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豆瓣分一直在9.4以上居高不下,好評如潮。
這部劇是主旋律的扶貧劇,劇情主線幾乎沒有愛情,卻也讓人看得心潮澎湃、感動不已。
馬家兩兄弟愛情線若隱若現,感情表達也是若有若無,兩份都是青梅竹馬的愛情,結局卻很不一樣,讓人感覺一是苦味的“澀”,一是土味的“甜”。
馬得福和李水花是同學,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得福甚至想放棄學業,跟水花在湧泉村廝守一輩子。
但得福父親馬喊水是一個有頭腦的人,他逼得福努力學習上進,得福考上了農校。
被父親拆散的這對鴛鴦,從此命運就不在一條水平線上了。
馬德福當上了國家幹部,被分配到自己家鄉負責吊莊移民動員工作。
水花因為家裏窮,父親為一頭驢、兩隻羊、兩隻雞的彩禮和男方家一口水窖,把水花嫁了過去。
水花也想過要抗爭,爬上火車和小夥伴們準備一起逃離這裏的窮山惡水,剛好被趕來的得福逮了個正着。
此時作為村幹部的馬得福,已經不可能再和水花有什麼情感糾葛了。
但基於少年時代的情感,他還是支持水花反對包辦婚姻的,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錢,讓水花跑得越遠越好。
水花不忍心因自己逃婚,導致父親還不清彩禮而被人毆打,主動返回村子同意嫁給安永富。
馬德福和李水花的愛情充滿了苦澀的味道,它是戈壁灘千百年來經常發生的愛情悲劇:因為貧窮,多少青年男女心中那美好純真的愛情被生生割裂了。
丈夫安永富也很疼水花,承諾給她挖個全村最大的水窖,遭遇塌方,失去了雙腿。
得福同情水花,常常去幫助她;雪花也常常在得福失意和沮喪的時候鼓勵他。
政府規定移民村滿60户才能通電,而得福負責的金灘村只有59户,他到處求人,一直不能解決。
這時,水花拖着着殘疾丈夫和年幼的女兒,穿過四五百公里的戈壁灘,來到金灘村,成為第60户移民,一下子解決了通電問題。
得福鼓勵村民們種蘑菇致富,水花積極響應,但因為沒錢蓋大棚,她就去福弟弟得寶的蘑菇棚裏去幫忙、學技術,種出了村裏的第一批蘑菇。
但是,水花丈夫永富卻常常因此不高興,只要知道水花做的事跟得福相關,就發脾氣、罵水花 。
但水花拎得清,她對丈夫説:“永富,以後你發火,喊啥罵啥都行,就是不要把我和得福往一起扯了。我是娃兒她媽,是你媳婦,説出這樣的話傷我,也傷你自己。
每每看向水花時,得福的眼裏都盛着昔日的情意;而水花則臉上雖笑意盈盈,眼神卻刻意迴避。
這種剋制、愛而不得的愛情真讓人心生憐憫。
得福和水花的愛情就像戈壁灘人的生存一樣,苦澀、酸楚又艱難,沒有人不希望他們有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大團圓結局的。
所以,有些觀眾甚至希望後面的劇情裏,永福遭遇不幸,水花帶着她年幼的女兒,最後和馬得福結合。
這種美好的願望,是狗血愛情劇看多了造成了後遺症。
我想起去年的熱播劇《以家人的名義》,劇中三個沒有血緣關係兄妹的真摯情感,讓我心生感動,沒日沒夜地去追劇。
怎奈劇情的下半部親情就變成兄妹三人的情愛糾葛,氣得我直接棄劇了。
所以,我一直擔心《山海情》編劇和導演會在得福和水花的愛情上大做文章,幸好劇情沒往這方向走。
得福因為扶貧工作成績突出,一路升遷成為縣領導;而水花賣蘑菇掙到了錢,為永富買了輪椅,夫妻倆將超市開到了鎮上。
感謝導演沒有把這段愛情演成了狗血的三角戀,用糾葛不清的情愛來攪亂劇情的主題。
其實,因為貧窮造成愛而不得的情感,現實生活中遍地都是;富裕的地方,也每天都在發生。
一味追求狗血愛情只會沖淡主題,而《山海情》中苦難的戈壁灘愛情,卻能更好地烘托主題。
得福和水花各自相安,過好自己的生活,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説完了哥哥得福和水花苦味愛情的“澀”,再來講講弟弟得寶和麥苗土味愛情的“甜”。
少年馬得寶策劃幫助水花逃婚,夥同水旺、尕娃、麥苗一起逃離湧泉村外出打工,被得福追了回來。
馬喊水用蘸着水的鞭子抽得得寶皮開肉綻。
白麥苗在來做吊莊移民前,縣城裏已經有人給她介紹婆家,工作也安排好,但麥苗沒動心。
因為得寶去移民金灘村了,幾年後麥苗也跟着父親白校長做吊莊移民了。
多年不見,少年得寶、麥苗已經長成了小夥子、大姑娘,青梅竹馬的綿綿情意,已經從小溪變成波浪奔湧的大河。
聽説麥苗來金灘村,得寶特地沒去鎮上打工,對着鏡子理理蓬亂的頭髮,買了油餅、羊雜,去迎接她。
看到麥苗下了車,只會呵呵地傻笑,到沒人的地方,將美食塞給她
然後説:“看你吃比我自己吃還要高興!”
得寶帶着水旺、尕娃接麥苗,因此丟了建築工地工作,沒了經濟來源。
他就帶着小夥伴們扒火車偷物資 ,被警察攆得到處躲,表弟尕娃也被弄丟了,姑因此瘋病復發。
得寶又被父親痛打一頓,頭都打破了,麥苗攔前攔後擋在得寶面前,馬喊水才住手。
得寶答應帶着麥苗去新疆找尕娃,結果卻一個人偷偷跑去了,麥苗一氣之下報名去福建打工。
得寶在新疆吃盡了苦頭,最後甚至下礦挖煤去找尕娃,遇到塌方,差點被埋在地下。
他覺得自己撿條命,踏踏實實回家,好好生活,否則命丟了,再沒機會找尕娃,連麥苗都見不着了。
回到金灘村後得寶拜凌教授為師傅,用在煤礦受傷換來的錢建蘑菇大棚,成為全村首富。
他心裏想着麥苗又説不出口,只是每次收菇的時候送一大筐給白校長,然後沒話找話説,打聽麥苗的消息。
而此時麥苗在福建電子廠打工,做得風生水起,因為工作出色成為生產小組長。
後來又因為在火災中勇敢搶救工廠物資,還因此丟了千辛萬苦等到的得寶來信。
麥苗因救災成為風雲人物,被福建省作為優秀青年回家鄉做巡迴演講。
可就在兩人要見面的時候,得寶因保護凌教授與黑心商販起了衝突,與人打架受傷,耽誤了見面。
當得寶騎着摩托車追上開往福建的汽車時,兩人見上一面,滿頭是血的得寶開口説的是這樣一句話:“我是第一個建棚種菇的。”
得寶傷好之後,獨自從寧夏坐車去福建看望麥苗,他蹲在麥苗工作的廠門口,一顆顆地吃着龍眼。
這是兩人自得寶去新疆、麥苗去福建之後,經歷了酸甜苦澀的人生階段後的第一次正式見面。
再次感謝導演,這裏沒有擁抱和接吻這些讓人膩歪的情節,大西北人表達感情的方式就是這麼樸實、這麼土味“甜”!
其實,麥苗在福建打工期間,也有廠裏的司機、工會宣傳幹事,對麥苗表示好感。
但劇情並沒在此糾纏下去,正值青春年華的麥苗長得好看又優秀,有追求者很正常,關鍵是她心裏只有得寶。
難得導演沒有追求狗血劇情效果,只是幾個鏡頭帶過,才讓我們久違這麼土味、卻讓人心動的愛情。
得寶、麥苗的愛情和得福、水花的愛情結局不一樣,他們最後有個好的結局,結為夫妻,都成為各自企業的領頭人,還有了孩子。
這是他們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有時代發展的貢獻。
他們一個在寧夏、一個在福建,努力工作、共同進步,富裕起來的他們開始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愛情和人生了。
得福和水花的愛情悲劇不會在他們身上重演了。
宮崎駿在《千與千尋》中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我相信這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愛,在見到的第一次,就註定要羈絆一生,就註定要像一棵樹一樣,生長在心裏,生生世世。
愛情就是這樣,成為神仙眷侶是一種結局,讓它永遠長在心裏也是一種結局。
只要曾經擁有過、曾經認真而深情地愛過,就都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