是電影,詩是詩,如果説電影有詩意尚可,如果電影為詩,那説明還不知道啥叫電影,更可能是噱頭。我總認為,所謂的藝術家,不妨謙恭一些。

  (1970-01-01)


  堆在路邊的垃圾

  【市民反映】“江都路朗郡公館大門前的這堆垃圾,已放在那塊一個月了,臭不可聞,嚴重影響市容!”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

  【記者探訪】前天上午11時,在江都路東側的朗郡公館大門前的人行道上,一大堆生活垃圾佔據了路面,還散發出陣陣臭味。一旦有人經過,垃圾堆中蒼蠅橫飛。“太不像話了,垃圾堆在路邊這麼長時間沒人清理!”路過市民抱怨説。

  負責小區物管的揚州金時代物業服務公司負責人殷先生告訴記者,該小區是新建成小區,目前入住居民不到20户。按照規定,以往新樓盤在交付時,開發商要按每平方米15元的價格向環衞部門一次性繳納一筆託管費。據他了解,朗郡公館在交付前,開發商與廣陵區環衞辦就託管費問題進行過協商,後來託管費取消了,開發商也就沒再繳納這筆費用。物業公司在與廣陵區環衞辦溝通時,對方要求物業公司自行將小區生活垃圾送往中轉站,環衞不負責上門清運。而物業公司的職能只負責小區內生活垃圾的清掃和歸集,沒有清運的職能,所收取的物業費中也不包含清運費,該小區這部分費用一年要好幾萬,物業公司無法消化,也不好向業主收取。現在環衞不上門清運,他們只得將垃圾倒在門外,他們也希望有部門出面解決問題。

  【部門回應】廣陵區環衞辦負責人向記者解釋,他們現在並不要求朗郡公館的開發商繳費。對於新建小區,物業公司可和環衞進行市場化服務協商,若物業公司願意繳納服務費用,環衞就上門清運垃圾;若未達成協議,則由物業公司將生活垃圾自行送到垃圾中轉站。目前金時代公司並沒有和他們達成協議,這一問題已交曲江街辦處理。

  記者聯繫了曲江街道的一位負責人,對方表示,江都路朗郡公館門前的垃圾嚴重影響市容,正在協調解決。     記者 姜傳剛 文/圖

  (2017-08-12)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