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國與俄羅斯將合建首個月球空間站 預計2020年動工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綜合

  央視新聞9月28日消息,當地時間27號,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將合作建造首個月球空間站,名為“深空通道”(Deep Space Gateway),以其作為基地對太陽系進行深層探索,並在遠期實現將人類送上火星的目標。

  該工程由美國航空航天局主導,在運行後空間站內將有宇航員長期駐守。據媒體報道,美俄已在澳大利亞召開的2017國際宇航大會上簽署了合作協議。預計空間站將於2020年動工,其第一個艙室將在2024年到2026年間完成。

  受烏克蘭和敍利亞問題的影響,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緊張,但太空探索領域的活動,包括國際空間站的合作,是少數幾個不受影響的合作領域之一。


  據俄羅斯衞星通訊社12日報道,新西伯利亞科學城專家提出三項申請,希望在中國空間站失重條件下進行實驗。

  報道援引《俄羅斯報》消息,物理數學博士奧列格·卡博夫解釋所申請的三項實驗,“第一項實驗旨在研究所謂‘接觸線’區域的蒸發過程,這是固相和液相之間只有幾微米厚的狹窄邊界,這裏蒸汽異常高,這種效應引發全世界研究學者的關注;第二項是微重力條件下的蒸汽凝結實驗,這些研究對地面和空間應用都很重要;第三項實驗是研究在微通道和迷你通道中的沸騰過程。”

  中國未來空間站想象圖 圖片來源:人民網

  中國國家航天局航天合作處處長許巖松曾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GLEX 2017)期間表示,中國將於2018年發射第一個核心組件,開始建造空間站。並且計劃在2022年前計劃完成空間站建造任務,此空間站建成後將用於國際合作,並可能成為國際性空間站。

  據中新網報道,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介紹,中國空間站基本構型包括一個核心艙及兩個實驗艙,採用對稱T形構型,軌道傾角42至43度,設計壽命10年,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

  珠海航展所展示的我國空間站模型。 圖片來源:人民網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系統工程室主任魏傳鋒表示,我國空間站科學載荷佔空間站的比例,比國際空間站要高。

  中國的空間站能提供機械、供電、信息、温度控制等多種類型的空間科學實驗載荷接口。中國也制定了接口標準規範和國外的實驗載荷進入中國空間站必須滿足的安全性標準,以及適應中國環境實驗條件等要求。

  (2017-09-13)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俄羅斯衞星網報道,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向記者表示,三名宇航員搭乘“聯盟MS-04”號飛船的返回艙從國際空間站平安返回,成功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境內。

  據悉,返回地面的是俄航天集團公司宇航員費奧多爾•尤爾奇欣、美國宇航員佩吉•惠特森和傑克•費希爾。

  圖片來源:NASA

  在國際空間站下一批53/54考察組抵達前,繼續駐留在空間站上的還有3名宇航員,分別是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梁贊斯基, 美國宇航員蘭道夫•布萊斯尼克和意大利宇航員保羅•內斯波利。

  搭載國際空間站53/54考察組的“聯盟MS-06”宇宙飛船將於9月13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乘員包括俄航天集團公司的宇航員亞歷山大•米蘇爾金, NASA宇航員馬克∙範德海和約瑟夫•阿卡巴。

  (2017-09-03)


  隨着近年來中國經濟實力的發展,在國際的地位和影響力都大有提高,軍事實力也是不同以往了。但是我國在航空航天的方面在國際上處於弱勢。

  世界航天,從伊始便把中國遠遠甩開,中國多次示好,甚至在天宮一號發射前兩年依然在謀求與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在歐盟和俄羅斯基本同意的情況下還是被美國以防止太空技術“大規模擴散”為理由拒絕(而國際空間站已有近30個簽約國,甚至包括馬來西亞、南非、哈薩克斯坦這種國家。

  網絡配圖

  中國有句古話不蒸饅頭爭口氣,一貫自力更生的中國航天人本就不願寄人籬下,現在倒不如放開手腳大幹一場,20年前中國毅然絕然的打算自己獨立建立空間站。

  從無到有,中國在極其有限的航天資金支持下,中國所有的航天經費估計在100億美元左右,甚至遠遠抵不過一架航天飛機的花費,一步一步發展到了今天。而現在,我們在空間實驗室建設方面,隨着天宮二號的成功發射,正在取得快速矚目的進步。

  中國航天局表示,完整的中國獨立開發的國際空間站將在2022年左右建設完畢!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完整建設國際空間站的國家,而美國和西方國家的空間站一直是由各個國家的技術拼湊而成。並且美國、俄羅斯共同構建的國際空間站將於2020年墜入太平洋,但時候如果美國等西方國家還想要使用空間站,就得有求於中國。

  網絡配圖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俄羅斯宣佈將拒絕美國在2020年以後繼續使用國際空間站,並禁止本國生產的火箭發動機被用於發射美國軍用衞星。但是美國目前還沒有完整的建設空間站的技術,也還沒有能夠往返國際空間站的技術。所以美國仍不得不以每人6000萬美元的高昂代價,用俄羅斯火箭將自己的宇航員送上空間站,往返一次高達數十億人民幣!

  中國在天宮二號退役之後,中國的空間站將會正式開建,中國將會形成一個長征五號、長征七號和長征二F(搭配的空間站火箭發射體系,文昌和酒泉配合的火箭發射場體系,遍佈全球的測控站、遠望系列測控船和空間中繼衞星配合的全天候監控通訊體系,真正崛起為一個航天超級強國!

  網絡配圖

  中國的發展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中國將真正的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中。隨着美國等西方國家國際空間站壽命即將走到終點,要想重新構建有沒有完整的技術,目前西方國家最佳的選擇就是與中國合作。美國和歐洲各國也都緊盯着中國空間站的進展!

  (2017-08-29)


  美俄等在國際空間站上封鎖中國幾十年,如今看到中國空間站即將建設完成併成為全球唯一的空間站,便開始主動申請合作。美日更是提出共享中國空間站的要求,希望中國能夠答應他們的要求。美日積極派出航天員參加中國舉行的航天員培訓,從而在中國空間站分的一杯羹。俄羅斯當然充分利用合作中國裝備的先機優勢主動發力,爭取佔據合作中國裝備的先機。

  俄羅斯媒體指出,中國航天裝備正在崛起,但中國航天裝備的崛起之路與美國完全不同,中國正在編輯世界罕見的航天裝備復興故事。中國航天裝備復興的故事、曲折、離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複製這樣的故事。日本《每日新聞》指出,日本的航天裝備大國地位即將被中國超越,日本希望能夠在中國的太空裝備計劃中體現存在。日本認為,太空裝備很多都是屬於全世界的共同需要,中國沒有必要過於保守,也不要因為歷史或其他原因對日本採取不一樣的態度。

  俄羅斯專家Lvovsky教授稱,如今通過互聯網發送的所有敏感數字信息都是加密的,可以有效保護隱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旦某國掌握量子核心技術,勢必打破現代通信加密技術的成果,令一切隱私功能暴露在量子通信技術的眼皮子之下。也就是説,目前實在沒有有效的加密技術來對抗量子計算機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到時候,整個世界的秩序可能受到量子技術的威脅。對此,許多科學家表示認同,認為量子技術的發展令國家的安全性無處遁形。當然不少俄羅斯科學家持相反觀念,他們呼籲主動合作中國解決所有現實問題。

  中國的量子技術如果確實領先世界,而不是像以前水變油之類的虛假的東西,且在不太遙遠的未來能真正領先應用,那麼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俄羅斯就會真正擔憂了。為祖國大讚!外國千方百計想套出中國的量力技術所掌握的一部份想出的歪注意,使中國在辯證中把量力技術池密出去,被他們利用,險惡用意實在陰險狡猾,中國應該沉着冷靜處理應對,不能被他們的用意所暴露量力技術,任憑風吹草動,我自巍然不動。

  在中國航天裝備的巨大進步面前俄羅斯軍方高層認為,合作中國是當前最為明智的行為,俄羅斯完全可以與中國一起進行空間站合作。另外俄羅斯媒體指出,鑑於經濟問題,俄羅斯正在進行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同中國北斗導航系統之間的兼容試驗,將來格洛納斯導航系統併入北斗系統不是沒有可能。

  俄羅斯媒體報道,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同北斗強強聯合,將實現軍事與民用的全球無縫鏈接,加上北斗的精度已經遠遠超越美國GPS,這對於創建一個服務全球的新型導航系統意義重大。其實想合作的不止是俄羅斯。歐洲媒體希望,中國不計前嫌主動放開合作的大門,為歐洲參與中國太空裝備合作打開通道。歐洲希望中國秉承全世界共享太空的思想,促進全世界共同利用太空能力的提高。

  但是印度卻對俄羅斯主動併入中國導航系統提出了異議。印度指出,一旦俄羅斯導航系統併入北斗,那麼印度大量進口的俄羅斯裝備將不得不使用北斗導航系統,這對於印度裝備安全不利。另外印度裝備來自世界各地,本來想統一使用俄羅斯的導航系統,可是一旦北斗合併成功,中國是否願意免費供印度使用還很難説。

  印媒指出,印度自己也在建造自己的區域定位導航系統,計劃7個衞星,但是由於技術有限,目前只是一個設想而已,因此短期內很難擺脱對於俄羅斯的依賴。因此印度希望俄充分考慮印的利益,不要考慮導航系統併入北斗的問題。

  現在的中國經濟發展了,人們生活穩定了,有錢人也多了,在超越底線的娛樂化思想指引下,許多人的思想境界也低俗了。在某些“輿論”的“引導”下,從“超女唐笑”毆打武警事件開始,諸多侮辱軍人、欺負軍人家屬的事件頻頻發生,科學家受到的尊重明顯不夠了。在某些人的眼裏,保護着我們的幸福、尊嚴的軍人們,科學家們的地位不止不如商人,甚至連一個三流藝人都不如。這種情況必須扭轉,我們必須給下一代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們誰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樑。

  忘記就意味着背叛,在我們的民族精神裏,糟粕總會被唾棄,而英雄的精神永遠綻放着光芒。今天,仍有數百萬科學家耕耘在科研第一線,我們應該為他們加油,為他們祝福。

  (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