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組織侵入校園 究竟怎麼回事

  黑色組織侵入校園,究竟怎麼回事,李先生的兒子小巖在北京市平谷區一所中學讀初中二年級,一次巧合,李先生髮現小巖隨身帶着一部神秘的手機,從而揭開了校園中一個隱秘的黑色地帶,而隨着對事件的深入瞭解,李先生髮現一隻來自校外的魔爪正在操控着這片黑色地帶。

  視頻中打架的學生來自北京市平谷區一所中學。錄製視頻的是學校初三的一名學生。在這所學校,打架、向同學索要錢財、聚眾鬥毆、組成小團體,已經成為同學之間公開的秘密。但瞭解情況的家長卻不多,要不是李先生偶然發現了一部手機,這個秘密還將繼續隱藏下去。

黑色組織侵入校園 究竟怎麼回事

  手機從何而來?“大哥”又是何人?

  李先生回憶,一天,小巖的班主任請他到學校,稱孩子在考試中使用一部手機,被老師沒收了。看到手機後,李先生有些驚訝,因為這不是小巖平時用的,也不是家長的手機。孩子是説他們同班同學的,可李先生卻在這部手機裏發現了小巖的照片,兒子説,這個手機是社會青年給他們的。

  按照手機存儲照片的時間推算,小巖與這位同學口中的“大哥”有聯繫已經四個月的時間了,小巖是怎麼認識這位大哥的?這段時間他都經歷了什麼呢?

  小巖:初二有一個人找我來了,説你當我小弟,他當時挺橫的,我就想要不先當吧,要不怕他打我嘛,然後就當了他小弟,然後就給我一手機讓他跟我聯繫。

  遭遇校外青年欺凌 為何不敢言聲?

  從此以後,這位大哥就以過生日等各種名義要小巖包紅包,最少五十元錢,如果不給就直接搶錢。學校許多同學都和小巖有同樣的遭遇。

  記者:他在你們班有多少個像你這樣所謂的小弟?

  小巖:十多個。

  記者:為什麼不向家長和學校老師求助呢?

  小巖:他們之前説過,哪個要出賣他,就沒法待了,就會成天找我們事,然後就得轉學了。

  黑色組織龐大 在校生也入夥

  這位所謂的大哥究竟是誰?他為什麼能操控同學們呢?學校裏又有多少和小巖經歷相似的學生呢?隨着小巖和大哥的接觸,他發現這位大哥只是冰山的一角。

  記者:你知道這個組織一共有多少人嗎?

  小巖:有兩千多人。我們學校有一百多個學生加入。

  在學校,有的同學向小巖一樣遭受着校外青年的欺凌,大一些的初三學生已經從被欺凌者轉化成欺凌者,仗着有校外青年撐腰,開始欺負低年級或者弱小的同學。

  小巖: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有些初三的就是聊那些,星期五誰又要打架了、誰幫忙一塊兒打架。

  記者:被打的都是什麼人?

  小巖:被打的就是我們學校學生,也沒幹什麼,就是説話有點跟他們橫了,然後就打起來了。

  聚眾打架 勒索財物 學校是否知情?

  對於校外青年和學生聯繫,聚眾打架勒索財物的情況學校是否知情呢? 李先生來到學校瞭解情況。

  學校德育主任:現在學校不是一方淨土了,其他的學校也這樣,學校和學校的孩子有勾連、孩子和社會青年有勾連,為啥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學生不許在學校門口停留,南邊的小賣部就是一個藏污納垢的地方,而且一言不合就打羣架,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

  亂象由來已久 學校治理有何難處?

  李先生和這位主任反映,這一現象存在了很長時間,他也早就和學校提過這個情況,為什麼學校不採取措施制止呢?

  學校德育主任:就這個事,一時半會誰也給你答覆不了,必須得請派出所協調這事,因為涉及到校外的青年。我們只能阻止學校的學生,如果涉及到校外青年,您找派出所去。

  對於最近幾天小巖和家人的經歷,李先生也曾經到派出所反映情況,希望警方能介入事件的調查處理。

  李先生:警察説第一沒有要錢或切實的證據,第二他們也找不了這個孩子,主要是沒有證據。警察説因為學生不滿14週歲,警察處理不了,必須找學校。

  目前,小巖每天上學放學都由家人接送,可是身處校園內,小巖還是很沒有安全感,他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就會有一隻拳頭向他襲來。

  致力於校園欺凌預防 緣於特殊經歷

  學生本來應該是踏踏實實坐在教室裏讀書,而如今小巖和他的同學在惶恐中度過校園生活。而如何有效地預防校園欺凌的發生,也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一個考題。心理學家指出,青少年時期的經歷以及心裏狀況會影響人的一生。在廣東東莞有一位青年社工名叫心怡,她致力於中學生的心理輔導和校園欺凌的預防已經很多年,而她之所以走上這條路,也正是源於她年少時的一段特殊經歷。

  走進學生中間,心怡的眼神開始發亮,與老師的身份不同,她是以社工的角色被派駐到學校和公益機構,工作內容是對青少年心理進行輔導。在與學生們共同面對的問題中,無法繞開的一個話題就是校園欺凌。心怡瞭解到,學校中有一個女生因為相貌原因長期受到嘲諷和孤立。這也是校園欺凌中常見的語言欺凌和關係欺凌的表現形式。

  心怡:每個班級都會知道這樣的人,就是她長的不好看。讓我印象很深刻,一個女生,真的也沒什麼朋友。

  時間倒回到十幾年前,還在讀初中的心怡也和這位女生一樣面臨着這種苦惱。那個時候,心怡的臉上冒出了一些青春痘,本來是青春發育階段再正常不過的表現,但外貌的變化卻讓她成了一些同學嘲笑的對象。心怡回憶,這種欺凌的現象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一開始她總想找個地方躲避起來,做什麼都感覺不自信。也不願意和老師朋友交流。完全封閉的心怡最終決定用寫信的形式向爸爸媽媽傾訴這個秘密,得到了父母有力的支持和鼓勵。

  心怡:我爸媽就説,你在某方面能做的好的話,那你也是在證明給人家看,你也是可以的。他們説無論你想做什麼,都是會支持你的。

  在父母的鼓勵下,心怡逐漸找回了丟失的信心,重新回到同學中,向朋友們訴説自己的經歷,得到了朋友的認可,家人的支持,這些都給了她莫大的安慰。青春期這段親身經歷加上在成長過程中,目睹周圍同學遭遇不同形式的校園欺凌,促使她在大學時選擇了社會工作專業,並將“初中生校園欺凌現狀”作為畢業論文的主題。

  心怡:一直以來我自己就想着,其實這也是一直在受關注但是又一直被忽略的一個話題。最後在畢業論文的時候就想,我可以去往這方面去做這方面調查,然後能讓身邊的人來去了解。

  57位欺凌者 42位選擇逃避面對

  心怡選擇東莞市一所中學,發放了三百份調查問卷並結合部分學生深入訪談的形式,對校園欺凌進行調查分析。根據問卷調查顯示,在57位欺凌者中,欺凌的次數為大約一週一次的佔43.8%,其次23.4%的人表示欺凌他人的次數達到一個月兩三次。48.6%的欺者欺凌他人的原因主要是好玩,其次的原因是引起他人注意力,佔28%。在42 位認為自己遭受過校園欺凌的學生中,他們往往會選擇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欺凌,比如不告訴任何人或逃離現場等;他們不信任別人的幫助但自己也無力解決,還會壓抑自己受欺凌的感受和情緒。

  帶着自己曾經的經歷和大學時的所思所想,2015年,心怡大學畢業,如願成為一名社工,目前主要負責在校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當面對和自己有着類似經歷的學生,那個因為相貌受到孤立和嘲諷的同學,心怡會回想自己當時的心境,去換位思考這名學生需要什麼?

  心怡:我會帶着他們往正面的方式去看這樣一件事,你被這樣子對待不是你自己的錯。以及開展小組的形式,讓受人際關係困擾的人、一些受語言上欺凌的人,或者説還有也讓一些人際交往強的人,組成一個小組,讓他們在這小組裏面去慢慢相處。形成一個互助的一個朋輩的一個系統。

  為了建立起與學生之間的這種聯繫與信任,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她需要慢慢的走進她們的生活、她們的心理。心怡説,在與學生們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時,也是她不斷加深對自身認識的過程。讓她能夠坦然的面對曾經那個有些自卑、對校園欺凌選擇逃避的自己。

  心怡:別不吭聲,該發聲真的是要發聲,你可以跟父母、跟你的同學,或者跟更多的人去表達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14 字。

轉載請註明: 黑色組織侵入校園 究竟怎麼回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