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糧食總產達到8億噸”的目標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糧食安全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2019年,全球有近6.9億人遭受飢餓,與5年前相比增加近6000萬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飢餓人數新增1.3億,40多個國家出現糧食短缺現象。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不能全靠進口,必須要自力更生。糧食安全問題不解決,中國的國家安全就很難得到保障,在與外國出現糾紛時,一粒小小的糧食可能絆倒一個大國。糧食安全始終困擾着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舊中國有多次糧荒讓人民飽受飢餓的折磨。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糧食生產成績斐然。糧食生產總量增長了4.9倍,單產增長了4.5倍。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64億噸,糧食產量實現“十六連增”,佔全球糧食產量的24.4%,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了470千克,14億人口徹底告別了飢餓困擾的歷史。我們用全世界10%的土地養活了全世界20%的人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依靠科技不斷提高糧食單產是我國糧食增長的根本途徑。中國國家要發展,不可避免地要佔用耕地,18億畝農耕地的底線,面臨較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依靠科技力量提高糧食畝產至關重要。

袁隆平:“糧食總產達到8億噸”的目標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中國糧食安全:戰略與對策》,王宏廣等著,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以雜交水稻為例,近50年畝產連續跨上400千克、500千克、600千克、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1000千克、1100千克八大台階,完成了從低產到高產、從普通稻到優質稻的飛躍,填補了從淡水水稻到耐鹽鹼水稻的空白,開創了從水田稻到沙漠稻的先河。截至2019年,雜交水稻在國內累計推廣15億畝,增產1.4億噸,每年可多養活8000萬人,創造了糧食增產的奇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糧食自給難題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十分擁護中央提出的“保糧食安全”的重大決策。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糧食消費必然提高,糧食安全問題始終需要認真應對。我國人均佔有糧食400千克時,由於那時吃肉少,出現了賣糧難現象,現在人均佔有糧食470千克,卻要進口大約9億畝耕地生產的食物,就是這個道理。許多發達國家人均糧食總消費(包括口糧、肉、蛋、奶等)超過800千克,是我國的近兩倍。因此,糧食安全問題始終不能放鬆。

我很讚賞王宏廣教授30多年來一直關注、研究糧食安全問題的治學精神。王宏廣教授對世界和中國糧食安全的歷史、現狀、問題、對策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認真研究的重大問題。我贊同書中對我國糧食安全現狀“吃飽沒問題、吃好需進口”的判斷,欣賞書中對糧食安全問題進行的深入、系統的研究。進口食物相當於近9億畝耕地的糧食產量、糧食隱性自給率70%、城鎮化使保護耕地面積壓力大、農民不願種糧不願儲糧、國際環境變化、糧食供應鏈可能斷裂等問題值得認真對待。

王宏廣教授在《中國糧食安全:戰略與對策》中提出推進第二次綠色革命、進一步提高糧食單產,同時提出,我國糧食總產要達到8億噸左右,才能滿足我國未來對糧食的需求。

我認為“糧食總產達到8億噸”的目標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畝產有望達到1200千克甚至1300千克,每公頃18噸的目標很快就能實現,耐鹽鹼水稻有望大面積畝產達到500千克以上。加上雜交小麥、雜交玉米、雜交大豆、雜交油菜等技術的進一步突破,我國完全能夠保障糧食安全。中國人的飯碗要端在自己的手中、要裝着自己的糧食。

《中國糧食安全:戰略與對策》收集了大量國內外糧食安全的數據資料,進行了系統研究與調研,圖表信息豐富翔實,是中國糧食安全研究方面的一本有學術價值、應用價值的論著,值得關心糧食安全、從事有關研究的廣大科技工作者閲讀和學習。

(作者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世界糧食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中心名譽主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7 字。

轉載請註明: 袁隆平:“糧食總產達到8億噸”的目標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