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質問民進黨當局:台灣為什麼要成為“刺蝟”?為何要挑起戰爭?
她曾在統派屢遭民進黨當局恐嚇的台灣多次申明“兩岸必然走向統一”;她曾是國民黨主席,卻因成為“孤臣”而失去代表國民黨角逐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機會。她就是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10月13日,她將出席在杭州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
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洪秀柱談起當下兩岸關係並不像以往給人的印象那樣“火力全開”,而是嚴謹剖析法條,審慎判斷局勢,保持着“學者式”的冷靜思考。她通過分析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所謂“與台灣關係法”,得出“美國對台灣的處境,最多隻有‘嚴重關切’,沒有任何具體的安全保證承諾”的結論。 洪秀柱同時呼籲國民黨“尊重歷史事實,尊重我們的承諾”,不要掉進民進黨的民粹陷阱而隨波逐流。
洪秀柱 資料圖
美國會幫助台灣?“最多隻有‘嚴重關切’,沒有任何具體的安全保證承諾”
環球時報:日前民進黨當局大肆炒作美國副國務卿、捷克參議院議長訪台,聲稱是重大“外交突破”,在您看來,他們到訪台灣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民進黨當局從炒作中得到了什麼?
洪秀柱: 兩岸關係今年有戲劇性的巨幅變化,民進黨蔡政府“親美抗中”的戰略,加上完全執政的優勢,在野黨監督制衡能力相對弱化,以及美國大選、特朗普政府猛打“台灣牌”等因素,台美關係快速升温,兩岸關係急速惡化。
美國很清楚,兩岸關係、台灣問題對中國大陸來説是至關重要的核心問題,因此,美國透過提高官方接觸層級等方式來提升台美關係,墊高“反中”籌碼,站上更高的戰略位置。原本各界正在關注美國在大選前會持續升高“反中”、打“台灣牌”的強度,兵行險着,以拉高美台官方的接觸層級,直接上升到正、副國務卿出面的方式對大陸加壓,然後出現所謂“十月驚奇”,然而日前特朗普突然宣佈染疫,連帶美國務卿蓬佩奧10月上旬的東亞訪問行程大幅壓縮。
從國際局勢再看回台灣,蔡政府已經和美國緊緊綁在一起,現在考驗的是大陸的戰略定力,以及特朗普政府在大選民調落後的壓力下,能否維持理性。
至於台美關係升温、兩岸關係惡化的情勢走向,對蔡政府而言,簡單説,就是“芒果乾”(亡國感)的策略操作,意在促使民眾相信支持蔡政府的美國,有足夠的能力和意願保障台灣的安全。
美國是現實利益掛帥的國家,蔡政府要親美、倚美,除龐大的軍購外,在美台貿易上,恐怕也要有付出代價的準備。 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及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入台灣,可能只是開端,未來可能還有農產品、汽車、能源進口的降税問題,以及檢視、干涉台灣匯率管制等。
環球時報:島內有人認為美國可能會幫助台灣“重返聯合國”,這可能嗎?
洪秀柱: 美國會不會幫助台灣“重返聯合國”,或者台美是否會“恢復正式外交關係”?我們必須先釐清美國跟大陸、台灣的關係主要基於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與台灣關係法”。
首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之一的《上海公報》,清楚載明“美方認知(acknowledges)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箇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not to challenge)”。這是美國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的立場。
其次,“與台灣關係法”有明文稱“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為美國所嚴重關切”,換句話説,美國對台灣的處境最多隻有“嚴重關切”,沒有任何具體的安全保證承諾。
第三,今年3月26日,特朗普簽署由國會議員提出的“台北法案”,旨在強調美國支持台灣鞏固“邦交”,與其他國家發展“非正式夥伴關係”,支持台灣參與國際活動,推動雙方經濟貿易談判等。我們不要忽略了,美國支持台灣與其他國家發展的是“非正式夥伴關係”,而不是“國與國的正式外交關係”。
如果ECFA沒能繼續,台灣經濟將馬上面臨三個困境
環球時報:近日民進黨當局“修法”封殺愛奇藝和淘寶台灣,而ECFA簽訂已滿10年,外界很關注它的命運,您是否對ECFA能繼續下去抱有信心?
洪秀柱: 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在9月25日,針對陸委會稱“九二共識已翻過歷史一頁”時就明白指出,近來民進黨政府官員數次表示希望維持《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但ECFA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由兩岸海基、海協兩會簽署,沒有“九二共識”就不可能有ECFA。如果“九二共識已翻過歷史一頁”,是否陸委會也主張ECFA要翻過歷史一頁?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2010年3月,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曾公開抨擊“ECFA是糖衣毒藥、喪權辱國的不對稱條約”。但10年後的2020年,蔡政府的陸委會主委公開呼籲大陸“不要停掉ECFA”。曾幾何時,ECFA在綠營口中竟然從“喪權辱國”變成了“互惠互利”?!
民進黨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當然會對ECFA能否繼續下去產生信心動搖。現在,ECFA就是檢驗民進黨蔡政府是否真心為百姓謀福祉的試金石。
如果ECFA沒能繼續,台灣經濟馬上會浮現三個困境 :第一,大陸是台灣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市場 ,若ECFA終止,協議核心的早期收穫計劃將停止,影響業別廣、弱勢受害多,其中,早收項目中的農產品、機械及紡織品出口,仍以中南部、中小企業為主,對已受疫情影響的業者與勞工無疑是雪上加霜。
第二,涵蓋15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完成談判,預計將在十一月中旬的東盟峯會上正式簽訂。蔡政府一再強調要“南向”,卻進不了RCEP,廠商沒有RCEP的關税優惠,國際競爭力下降,若再面對ECFA終止,對大陸出口的早收產品平均關税會提高到7.3%(回到非FTA區域的平均關税率)。在美中角力與疫情下,“鮭魚返鄉”投資的台商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第三,蔡政府在經濟、產業鏈上“脱中”,若想在台美經貿上獲得彌補,依美國現實利益主義、特朗普政府戰略安全與貿易談判交互運用逼迫對手、攻城略地的手法看,台灣要有先付出代價的準備。
國民黨不能陷入和民進黨比誰對大陸更強硬的民粹陷阱
環球時報:國民黨今年拒絕赴廈門出席海峽論壇,您認為該決定是否合適?
洪秀柱: 國民黨長期肩負兩岸溝通對話、促進和平交流的任務與使命。本來,今年的海峽論壇應是國民黨在兩岸關係惡化中開創新局的重要契機,最終還是陰錯陽差地錯失機會。我認為,這是一件意外的插曲,某種程度也反映出國共之間的互信正趨於薄弱。但“九二共識”可以重新鞏固國共互信,有共同的政治基礎,就可以化挑戰為機遇。
我對這件事有三個看法:首先,我們對國家主權的強調,是對國際社會,對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國,但我們兩岸之間是國共內戰延續的分治狀態,並不是國與國的關係。
其次,國共互信、兩岸交流根基於“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如果我們對這一基礎的認知是堅實的,就不會因電視主播的一句話而動搖,這也是為何我一再強調兩岸關係要“深化九二共識”的重要性。
第三,國民黨應有爭取民心認同的自信,不能陷入和民進黨比誰對大陸更強硬的民粹陷阱,否則,只會在兩岸關係上更被動。
環球時報:回顧20多年的兩岸關係,似乎總在做“鐘擺運動”,和統的希望是不是正在趨於破滅?
洪秀柱 :不可否認,台灣社會“傾獨”氣氛愈來愈外顯,除民調被政治過度操作外,國民黨幾次大選挫敗也造成不小衝擊,黨內有些人因此動搖了信心。從選舉的角度觀察,黨內部分人士難免懷疑國民黨是不是失去了主流民意,甚至因此越來越不敢講“我是中國人”。
我還是要強調,“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是有可能隨之改變的。國民黨爭取重拾人民信心,要相信自己提出的兩岸政策才是人民的最佳選擇。
其一,我主張的“護憲保台”,就是以“堅持一中原則”與“謀求兩岸和平統一”這兩個核心共識為基礎,兩岸共同倡議和平互利,繼續推進兩岸穩定交流發展,這才是真正守護國家民族尊嚴、捍衞台灣2300萬人的生命、生活與生存的正道。
其二,國民黨是百年泱泱大黨,我們要尊重歷史事實,尊重我們的承諾。“九二共識”是合乎“憲法一中”的精神,“和平政綱”是雙方可以進而走向統一的方案。國民黨要提升戰鬥力,就不能掉進民進黨的民粹陷阱而隨波逐流,失去自己的核心價值,黨必須堅定自己的思想和信仰才能產生力量。
其三,國民黨雖然失去了中央執政權,但藍營在地方還有14個執政縣市。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都勇於在今年綠營“反中”、疫情籠罩下舉辦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我們國民黨只要堅持立場,站穩兩岸路線,聯合一切在野力量,全面鼓勵執政縣市善用地方資源,實踐國民黨政策理念並做出成果,就能讓人民有感,這才是重返執政之路。
無論“首戰即終戰”,還是“首戰即決戰”,都是逆耳忠言
環球時報:美國方面日前再次提及對台售武,表示要讓台灣變成“刺蝟島”。靠購買武器能解決防務問題嗎?
洪秀柱: 美國對台軍售仍在持續,從經濟利益看,滿足美國軍火工業需求;從“圍中”的“印太戰略”看,美國正在強化台灣的重要性。美國提升台灣的戰略地位與戰術能力,對美國而言,自己不必身先士卒,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利益放到最大,成本則最小,但對台灣來説,卻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
科技日新月異,現代戰爭的特性是全方位的,不分前線後方。防務是整體的,武器裝備只是其中一環,包括經濟、社會、民心、能源等都是關鍵。當台海局勢走向軍備競賽、兵兇戰危的險境時,兩岸沒有贏家,這正凸顯此時兩岸危機管控的重要性以及和平的可貴。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首戰即終戰”的説法?美軍的口頭承諾距離真正協防颱灣,有多遠的距離?
洪秀柱 :馬英九一句“首戰即終戰”,引述自台當局資助的“國防安全研究會”報告內容,主要在提醒、説明大陸目前的戰略是“首戰即決戰,讓美軍未到,戰事已定”。結果,引來“親美抗中”的綠營與“獨派”團體不滿,批評馬英九是投降主義。
無論“首戰即終戰”,還是“首戰即決戰”,都是馬英九對兩岸危機的逆耳忠言;至於綠營的“投降主義”之説,則是民進黨內鬥式的民粹話術,不值一駁。
但我要強調的是,與其關心什麼時候打,會怎麼打,可以撐多久,以及美國會不會來幫忙,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之先,我要先問,台灣本來是一隻受大家歡迎的“和平鴿”,為何要成為“刺蝟”?為何要挑起戰爭?又是誰要挑起戰爭?誰會得利?受害的又會是誰?
我們看到,兩岸兵兇戰危的氣氛確實在升高。但進一步分析,這些希望台海發生衝突、戰火的人,只有以下四種人:第一種,逞一時口舌之快,從不嚴肅面對戰爭帶來生靈塗炭的可怕;第二種,一廂情願認為有美國可以依靠;第三種,自認有退路、可置身事外的;第四種,也是最可惡的一種,即心懷惡意,想要以鄰為壑、想發戰爭財的。
我必須很嚴肅地説,一旦啓了戰端,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作為領導人,要有智慧去避開任何危險因素,而不是逞匹夫之勇,或把防務、安全重責大任交給外人。
《孫子兵法》裏説,“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值得防務與安全戰略決策者深思。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範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