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
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政府獲悉,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制定了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黑龍江省從今年開始將推行多種舉措力促養老環境再升級。
A 實施養老設施新建補建
意見規定,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社區配套用房建設範圍,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城鎮建設工程,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新建和補建。新建住宅小區按每百户20至30平方米配套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對具備條件的已建成小區按每百户15至20平方米的標準,通過政府回購、租賃、改造等方式因地制宜補足養老設施。確保到2022年配建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達到100%。尊重居民意願,統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公共場所無障礙、適老化和消防設施改造,引導老年人家庭實施住宅及傢俱設施適老化改造。
B 2020年所有街道都有社區養老服務機構
意見規定,黑龍江省發展多種模式的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加快完成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儲備建設社區類普惠養老項目,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骨幹網,在中心城區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到2022年,力爭所有街道至少建一個具備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90%以上。依託老年文化活動場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老年文化體育活動。依託社區衞生服務場所,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保健諮詢、醫療義診、醫養護理等健康服務。
C 建失能老年人照護單元
意見提出,有效拓展農村養老服務。將提升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建設標準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改造提升工程,推進適老化、無障礙環境改造,開闢失能老年人照護單元。逐步將其轉型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到2022年,每個縣至少建一所以農村特困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專業照護為主的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
D 重點打造高齡和失智養老機構
意見規定,哈市實施社會兜底服務工程和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重點發展服務高齡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專業護理型養老機構。到2022年,全省養老機構護理型牀位佔比不低於50%。修訂資助民辦養老機構發展補助資金政策,評定等級的民辦養老機構給予不同檔次運營補貼。
各市(地)要制定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管理辦法以及整合閒置設施改造為養老服務設施的政策措施,對具備條件的國有企業所屬培訓中心和療養機構加快資源整合,對空置的公租房,允許減免租金或者免費提供給社會力量用於開展養老服務。
E 推行養老服務顧問居家養老模式
今後,黑龍江省培育居家養老服務,推動養老服務機構的專業服務向居家老年人延伸,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等上門服務。推廣“養老服務顧問”模式,引導有資質的社會組織接受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孤寡、殘疾等特殊老年人委託,依法代理入住養老機構、就醫等事務。支持志願服務組織開展養老服務,探索志願服務“時間銀行”做法,推動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完善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建立居家探訪服務制度,健全定期巡訪獨居、空巢、留守老年人的工作機制。
F 打造中醫藥家庭醫生推行老人慢病管理雲
推動中醫藥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打造融合醫療、照護、康復、養老為一體的中醫藥醫療養老機構。推動養老機構、老年護理院、老年康復療養機構等與中醫醫療機構合作,開展中醫藥康養服務。支持組建含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的家庭醫生團隊,鼓勵家庭醫生團隊提供與家庭結合的中醫藥養老服務。推進“中醫藥 旅遊 養老”發展,開發基於黑龍江省道地或大宗中藥材的適老產品和中醫藥康養旅居產品。打造一批融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保健、中醫健康養老、中醫藥文化景觀、傳統健身運動、藥膳食療於一體的中醫藥健康養老旅遊基地。
此外,發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開發適老化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拓展雲計算、大數據等在養老服務領域的應用。開展省級醫養結合機構試點,推動醫養結合、家庭醫療和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發展。推廣以互聯網預約掛號、診間支付、專家查詢、健康知識普及、診查結果查詢和遠程醫療為基礎的“互聯網 醫療”服務模式。開展“智慧醫療 簽約服務 家庭醫生工作室”慢病管理“雲”服務。推進老年人健康卡的應用和普及,實現就醫“一卡通”。
大力發展老年教育。推動各級各類文化、教育、體育公共服務設施向老年人免費、優惠開放,因地制宜開展老年人健身運動,支持創作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協調有關部門利用閒置房產、教學設備興辦老年教育。鼓勵有條件的本科高校、職業院校、廣播電視大學(分校)、社區教育機構等通過多種形式舉辦或參與老年教育。
G 老年人康復器具有望納入醫保或給予補助
意見規定,提升老年人消費支付能力。開展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考慮失能、失智、殘疾等狀況,評估結果作為領取老年人補貼、接受基本養老服務的依據。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按規定納入醫保協議管理範圍。探索將符合條件的基本治療性康復輔具按規定逐步納入黑龍江省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對城鄉特困人員和低保家庭中的失能、殘疾老年人配置基本康復輔具給予補貼。鼓勵保險公司拓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推動補充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商業養老保險、健康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保險相關產品的發展和服務。鼓勵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投保僱主責任險和養老責任險,擴大養老服務綜合責任保險覆蓋範圍。(記者 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