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因抗日戰爭修築的運輸通道。
這是一條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修築的國際通道。
這是一條在血雨腥風歲月裏橫空出世、沐浴戰火、經歷慘烈命運而夭折的滇緬鐵路。
圖為時任滇緬鐵路工程局局長杜振遠簽發的訓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巖/攝
1938年12月,為緩解滇緬公路運輸抗戰物資壓力,滇緬鐵路開工興建。在崇山峻嶺、河谷交錯的雲南高原西部修建一條鐵路,不僅對工程技術人員是嚴峻考驗,對當時人口不過1200萬的雲南更是沉重的負擔。
圖為當時滇西人民修築鐵路時使用過的築路工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巖/攝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當時極其惡劣的生產條件下,滇西各族人民使用鐵鍬、鋤頭、鋼釺、獨輪車、炸藥、扁擔等原始粗笨的工具劈山開路。
滇緬鐵路全長860公里,一度投入了30萬人修築這條抗戰路,築路工人沿線安營紮寨,風餐露宿,施工難度大,加上瘧疾肆意,築路工人傷亡慘重。
圖為博物館中展示的滇緬鐵路遺蹟照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巖/攝
1942年4月,日軍佔領緬甸毛淡棉,切斷了仰光到臘戌的鐵路運輸線,滇緬鐵路被迫炸燬。歷經艱辛,泣血停廢。
圖為在雲南省委、雲南省政府將臨滄清水河通道列入全省“五出境”通道之一,臨滄人民百年鐵路夢想再次起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巖/攝
這是一條用中國人的血汗和身軀鋪就的鐵路,它是雲南人民為抗戰做出犧牲的見證。(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巖)
(文中視頻資料由滇緬鐵路遺址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