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黎釗德 王相國 賀林平
9月29日8時,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珠澳大廳一開關便已人山人海,“雙節”假期,港澳遊相當火爆。“您好,麻煩交驗出入境證件。”為應對客流高峯,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移民管理警察付曉亮與同事們提前就位:接過證件、面相比對、核對資料...一套流程行雲流水,不到20秒便完成了旅客的查驗手續。
幹練利落,這就是付曉亮給人的第一印象。作為2018年首批進駐口岸執勤的移民管理警察,她是單位出了名的“業務通。”各種出入境政策的適用範圍、不同國家地區人員的特徵特點、偽造證件的各色“套路”……付曉亮都能熟記於心。“有事就找曉亮姐!”這是單位同事的共識。
“我們邊檢工作的重要職責,就是精益求精,不斷為旅客提速。”作為第一代港珠澳大橋邊檢人,付曉亮對於“專業高效”一詞有着深厚的情結。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是國內唯一對香港和澳門同時開放的陸路口岸,珠港澳三地邊檢人員的執法素質、服務水平、隊伍形象在羣眾眼中有着直接對比。“哪邊查驗速度快,哪邊通關服務好,旅客一下就能比較出來。”付曉亮開玩笑説自己有着“勝負欲”,“哪怕驗放速度多快0.1%,旅客能多一句讚賞的話,心理都挺有成就感的。”
但出入境政策變化日新月異,要保持專業高效,尤其長期保持專業高效,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雖然付曉亮入警已經超過20年,早已是同事眼中的“業務代表”,但她仍以一套近乎苛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執勤間隙,她總是隨時隨地進行知識“補給”,對不同類型證件的驗證重點、難點進行分析研究,收集整理同事們反饋的旅客通關問題,一本本字跡密麻的業務筆記本成了單位的“教材寶典”。
作為業務教員,付曉亮還會利用個人時間對相關知識經驗進行整理,為單位同事授課,同是邊檢民警的丈夫包爭對此就“頗有微詞”。“經常在家裏做課件,做完了就找我當聽眾練,説要找到最好的狀態。”包爭“吐槽”道,“聽完了還不行,還要我從業務角度給反饋。”
細緻、精緻、極致,在港珠澳大橋五年時間裏,付曉亮始終如此,有人説她有“工匠精神”,也有人説她是“精神內耗”,畢竟業務再專業,驗放速度再快,最多也只能為旅客節省個幾十秒鐘,值得嗎?
“沒有説值得不值得,我就覺得必須得這樣做。”付曉亮總覺得在港珠澳大橋工作有種不一樣的使命感。她時常説起這樣一個故事:2019年11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不過兩週,當時作為檢查員的她在珠港入境方向遇到一位百歲老人。據同行的家人介紹,老人是香港老華僑,年輕時候逃難到美國,當年作為勞工參加過舊金山海灣大橋建設,對橋特別有情感。聽到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消息後,此前從沒回國的老人不遠萬里乘機回來,專程要來看看大橋。見老人行動不便,付曉亮立刻安排同事推來輪椅幫助其過關,並一路將老人一家送至換乘點。雖然老人因為身體原因説不了話,但卻在入境登記卡上寫了一行字以作感謝:“大橋很美,你們很好!”
五年過去,卡片早已消失不見,但裏面的一字一句,付曉亮仍然記得。“能來一次大橋,親眼見一見大橋,親身感受一下大橋,是很多出入境旅客的夢想。如果沒有這座橋,他們中間的很多人或許一輩子也不會出遠門。”對於付曉亮來説, 守護好一個個美好的圓夢歷程,維護好一份份質樸沉重的家國情懷,是職責,更是使命。鋥亮的皮鞋、筆直的衣縫線、熱情的話語、高效的證件查驗速度……她不斷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希望能為經港珠澳大橋過關的旅客提供更温和親切的服務,向外界展現更為有禮有節、大氣內斂的國門形象。
用匠心詮釋初心。因工作成績突出,付曉亮已先後榮立三等功4次,個人嘉獎5次,是同事眼中的模範典型。“我們邊檢人就是要把一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好,把每一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好。”付曉亮覺得自己沒什麼特殊,只是一個對口岸,對旅客有感情的普通民警。自2000年從警以來,付曉亮已經在旅檢崗位工作超過23年。從拱北口岸到港珠澳大橋口岸,從服務“雙城生活”到服務“三城生活”,她一直用自己的專業和熱情,為國門口岸“提速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