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日本爆買 日貨到底哪裏好
揭秘!中國遊客日本爆買 中國人日本瘋狂“掃貨” 背後的真正原因
日媒稱,中國人的“爆買”已成為熱議話題的外國遊客購物熱,也逐漸蔓延到高速公路的服務區(SA)和停車區(PA)。同時也瞄準2020年東京奧運會,埼玉縣內也開始推進新的應對措施。
從馬桶蓋到藥品化妝品,甚至連日用品也要千里迢迢從日本買回來,這正是當下中國人瘋狂在日本購物的真實寫照,據悉 ,2014年,中國赴日遊客超過241萬人次,同比激增84%,佔到全體外國遊客消費額的四分之一。
買在中國買不到的東西還情有可原,可有些人竟然要在東京買智能馬桶蓋,拿回去讓日本公司的當地子公司幫着安裝。在中國也有同樣的東西,為什麼不在中國買,實在讓人不可思議,可據説使用標有“日本製”的東西是一種上檔次、有品味的象徵。
2014年,中國赴日遊客超過241萬人次,同比激增84%。與此同時,中國遊客在日本的消費金額也達到2013年的2倍以上,為5583億日元(約合292億元人民幣),佔到全體外國遊客消費額的四分之一。而且,中國遊客人均消費金額達23萬1753日元(約合12085元人民幣),遠遠超過訪日外國遊客的平均水平。
在各種日本產品中,中國遊客購買最多的是藥品和化妝品,而且絲毫沒有減退的趨勢。這不僅讓日本各大藥妝店效益大幅提升,而且開始推動整個行業重新洗牌。誰抓住了中國遊客的心,誰就擁有未來。對此,日本最大的藥妝連鎖店“松本清藥店”深有體會。
在日本,“松本清藥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藥店,除了藥品還出售化妝品、零食、飲料和雨傘等各種物品,成為日本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來自成都的王先生説:“我通過導遊手冊拿到了優惠券,只要購買3萬日元以上物品就可以有5%折扣。對於我們這些大筆掃貨的人來説,實在太划算了。”
多次赴日旅遊的董女士則是看中了“松本清藥店”的免税對應措施。
“松本清藥店”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遊客的大量到來,不僅讓日本各種銷售數據變得更好看,而且已經促使日本各行各業悄然發生質變。
有了中國等海外遊客的強力支撐,很多日本企業開始大膽嘗試定位轉換。而這無疑將打破日本原有的市場格局,讓業界重新洗牌。
鏈接
中國遊客為何愛到日本“掃貨”
在這股赴日旅遊熱中,中國遊客熱衷於購買日本各類日常用品的現象引起熱議。從鉛筆、削皮刀、眼罩等小物品,到電飯煲、旅行箱等大件,中國遊客的採購清單正在不斷擴容。他們的身影,也成了日本商場的一道獨特景觀。
近年來,隨着索尼、夏普等日本製造業翹楚業績惡化,“日本製造”看似日漸式微,但中國遊客千里迢迢赴日購買陶瓷菜刀、不嫌麻煩地扛馬桶蓋回國,證明日本製造業底藴猶在。為何日本人能夠把日常用品做得如此精緻耐用,設計得如此人性貼心?其中,也許藴藏着中國製造業該如何轉型升級的答案。
看熱門新聞就來新聞閣:http://www.xinwenge.net/產品設計注重人性化
隨着近兩年日元匯率暴跌,加之日本政府去年擴大免税品類範圍,化妝品等同類產品在日本的售價已明顯低於中國國內,吸引不少中國人到日本採購。
但中國遊客到日本“掃貨”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價格便宜。出於防止技術外泄等考慮,日本企業一般把最好的產品留在日本國內,造成同一品牌國內外在售產品存在質量和技術上的差距。在日工作的夏先生對記者説,日本在售花王“尿不濕”,孩子穿一整天都很乾爽,質量明顯高於中國在售花王產品。由於中國人搶購“尿不濕”,日本商場甚至已開始限購。
歸根結底,日本製造產品的優良品質、精美外觀和貼心設計才是中國遊客愛到日本“掃貨”的主要原因。前兩天,本報記者在東京一家藥妝店碰到“掃貨”完畢的小學教師丁老師,她拿着一副摺合人民幣100多元的眼
罩説:“這眼罩質感特別好,還帶加熱功能,國內買不到。”她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來日本,發現很多日用品確如傳言一樣,都很精緻,“一看就想買”。“東西價格比國內貴,但聽説很耐用,我覺得挺值,”她説。
產品的人性化設計是“日本製造”的一個著名“標籤”。日本雨傘的傘柄都帶有一個透明的小框,可以將寫有姓名的紙片擱在裏面,防止拿混。兒童毛巾帶有掛扣,方便孩子在幼兒園或小學懸掛。日語中有個詞叫“配慮”,大概意思是替別人着想。日本人為人處世格外注重“配慮”。日本日常用品的功能設計如此貼心和人性化與這種精神分不開。只有將用户體驗放在第一位,才能想出如此貼心的小設計。
“匠人文化”追求完美細節
日本是島國,國土狹長,面積小,幾千年來生存於這樣的地理自然環境,使日本人形成注重細節的民族特質。從小巧玲瓏的手工藝品,到精緻別雅的庭院,都可以體會到日本人苛求細節完美的精神。自然,在製造日常生活用品方面,他們也精益求精,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這種精神由來已久。有專家説,宋時,日本刀就備受中國人歡迎,歐陽修還特意寫過詩作《日本刀歌》,稱東瀛“器玩皆精巧”。時至今日,日本在細節的研磨等技藝方面仍領先全球,iPhone的外殼就由日本零部件廠製造。
在日本,只要專注、踏實地做好一件物品,哪怕只是一枚螺絲釘,也能獲得成功,這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匠人文化”。
小泉仁左衞門是日本東北地區著名日用品“南部鐵水壺”第十代傳人,其家族從約350年前的江户時代起,便開始專門製造鐵水壺。經過10代人畢生鑽研和技術積累,由小泉仁純手工製造的“南部鐵水壺”,其做工之精細超過很多藝術品,而用它煮出的水味道與其他水壺煮的就是不一樣,雖然單價在2萬元人民幣以上,但仍然受到不少中國人的追捧。
這種世世代代專注於製造日常用品的手工匠家族,在日本並不鮮見,他們的故事經常被電視台搬上熒屏。東京廣播公司(TBS)電視台有一檔名為《震驚世界的日本職人》的節目,專門介紹各地工匠的絕活。最近一期節目介紹了畢生研究怎麼做好一把掃帚的職人,其手製掃帚售價達5000元人民幣。
重視技藝傳承與創新
在日本,匠人受尊重,社會地位高。漆工、制刀工、染匠等製造日常用品的手藝人,也能與歌舞伎等藝術家一樣,榮獲“人間國寶”稱號,登上大雅之堂。
除這些傳統工藝匠人外,活躍於現代製造業一線的年輕行業能手,也是日本社會的驕傲。提起奧運會,中國人一般會聯想到四年一次的體育盛會,但在日本,也可能指“技能奧運會”。技能奧運會競賽項目既包括汽車裝配、焊接等製造技藝,也包括建牆鋪瓦、安裝水管等日常技能。日本年輕職人在技能奧運會上一直成績突出,2007年更是位居金牌榜第一。
不少日本企業是百年老店,重視技藝的傳承與交接,通過一代代研發人員的努力,實現了技術積累、改進和創新。吹風機的納米水離子技術、保温杯的杯膽超鏡面電解加工和電動牙刷的超聲波技術等先進工藝,都是幾代技術人員積累創新、改進技術的產物。
日用品“高端精品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遊客還愛採購特定品牌的日本產品,比如虎牌保温杯、今治牌毛巾等。這和日本政府近年來推出的日用品“高端精品化”戰略不無關係。
今治毛巾是愛媛縣今治地區的特色產品,一直行銷全國。但從
上世紀90年代起,受中國低價毛巾的衝擊,產量大減,不少廠家倒閉。2006年,日本政府出資啓動今治毛巾品牌化戰略。當地政府規定,滿足嚴格質量標準的廠家才能使用今治牌商標,並定期實施嚴格的抽樣檢查。這種品牌“高端精品化”戰略大獲成功。如今,在銀座的百貨商店,經常有中國遊客購買成打的今治毛巾。
最近,安倍政府提出“地方創生”戰略,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也許,今後會湧現更多像今治毛巾這樣的品牌日用品。
看熱門新聞就來新聞閣:http://www.xinwenge.net/中國遊客日本爆買 日貨到底哪裏好
揭秘!中國遊客日本爆買 中國人日本瘋狂“掃貨” 背後的真正原因
日媒稱,中國人的“爆買”已成為熱議話題的外國遊客購物熱,也逐漸蔓延到高速公路的服務區(SA)和停車區(PA)。同時也瞄準2020年東京奧運會,埼玉縣內也開始推進新的應對措施。
從馬桶蓋到藥品化妝品,甚至連日用品也要千里迢迢從日本買回來,這正是當下中國人瘋狂在日本購物的真實寫照,據悉 ,2014年,中國赴日遊客超過241萬人次,同比激增84%,佔到全體外國遊客消費額的四分之一。
買在中國買不到的東西還情有可原,可有些人竟然要在東京買智能馬桶蓋,拿回去讓日本公司的當地子公司幫着安裝。在中國也有同樣的東西,為什麼不在中國買,實在讓人不可思議,可據説使用標有“日本製”的東西是一種上檔次、有品味的象徵。
2014年,中國赴日遊客超過241萬人次,同比激增84%。與此同時,中國遊客在日本的消費金額也達到2013年的2倍以上,為5583億日元(約合292億元人民幣),佔到全體外國遊客消費額的四分之一。而且,中國遊客人均消費金額達23萬1753日元(約合12085元人民幣),遠遠超過訪日外國遊客的平均水平。
在各種日本產品中,中國遊客購買最多的是藥品和化妝品,而且絲毫沒有減退的趨勢。這不僅讓日本各大藥妝店效益大幅提升,而且開始推動整個行業重新洗牌。誰抓住了中國遊客的心,誰就擁有未來。對此,日本最大的藥妝連鎖店“松本清藥店”深有體會。
在日本,“松本清藥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藥店,除了藥品還出售化妝品、零食、飲料和雨傘等各種物品,成為日本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來自成都的王先生説:“我通過導遊手冊拿到了優惠券,只要購買3萬日元以上物品就可以有5%折扣。對於我們這些大筆掃貨的人來説,實在太划算了。”
多次赴日旅遊的董女士則是看中了“松本清藥店”的免税對應措施。
“松本清藥店”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遊客的大量到來,不僅讓日本各種銷售數據變得更好看,而且已經促使日本各行各業悄然發生質變。
有了中國等海外遊客的強力支撐,很多日本企業開始大膽嘗試定位轉換。而這無疑將打破日本原有的市場格局,讓業界重新洗牌。
鏈接
中國遊客為何愛到日本“掃貨”
在這股赴日旅遊熱中,中國遊客熱衷於購買日本各類日常用品的現象引起熱議。從鉛筆、削皮刀、眼罩等小物品,到電飯煲、旅行箱等大件,中國遊客的採購清單正在不斷擴容。他們的身影,也成了日本商場的一道獨特景觀。
近年來,隨着索尼、夏普等日本製造業翹楚業績惡化,“日本製造”看似日漸式微,但中國遊客千里迢迢赴日購買陶瓷菜刀、不嫌麻煩地扛馬桶蓋回國,證明日本製造業底藴猶在。為何日本人能夠把日常用品做得如此精緻耐用,設計得如此人性貼心?其中,也許藴藏着中國製造業該如何轉型升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