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地區首座220千伏地下變電站投產送電
9月29日上午9時30分,位於武漢市武昌濱江商務區核心區域綠地國際金融城的220千伏徐東地下變電站投產送電。該站是華中地區第一座220千伏地下新一代智能化變電站,採取電網與政府、綠地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模式,也是武漢市政企合作模式下建成的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
提高武昌北部供電可靠性
220千伏徐東地下變電站內部。 記者梁爽 攝
據220千伏徐東地下變電站工程項目經理、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項目管理中心五級職員易諄介紹,該站整體建築分為地下三層,地面一層,基坑開挖深度20米,建築地下面積9720平方米,變電站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地面面積772平方米,新建電纜隧道全長7.6公里,建成投產變電容量72萬千伏安。該站所採用的小型化電氣設備、主變水冷系統、智能巡檢、一鍵順控、智能滅火等多項技術均為國內領先,華中第一。
220千伏徐東地下變電站充分圍繞環境友好的建設理念,變電站地面建築採用集中佈置,統一納入綠地國際金融城景觀系統,與城市建築有機融合。選用小型化設備,有效節省用地面積,深入城市負荷中心發揮作用。將主設備全部佈置於地下,減小噪聲。變電站進、出線採取全電纜敷設方式,充分釋放城市空間。
該站投運後,將滿足武昌濱江商務區核心區域未來15年規劃發展的供電需要,同時該站供電範圍將延伸覆蓋,北臨長江,南至秦園路、友誼路、積玉橋沿線多個片區,充分提高武昌北部中心城區供電可靠性,其建設模式及建設理念也將成為政企合作、綠色建造的新典範。
智能巡檢機器人實時監控設備狀態
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工作。 記者梁爽 攝
長江日報記者在徐東地下變電站探訪發現,在地面層,該站就像一個普通建築物,與周邊的商圈環境融為一體;地下分為三層,地下一層為排風機房、電容器室、蓄電池等,地下二層為主變室、10千伏配電裝置室等,地下三層為電纜夾層。
“徐東地下變電站按照‘無人值守’‘全智能’的理念建設,全站各個部位均設有球形攝像頭,在後台所有場景都可以一目瞭然。”易諄説,“通過智能巡檢系統,設備上的數據可以統一傳輸至後台,提高工作效率。”
記者在10千伏配電裝置室看到,這裏整個區域內都裝有滑軌,軌道上設有智能巡檢機器人,可以通過後台操控,全方位監控設備運行狀態。“提前給機器人設置週期性的巡視任務後,它就可以自己工作了。”易諄説。
易諄還介紹,該站的地下水冷變壓器重120噸,而地下二層吊裝的落差有20米,“主變重共有3台,而且需要平穩,不能磕碰,因此選擇了用履帶吊裝”。
武漢電網供電容量同比增幅超12%
2019年底,武漢開啓一流城市電網建設,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速賦能。武漢市人民政府與國網湖北電力一體協同,全國首創“先土建,後電氣”的電網建設政企共建模式。
今年,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啓動“電網建設大會戰”,全力加快推進武漢一流城市電網建設。1至9月份,已完成14項輸變電工程,為武漢電網增加了177萬千伏安的容量。年底前,還將完成11項輸變電工程,新增供電容量228萬千伏安,預計2022年全年新增變電容量將達405萬千伏安。武漢電網的供電容量同比增幅超過12%。目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供電容量為440萬千伏安,這也就意味着,今年武漢電網將“再造”一個光谷電網的容量。
據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介紹,按照“電等發展、超前建設”的思路,武漢電網錨定“33621”發展目標,利用3年時間,推進3項特高壓靠城、3項超高壓進城項目,到2025年,武漢電網總容量從3677萬千伏安提升至6000萬千伏安,累計投產變電站100座以上,滿足武漢電網高質量發展和武漢市經濟高速發展的需求。
(長江日報記者梁爽 通訊員王欣)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