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航空夢”到“冬奧情” 航空工業用科技築夢冰雪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綜合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胡春豔 通訊員 吳瓊)跳台滑雪專用科研訓練風洞搭建、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系統化電力電纜供應、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工程諮詢、延崇高速公路勘測……面向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重大需求,航空工業用一系列“科技冬奧”成果助力打造頂級賽事。

  在場館建設、場館運行、交通物流等方面,航空工業積極推動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最優質高效的基礎設施建設。

  “冰絲帶”作為本屆賽事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主賽區標誌性場館。場館建設對電纜材料選用和物理性能、電氣性能等要求極高。22條“冰絲帶“內部集成着夜景照明系統,同時接入了36個系近10萬點實時數據,相當於”冰絲帶的超級大腦“,從電力電纜、電氣裝備電纜,到配套服務智能電纜以及特種防火電纜系列和附件產品實現系統化供應。

  延崇高速公路是2022年冬奧會交通保障體系建設重點工程,主線全長114.752公里,保障冬奧會兩賽區快速轉場。由於項目所在地區位於松山國家森林自然保護區,山高谷深、地勢險要、樹木密集,加之天氣寒冷,施工條件極其艱苦。勘察院項目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研究不同泥漿配比的成孔護壁工藝,創新地質調查工作方法,保障了延崇高速2020年初的順利通車。

  航空工業勘察院在冬奧會延慶賽區負責綜合管廊的測量建設打通了賽區“生命線”。這條位於北京市延慶區海坨山下的綜合管廊,全長7.5公里,垂直海拔高差達500餘米,是冬奧會期間延慶賽區造雪用水、生活用水、電力、電信的通道,是我國首次在山嶺隧道中建設的綜合管廊。冬奧會期間,延慶賽區所需的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電力、電信及電視轉播信號等將如“血液”般注入賽區。

  在場館搭建中,“科技感滿滿”的要數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它是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雪如意”的名字來源於跳台環形頂端、賽道剖面線形和底部看台,與中國傳統吉祥物“如意”的S形曲線的完美融合。它是全球首個在頂部出發區設置大型懸挑建築物的跳台滑雪場館。這座半懸浮的巨大環形建築直徑接近80米,重量之巨可想而知。航空工業氣動院利用航空空氣動力學原理,為跳台滑雪國家集訓隊量身打造的跳台滑雪專用科研訓練風洞,成為我國首次成功將航空空氣動力學技術應用於體育科學訓練。

  為助力冬奧,航空工業氣動院共設計製造了兩種風洞,一種設置在河北淶源國家跳台滑雪訓練科研基地,該風洞是目前世界上同類風洞中尺寸最大、風速控制最精密、測試功能最全面的跳台滑雪訓練設施;另外一種是可移動式風洞,交付以來正在國家幾個冰雪運動基地間來回運輸,配合運動員在各地訓練使用。通過風洞訓練,跳台滑雪國家集訓隊在近期創造了新的突破,得到國家體育總局的致信感謝。

  圍繞冬奧會食品、工程施工、運行保障等環節,國家奧組委部署了多項技術應用研發攻關,支撐冬奧會運行安全,航空工業承接着其中許多重要的環節。

  歲末年初,航空工業通飛旗下河北通航3架飛機承擔了營造北京冬奧會雪景景觀的飛行保障任務。2021年12月份共計飛行作業8個架次、25小時,圓滿完成河北張家口等地區的降雪增雪任務,營造出優美壯觀的冬奧賽區雪景景觀,也為今年區域內農業豐收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了順利完成北京冬奧會的保障任務,河北通航和河北人影中心建立聯動機制,始終堅守在工作一線,克服惡劣氣象條件下的夜航、除防冰、穿雲等種種困難完成了當期冬奧會保障任務。

  冬奧會舉辦期間,由航空工業直升機研製的包括直8A在內的3架國產直升機將在張家口賽區執行安保和航空救援任務,完成巡邏、傷員救治和反恐等任務提供保障,直到冬奧會閉幕。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直升機,直8機型作為空中堅盾不僅用途廣泛,團隊中的技術人員都擁有較豐富的技術保障經驗和攻堅能力。

  面對位於延慶張山營鎮,總建築面積118091平方米的冬奧賽區核心區,中航大北物業共派出工程巡視員、成品保護員、客服專員、會服專員50餘人,助力冬奧組委會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

  航空人的“冬奧之路”為我國競技體育和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