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渠通南北 潤澤千萬家!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央視網消息: 水利部發布:截止到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過394億立方米,超1.2億人直接受益。

長渠通南北 潤澤千萬家!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週年。工程累計向北調水394億立方米,沿線京津冀魯豫江皖七省市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通水六年,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通水七年,累計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受水區41座大中城市、260多個縣區用上了北調的優質水,南水已經成為很多城鄉供水新的生命線。廣大北方地區、黃淮海平原的供水格局、水資源配置得到優化。

長渠通南北 潤澤千萬家!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水利部南水北調司一級巡視員 李勇: 優化調整經濟結構,同時促進相關區域的環保治污方面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長渠通南北 潤澤千萬家!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目前,工程運行安全高效,水質穩定優良,綜合效益顯著,推動了沿線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綠色發展。

  水利部南水北調司一級巡視員 李勇: 根據(國家)批准的南水北調的總體規劃,我們有東中西三條線,現在正在按照相關的工作部署正在推進東線的二期、中線的後續相關的前期工作。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來給沿線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呢?一起來了解。

   河南濮陽:喝上清甜丹江水 告別高氟水和苦鹹水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佈極不均衡,廣大北方地區居民生活用水長期以地下水為主,水質硬度偏高,有的地方還含有高氟水和苦鹹水。位於河南省東北部的濮陽市就是這樣一座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但隨着2018年濮陽全市農村飲用水都置換上南來的新水源,目前230萬人已經徹底告別高氟水和苦鹹水。

長渠通南北 潤澤千萬家!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河南省濮陽縣城關鎮紅衞街居委會村民 胡愛田: 現在換這個丹江水又甜又清,口感也好,沒有水鏽。

   華北地區:生態補水超30億立方米 遏制地下水超採

   “漏斗”沉降是指一些地區因地下水被過度開採,導致地下水飽和水面以採水點為中心,四周向中心呈梯度下降的現象。這一現象存在於我國華北部分地區,不僅會導致地下水資源萎縮和枯竭,甚至還會對地面建築工程造成安全威脅。六年來,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實施補水措施,使多年下沉的地下水逐步回升。北京門頭溝的這處泉眼,在乾枯多年後今年復湧了。

長渠通南北 潤澤千萬家!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水利部南水北調司一級巡視員 李勇: 從目前來看,咱們直接給華北生態補水已經超過30億(立方米)了,所以為遏制華北地下水超採的嚴峻的形勢、惡化的趨勢提供了相當多的支撐。

   北京:乾涸永定河全線貫通 珍稀動物黑鸛現身

   上世紀80年代,永定河北京段曾斷流20多年。今年,永定河啓動春秋季兩次生態補水,乾涸的永定河全線貫通,水面面積達到1800公頃。不久前在永定河稻田水庫,攝影愛好者趙永祥拍到了幾十年不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長渠通南北 潤澤千萬家!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攝影愛好者 趙永祥: 第一次能拍到20只羣居嬉戲在永定河上,這個確實太難見了。它(黑鸛)對環境要求非常高,然後還得有吃的有魚,所以説可以見證生態的變化。

   河南淅川:特色種植帶動鄉村遊 收入穩步提高

   南水北調,當飲水思源。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河南淅川曾是河南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之一,因為要保護水質,當地農户不能再從事過去的養豬養羊,但通過種植食用菌、中藥材、軟籽石榴、杏李等成功實現產業轉型,而隨着一片片荒山變為花果山,採摘遊、鄉村遊、親水遊等也悄然興起,村民收入穩步提高。

長渠通南北 潤澤千萬家!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河南淅川老城鎮下灣村村民 石記英: 收入現在是一年比一年好了,以前沒有存過錢,現在一年多少能存個幾萬塊錢。

   河南淅川大石橋鄉賈窪村村民 李嬌娥: 我住上了樓房,孩子們上學也不愁了。

   在南水北調移民搬遷完成後,各級政府出台多項幫扶優惠政策,移民羣眾迅速融入新環境,實現了靈活就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倍左右。在受水區的對口協作和有關中央單位的定點扶貧下,幫助水源地貧困縣如期實現脱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9 字。

轉載請註明: 長渠通南北 潤澤千萬家!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