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中國服務中國:102歲南開的“愛國底色”

中新社天津10月17日電 題:知中國服務中國:102歲南開的“愛國底色”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10月17日,南開大學迎來了102歲“生日”。這座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學府連日來用幾場大型活動慶生。紀念化學學科創建100週年,回顧過去;舉辦天津論壇,助力現在;新聞與傳播學院揭牌,開啓未來。

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肇始於1904年,成立於1919年。建校之初,南開大學就定下了“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的辦學理念。

“吾人為新南開所抱定之志願,不外‘知中國’‘服務中國’二語”。早在1928年,張伯苓在主持制定的《南開大學發展方案》中就寫下這樣的話語;“勿志為達官貴人,而志為愛國志士,”校父嚴修對所有南開人的勉勵穿越時間,猶在耳畔,知中國,服務中國,愛國成為南開的“底色”。

1935年,在南開大學新學年“始業式”上,張伯苓校長提出了振聾發聵的“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這就是著名的“愛國三問”。自此,這樣的開學儀式傳承至今。

“你是中國人嗎?”“是!”“你愛中國嗎?”“愛!”“你願意中國好嗎?”“願意!願祖國繁榮富強!”在南開大學2021級新生開學典禮上,校長曹雪濤依然帶領全體新生一起重温“愛國三問”。振聾發聵的問答警醒人心,讓一代學子振奮。

在南開大學學校主樓後廣場上,安置着1997年南開重鑄的校鍾,凝重古樸,端嚴肅穆,校鍾高1.937米,寓意南開人牢記1937年日寇侵華毀校的國恥、校恥。

1937年,因為南開師生的抗日愛國行動觸怒敵寇,南開校園遭到日軍輪番轟炸,校園被毀,6500公斤重的校鐘不知所蹤。南開大學成為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後第一所遭日寇毀掠並化為焦土的高等學府。學校被迫南遷,1938年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合組西南聯合大學,被譽為“學府北辰”。三校風雲際會,剛毅堅卓、絃歌不輟,譜寫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光輝篇章。

南開精神猶如火炬照亮黑夜。正如張伯苓校長所説:“敵人此次轟炸南開,被毀者為南開之物質,而南開之精神,將因此挫折,而愈益奮勵。”

堅毅的愛國精神穿越歷史,一路傳承。1946年,南開大學返津覆校,抖落炮灰,重建於廢墟之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歷高等教育院系調整,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經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支持,學校發展成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2017年9月,入選國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且為36所A類高校之一。

經過長期的艱苦創業,南開大學終以優越的學術環境、嚴謹的科學訓練方針以及崇尚務實的精神而名馳南北,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周恩來、陳省身、吳大猷、曹禺等是其傑出代表。

在南開大學周恩來總理雕像底座上銘刻着這句名言:“我是愛南開的”!作為南開大學第一期的學生,他曾説過:“我以後參加革命是有南開教育影響的。”他在少年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更是被國人熟知。

在南開,大師級人物輩出,他們或從南開受教,或在南開教學,但共有的“南開品格”被世人敬仰。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士”的葉嘉瑩先生,漂泊一生,定居南開,她堅持執教七十餘載,向世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還捐出自己的財產設立“迦陵基金”,為中國古典詩詞留下火種。中國農藥化學奠基人和開拓者楊石先、李正名,著名詩人、翻譯家穆旦……各領域傑出人物若羣星璀璨。

百餘年來,南開系列學校秉承嚴範孫、張伯苓先生教育救國理念,篳路藍縷,孜孜以求,由一所中學堂,發展為一個教育大家庭,形成了獨特的教育理念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培養了一大批經世致用之才,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成就了中國教育史上不可複製的“南開現象”。

“縱觀南開化學百年發展歷程,愛國主義是貫穿其中的鮮明主線。百年來,南開化學堅守教育報國初心,堅持為國育才,始終與國家前途命運同向而行。”在16日召開的南開大學化學學科創建100週年紀念大會上,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這樣説。

知中國服務中國,南開化學如此,南開大學如此。102歲南開,生日快樂。(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2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中國服務中國:102歲南開的“愛國底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