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美國時間3月20日,包括亞特蘭大在內的美國多地爆發主題為“停止仇恨亞裔”(Stop Asian Hate)的遊行和集會,以此抗議亞特蘭大按摩中心發生的槍擊案以及近期在美國激增的針對亞裔的仇恨事件。據悉,抗議者還計劃近日於洛杉磯、舊金山、紐約、波士頓、西雅圖等地舉行抗議集會。

美國亞裔遭受歧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但相比起非裔種族歧視,亞裔歧視更常被公共輿論忽視。近年來,一系列亞裔歧視事件輪番地進入公眾視野,相應的抗議聲音也在不斷積聚,在世界範圍內逐漸形成了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此外,亞裔歧視與女性地位也有交疊的面向。亞裔女性長期以來受到的刻板印象,尤其凸顯了亞裔羣體在美國的艱難處境。

本期“讀刊”梳理近幾年進入公眾視野的亞裔歧視事件,追溯美國亞裔遭受歧視和仇恨的歷史,並分析亞裔歧視與女性地位之間的特殊性聯繫。這場社會運動會讓美國亞裔的處境迎來轉機嗎?

撰文 丨馮塬雅

01

不斷升級的亞裔歧視和暴力事件

此次事件的導火索發生於3月16日,21歲白人男性伯特·亞倫·朗(Robert Aaron Long)闖入美國東南部亞特蘭大市切羅基縣的三家按摩店,槍殺八人,其中6名遇難者為亞裔女性,4名為韓裔女性。一目瞭然的數字指向種族仇恨,但警方發言人以嫌犯長期受“性癮”困擾、“前一天過得很糟糕”等理由,稱尚不能確定此案是否為“仇恨犯罪”(hate crime)。這些暗含同情嫌犯之意的言論引起了全美亞裔的激憤,並引發了各地亞裔的抗議。社交媒體上也流傳起此發言人在2020年向粉絲推銷歧視亞洲人T恤的帖子,T恤上據稱寫有“新冠病毒,從支那(CHY-NA)進口而來”字樣。

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亞特蘭大槍擊案嫌犯照片和案發地點。

亞特蘭大槍擊案只是一個導火索。自去年同一時期疫情暴發伊始,針對亞裔的暴力便從此不斷升級,此次槍擊案是一個尤其慘烈的延續:

疫情暴發伊始,在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和反華言論的雙重刺激下,亞裔在美國社會受到連續不斷的言論與暴力威脅,新冠被稱作“中國病毒”(China Virus)、“功夫病毒”(Kung Flu)等,美國政府的醫學研究政策也被認為受種族偏見的影響;隨着經濟的衰退,受疫情困擾的紐約也成為排外、歧視亞裔事件的高發地,紐約亞裔羣體開始在各大平台發聲,稱政府部門對此置若罔聞;今年一月,一名來自泰國的84歲老人在舊金山受到襲擊,幾日後在醫院不治而亡,記錄事件的視頻廣泛流傳;幾乎同一時期,一名91歲的華裔老人在街頭受到暴力攻擊,相關視頻再次得到廣泛傳播,吳彥祖等華裔影星公開聲援甚至懸賞破案,引發了一輪抗議高潮……

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華裔演員吳彥祖在奧克蘭唐人街發表演講。(來自California News Times)

這些焦點事件背後是很多更小、更常態化以至於受害者疲於發聲的種族歧視社會形態。根據“抵制反美籍亞裔與太平洋島居民仇恨組織”(Stop AAPI Hate, AAPI是Asian-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的縮寫)的統計,從去年3月19日至今,該組織共收到近四千份來自全美47個地區的美籍亞裔暴力受害者的一手報告。其中,九成以上事件的受害者認為,種族是襲擊的主要原因。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的預計,到2055年,亞裔人口將在總數上超過西班牙裔,佔到美國人口總數的38%。作為美國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羣體,亞裔面臨的種族仇恨也越發強勢。

在官方回應方面,所有聯邦機構降半旗哀悼槍擊案受害人,總統拜登公開表示要抵制反亞裔仇恨,加州議員也在國會討論中將之提為專案——這是三十年來的第一次。但主流媒體卻保持着掩耳盜鈴的沉默。案發兩天後,筆者在查閲亞特蘭大槍擊案的相關報道時,只有《紐約時報》將反亞裔仇恨置於頭版,《大西洋報》、《紐約客》等網站上,案件仿若無存。而《紐約時報》的積極,也可能是對之前公關危機的回應——案件爆出時,《紐約時報》在相關報道中只提到八人死亡而對“停止亞裔仇恨”隻字不提,引起了美國亞裔羣體的廣泛抨擊。

近一年來,國內讀者或多或少能感受到在中美貿易矛盾中不斷髮酵的反華情緒,但中美關係的框架還不足以瞭解此次事件的全貌。對美國境內隱忍已久而不得不奮起抗議的亞裔來説,反亞裔的種族歧視與仇恨,有着更為久遠也更隱蔽的帝國主義排外史。

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參與“停止仇恨亞裔”運動的人士。

02

美國亞裔的沉默受害史

《大西洋報》的主頁上,關於反亞裔仇恨的文章只有一篇,也絕對算不上點擊量矚目——報刊的韓裔編輯人員Morgan Ome對韓裔作家Cathy Park Hong進行了採訪。Hong在採訪中提到,“亞裔”這一定義本身就承載着種族歧視的歷史。

美國亞裔來自不同國家,也承載着截然不同的政治、文化歷史,只有膚色才能將他們籠統歸為一類。他們的祖輩,很多是為了逃離帝國主義戰爭——菲律賓、越南等國家的戰爭難民、韓國和日本戰後受美國桎梏而移民增多、華人勞工作為廉價勞動力湧入等等。而此次的矛盾導火索,是華裔。再者,紐約客華裔作者Andrew Hsia在去年三月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縱然有強烈的美國化傾向,“華裔”羣體對自己的故土和原有文化依然有很深的歸屬感,也因此難以形成統一的內核。而懸殊的社會階層劃分,也使移民羣體越發分裂。籠統將之稱為“亞裔”,本身就是一種刻板印象。

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美國《排華法案》時期的海報。

這些被統一視作華裔的移民羣體沉默地經受着體制性暴力,這可追溯至1882年的排華法案、二戰期間對日裔的拘禁、直到1965年才被廢除的對亞洲移民實行的配額制等。正如華裔歷史學家、明尼蘇達大學歷史系教授李漪蓮(Erika Lee)在《美國人》(America For Americans)一書中所述:“從殖民時代到特朗普時代,對移民的非理性恐懼、仇恨和敵意一直是美國的一個標誌性特徵。”

而去年疫情暴發時,密歇根大學學者Andrew Lanham在《波士頓書評》上發表《疫情中的美國種族主義》(American Racism in the Time of Plague),以1899年夏威夷火奴魯魯唐人街大火為例,認為“美國以種族主義恐慌和職責的方式來應對疫情有着深遠歷史”。因鼠疫苗頭,火奴魯魯唐人街被美軍單獨封鎖,在系統性燒燬防疫的過程中不慎大火,對當地亞裔、尤其是華人和日裔,造成了巨大損失。而正是大火之亂,導致了鼠疫的傳播。作者引用了納揚·沙阿(Nayan Shah)在《傳染性的差異:舊金山唐人街的流行病和種族》一書中的論點,提出“火奴魯魯大火遠非美國曆史上唯一一次由於種族主義導致公共健康危機惡化、使少數族裔受害,並傷害全體人口的事件。”反亞裔的種族仇恨,深埋在美國的移民和公共健康政治體系之中。

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1899年火奴魯魯唐人街在防控鼠疫過程中不慎引發火災。

那麼美國亞裔,為什麼保持瞭如此之久的沉默,直到近一年來的爆發呢?一方面,此次亞特蘭大槍擊案死傷之慘重,令人不得不直面問題根結,這也是諷刺悲哀之處。另一方面,正如李漪蓮教授在著作《亞裔美國的創生》(The Making of Asian America)中指出的那樣,“亞裔曾把沉默當美德。”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黑人運動興起,白人主導的媒體為打壓非裔爭取民權,將亞裔戴上了“模範少數”的高帽:“幾十年來,這個詞逐漸發展成對亞裔美國人的某種刻板印象:聰明、勤奮、安靜、不需要同等水平的醫療保險和社會服務。”由於上層精英比例更高、受“沉默是美德”的白人至上主義的社會預期的影響,不僅很多白人不相信亞裔會遭受歧視,亞裔本身也不願發聲——直到遇上慘絕人寰的惡性事件。

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亞裔美國的創生》,[美]李漪蓮著,伍斌譯,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7月

03

一種解釋性理論:

白人-亞裔-非裔的三角關係

“模範少數”與黑人底層的對比後果,是非裔與亞裔的矛盾。政治學者Claire Jean Kim(1999)對此提出了著名的“種族三角關係理論”(Racial Triangulation),可以比作美國種族語境中有階層差異的三足鼎立狀態:

亞裔作為“模範少數”取得了較為有利的文化位置和經濟地位,但仍然是“永恆的異鄉人”;而黑人雖然是“美國人”,卻在政治經濟地位中居於最底層。白人作為“仲裁者”,可以通過對亞裔文化的某種意義上的肯定,實現對亞裔和黑人兩個羣體的控制。種族權力設定了一種社會等級,白人因此強化了自己的統治性地位。1992年的洛杉磯暴亂是最慘痛的案例。暴亂始於一名韓裔與一名黑人少女的衝突,且造成了韓裔羣體的巨大損失及與非裔間的重大矛盾。

這個三角造成了亞裔與非裔的羣體傷痛,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很多文章中,黑人實施的反亞裔暴力事件也被認為是白人至上主義的惡果。但換個角度來看,黑人運動的推進也幫助了此次亞裔的抗議發聲。去年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不僅是對黑人權力的爭取,也是對白人至少主義的重擊。在廣泛的社會討論之後,非裔與亞裔之間在相互聲援。譬如非裔流行天后蕾哈娜,就在推特上支持了亞裔的權力抗爭。雖然有非裔網友表示質疑、稱亞裔在“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中沒有提供足夠的聲援,但很快就被淹沒在對亞裔的支持聲中。此外,猶太社區也積極參與了反亞裔仇恨的遊行。

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停止仇恨亞裔”運動人士舉出標語。

04

“龍女”、小綿羊、性工作者……

亞裔女性被烙上的刻板印象

反亞裔種族歧視的一個特殊性在於其與女性地位的複雜聯繫,而3月16日的慘案則將這個矛盾點高度激化了。在警方的報告中,槍手稱自己“並不是受種族主義情緒驅使”而是因為“性癮”。言下之意是,動機是種族與性別二者中的一個。亞裔女權主義博主Jenn Fang寫道:“人們討論着這次襲擊到底是針對女性的厭女舉動,還是針對亞裔的種族主義事件。那如果兩者都是呢?”事實上,僅在“抵制反美籍亞裔與太平洋島居民仇恨組織”(Stop AAPI Hate)收到的近四千份仇恨犯罪案件報告中,超過三分之二是施加在亞裔女性身上的,而眾多亞裔女性所受到的傷害還尚待統計。上週的槍擊案中,針對亞裔女性的種族化厭女現象(racialized misogyny)達到了頂峯。

在《種族歧視與厭女如何交織並折磨亞裔美國女性》(How Racism and Sexism Intertwine to Torment Asian-American Women)一文中,《紐約時報》作者Shaila Dewan總結道:

“針對亞裔女性的厭女症與暴力有着很長的歷史,也發生在各個種族的男性間——包括亞裔男性。亞裔女性背上了順從的兩性刻板印象,在流行文化中被塑造成充滿異域風情的‘蓮花’或蠱惑人心的‘龍女’(dragon lady)。在某種程度上,她們被認為比其他女性更搶手,也由此被抹除個體性。不符合這種預期就要吃苦頭,選擇了非亞裔伴侶又要被指指點點。”

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左圖為美籍華裔演員黃柳霜(Anna May Wong)在電影《龍女》(1931)中的劇照。右圖為韓國演員金秀賢在電影《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中的劇照。不少評論認為,這兩位演員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帶有對亞洲女性的刻板印象。

文章中引用了眾多亞裔美國女性的證詞,她們無一不在疫情中的美國承受着多於常人的焦慮和不安全感。獨自走在紐約街頭,已不再是安全的夜間消遣。小綿羊的刻板標籤,使她們更容易遭受襲擊。但在此之前,被認為沉默順從的亞裔女性在女性權益的爭取中並不是主角。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人類學教授Kyeyoung Park提出,亞裔移民向來被置於勞動力與商業的語境進行分析,性別問題未被重視。另一方面,根據長期關注反亞裔仇恨的女權主義社會活動家及作家Helen Zia表示,亞洲女性的特殊處境並沒有得到有效處理甚至是統計,因為在這些涉及性侵犯的案件中,種族問題往往被忽略不計。亞裔女性,站在女性問題和種族問題的夾縫間,被兩邊同時邊緣化。

Kyeyoung Park在接受採訪時,強調了亞特蘭大槍擊案中按摩店的角色。嫌犯在證詞中提到自己常常到亞洲女性主營的按摩店解決自己的性癮需求,但警方並沒有證實這些按摩店是否提供此類服務,社會輿論也對此格外關注。這個細節將焦點聚集到亞裔女性移民與性服務行業之間聯繫,揭露了亞裔女性形象性幻想對象之後的帝國主義戰爭歷史。Park提出,色情化的亞裔女性刻板印象——尤其是韓國女性——包括此類按摩店的存在,都可追溯至美軍強招慰安婦的事實,譬如朝鮮戰爭期間的韓國女性:“性服務行業在韓國、菲律賓和越南為美軍提供了廉價的性需求滿足,也逐漸形成了亞裔女性色情化又詭計多端的混合刻板形象,彷彿她們總為拴住美國丈夫而不遺餘力。”從最新的統計數據、流行文化中的刻板印象到戰後遺留的體系問題,我們沒有理由不強調反亞裔仇恨中對亞裔女性的仇恨現象。亞特蘭大案件不僅意味着針對亞裔的仇恨,更是針對亞裔女性的仇恨。

《紐約時報》作者Shaila Dewan也指出,近年來女性運動的發展也幫助了亞裔女性的發聲。既然亞裔女性面臨種族和女性問題的雙重困境,那麼每個面向上分別的進展,也是往釐清這一複雜癥結的道路上前進一步。

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參與“停止仇恨亞裔”運動的人士。

05

向前:亞裔的處境會迎來轉機嗎?

現在讓我們回顧“亞裔”一詞——“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的説法,其實直到1968年才首次出現。一羣第三代移民的亞裔學生組建了激進的民權社團,組織反亞裔、反種族歧視、反帝國主義的政治活動,但很快被歷史湮沒。在此之前,常用的詞彙是殖民色彩濃重的東方(oriental),或直呼國籍。Cathy Park Hong在近期的採訪中説到,“亞裔美國人”一詞,不應該被視為身份定義,而應該象徵各個亞裔羣體團結一致、對抗歧視與仇恨的努力:“如果我們把亞裔美國人當作一種聯合的嘗試而不是刻板身份標籤,亞裔會更有認同感,因為這樣一來,它就能包容出身與社會經濟境遇大不相同的各個羣體。”而這種對聯結的呼喚,是時候將其他少數羣體也聯合在內了——其他種族歧視受害者與女性。

《紐約時報》編輯部本週在《亞裔美國人有理由恐懼》(Asian-Americans Are Scared for a Reason)一文中,以這樣的文字開頭:“現代美國生活的慘淡特徵是,每一場新發生的慘案,都會帶來針對意義與動機的短暫討論熱潮——這次的槍擊事件到底是出自什麼動機,種族仇恨、歧視女性、復仇還是這些因素的某種搭配?一個健康社會的成員不應該日常性地發出這種疑問。”這種規律的高頻重複確實悲哀,但要想成為一個健康的社會,就必須經歷這樣的拷問,且問得仔細。否則,譬如美國亞裔,尤其是美國亞裔女性,就只能是掙扎的少數羣體;他們/她們,不僅掙扎在主流社會間的夾縫中,甚至消失在主要民主運動之間的灰色地帶。也只有從討論中,能產生髮聲的語言。原本就組成豐富的亞裔和亞裔女性,首先應該被聽見和看見。

亞特蘭大槍擊案後,#StopAsianHatred也登上了推特話題榜首。針對亞裔種族的種族歧視已成為女權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等民權浪潮後最重大的社會問題,反對歧視亞裔的抗議聲也愈燃愈烈。反歧視遊行在美國各處展開,與政府的協商逐漸進行,亞裔羣體開始自發組織防衞體制,並在社區與社交網絡上進行了廣泛宣傳,美國的亞洲留學生也積極參與在內。這是個太大的課題,但至少人們已經開始向前。

參考資料:

American Racism in the Time of Plagues,Andrew Lanham,刊於《Boston Review》2020年3月30日(中文版譯文發表於《澎湃思想市場:疫情下的種族主義:反亞裔仇恨犯罪與排外主義歷史》)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us/racism-sexism-atlanta-spa-shooting.html?action=click&module=Top Stories&pgtype=Homepag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DU4MDM1Mg==&mid=2247486418&idx=1&sn=e63e2090ba7a22c556edc3071fa83ca2&chksm=eaec28bddd9ba1abf829d6a1c957919ef9744d80c9e5f4dc0ee7418eb2931f3e6820817aec66&mpshare=1&scene=1&srcid=0320nQlXwYpjJGcLLFWuud7Z&sharer_sharetime=1616223887183&sharer_shareid=0f2c97eca9bd7507d46c881824e3bfd7#rd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opinion/anti-asian-american-violence.html?action=click&module=Opinion&pgtype=Homepage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opinion/letters/georgia-spa-shootings-asians.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05/opinion/international-world/anti-asian-hate.html?action=click&module=RelatedLinks&pgtype=Article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us/robert-aaron-long-atlanta-spa-shooting.html?action=click&module=Top Stories&pgtype=Homepage

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al-comment/the-muddled-history-of-anti-asian-violence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us/asian-bias-atlanta-shooting.html?action=click&module=Top Stories&pgtype=Homepage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馮塬雅;編輯:李永博;校對:王心。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473 字。

轉載請註明: 把沉默當美德?這些年美國亞裔遭受的歧視與仇恨|讀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