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喜劇演員賈玲為懷念母親而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票房已經超過20億,成為了今年賀歲電影的一匹黑馬。有觀眾説,觀影時感性完全壓倒了理性,“在電影院哭得泣不成聲”。也有觀眾看完電影后的第一反應是,我要給媽媽打電話!
母愛是如何治癒一生的
《你好,李煥英》講的是一對母女之間相互成全、相互奉獻的故事。這部電影的劇本,賈玲籌備了三年多,加入了許多真實的母女相處細節。
2001年,剛考上大學的女孩賈曉玲(賈玲飾)突然回到了1981年,與年輕時代的媽媽李煥英(張小斐飾)相遇。故事改編自賈玲的親身經歷:2001年,19歲的賈玲考入中央戲劇學院,但剛入學一個月,母親卻突遭意外離世。
母親的離開成為賈玲一直難以解開的心結。
“子欲養而親不待”,影片裏無不表達着賈玲本人的遺憾:在賈曉玲眼中,自己成績不算好、乾飯第一名,是個總不給母親長臉、不讓母親省心的不上進女兒。在母親遇到意外之前,自己許下的宏圖大願都還沒讓她看到。
所以回到1981年,曉玲拼命地想讓李煥英快樂,幫她買下廠裏第一台電視機,使勁撮合母親與廠長兒子沈光林的愛情,希望她換個老公、換個女兒,這輩子不要再活得那麼累……
賈曉玲總想着,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自己就能改變母親的生活,以為換一種生活,母親會變得更富有、更幸福一些。一開始和李煥英的母女情,到穿越之後發展成姐妹情,初心都是簡單的:我想讓你高興。
這是一部讓人笑中帶淚的影片,片中媽媽一句“寶兒”“我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句樸實真摯的話,成了很多觀眾淚水決堤的時刻。
這世界上,只有媽媽最關心你是否健康,是否快樂,而那些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和認可,在母親這裏,都微不足道。哪怕你一生平凡,在母親眼裏,也是最優秀、最耀眼的那個。
豆瓣影評區,一條短評收穫了上萬人點贊:“你以為你已經很愛很愛媽媽了,但媽媽遠比你想象中更愛更愛更愛你。”
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是李煥英。也不是所有的媽媽都能在女兒説出“我以後肯定有出息”這種看似不着邊際的幻想時,還能堅定的回應“那肯定的”。
總有人説,每一個孩子身上都延續着父母的期盼,一出生就繼承着要讓父母滿意的使命。在無法避免的比較裏,孩子似乎成了一種可以分出輸贏的武器,而大人們總是談論和誇讚着“別人家的孩子”。
賈玲和很多人一樣,不夠優秀,不夠完美,沒能成為父母在飯桌上的談資,沒做一件讓媽媽高興的事。
“我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世間一切萬物都自有它的偉大和渺小,媽媽卻只想在你傷心難過時,在你沮喪自我懷疑時,穩穩的接住你。
她給你最堅固的港灣,然後隻身走進風雪裏。“我覺得我這輩子挺幸福的,你怎麼就不信呢”。電影裏,媽媽放棄可以更改命運的機會,因為她想遇見你,如果可以,她還想做你的媽媽。
你看啊,在媽媽心裏,真實且炙熱的擁有過,連沒來得及告別都不再是遺憾。
愛會讓人變勇敢,愛可以成就信念。在媽媽這裏,所有的偏愛都成了理所當然。可時間無法停滯,無法倒流。就像媽媽回不去她的少女時期,就像我們無法阻止媽媽老去。
父母如果能給孩子全然的接納和無條件的愛,那麼當我們離去,孩子雖然也會悲傷思念,但他們依然有完整的自己,沒有失落的一角。
讓女兒成為和你最親密的人
在很多場合,賈玲一提起母親就會掉淚。她幽默樂天的個性,深深受到母親的影響。給片中飾演李煥英的張小斐講戲時,她會説,你看我是什麼樣,李煥英就是這個樣。
有很多年輕的媽媽看完《你好,李煥英》,更多地反思了自己如何做母親:對媽媽多份理解和體諒,對孩子多份包容和耐心!
母親對子女,尤其是女兒的影響是深遠而綿長的。
胡適先生曾經説過,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否和順。
他曾在自傳中回憶自己的母親馮順弟,他説: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日本人的傳説與心靈》曾經這樣談到母女關係:
“女兒會成為母親,而母親會死亡,重新再成為母親。”
如果把這句有些拗口的話用現在流行的“原生家庭”理論來闡釋,那即是:原生家庭決定了一個人如何去愛,去經營自己的家庭,一個女兒如何當母親,也取決於自己的母親。
放眼東亞地區,不管母親是家庭主婦還是職業女性,都肩負了家庭中的育兒重任。她們的養育方式、心理穩定程度,直接決定了孩子的發展。
心理學家温尼科特説,好的母親具備涵容的能力,能夠將情緒轉化為嬰兒可識別的形式,再交還給他,從而讓他習得如何處理自身情緒,乃至與自己相處。
這一經歷會引發個體發展自己的人格靈活度。隨着年齡的增長,涵容的對象可以是其他家人、朋友,但最初的對象一般都是養育者,99%的情況下是母親。
但是,什麼是好的母親?
有人問過賈玲,為什麼電影的英文名取做《Hi,Mom》,但中文名卻是《你好,李煥英》,她答,媽媽不僅僅是媽媽,她也是她自己。
電影中,有兩處提到了這句台詞:“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的確,每一個媽媽愛成為母親之前,都是不知世事的少女。一旦成為母親,就意味着她身上多了一份甜蜜的負擔。
在如今的社會,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本身就已經很難了,更別説還要教育孩子。這也是電視劇《小歡喜》引發了巨大共鳴的原因。因為母女關係緊張,年級第一的英子尚且要鬧着自尋短見。《三聯生活週刊》的報道里説,這讓很多母親看到了一種“力竭感”,把孩子培養成年級第一,當然要捨棄掉很多:自己的事業、愛好、自我……
然而,在過度介入孩子生活和成長的背後,是對孩子無法過上一種成功人生的恐懼。但是這種恐懼,對於孩子的成長,真的好嗎。成為稱職的母親的基礎,其實是和孩子形成良好的親密關係。這種親密關係,日後會成為孩子成長中堅固的心靈堡壘,成為她抵擋人生風雨的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
網友@星願平靜説:
“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母親時,對待自己的孩子不要忽視與冷落,給她充足的安全感,不計付出與回報,只願健康快樂。也不要過多犧牲自我,讓孩子懷着滿滿負罪感前行。我們都是獨立的,互相尊重但不必以孩子或母親的身份各自帶上枷鎖。互相鼓勵互相認可,大膽説我愛你,不矯情不扭捏,擁有健康的親子關係,我期待着。”
如今,工作、育兒、照顧家庭成為媽媽們身上的“三座大山”,焦慮的媽媽隨處可見,更多的媽媽情願或不情願地成為“母職經紀人”,但是看過這部電影,所有的媽媽似乎可以停一停,問一下自己當初養育孩子的初心,當初,我們最初的願望都是:孩子,媽媽希望你健康、快樂。
作家史鐵生筆下的母愛是這樣的:
“一個幸運者的母親必然是一個幸運的母親,一個明智的母親,一個天才的母親,她自打當了母親她就得到了靈感,她教育你的方法不是來自教育學,而是來自她對一切生靈乃至天地萬物由衷的愛,由衷的戰慄與祈禱,由衷的鎮定和激情。
在你幼小的時候她只是帶着你走,走在家裏,走在街上,走到市場,走到郊外,她難得給你什麼命令,從不有目的地給你一個方向,走啊走啊你就會愛她,走啊走啊,你就會愛她所愛的這個世界。等你長大了,她就放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去。她深信你會愛這個世界,至於其他她不管,至於其他那是你的自由由你自己負責,她只有一個願望,就是你能常常回來,你能有時候回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