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進程過半,又到了大家交半年成績的時刻。這半年註定不平凡,也有太多的辛酸和值得記憶的地方。寶馬、特斯拉、比亞迪、廣汽等多個廠家紛紛發佈上半年銷量,在新能源交付中,比亞迪首次超過特斯拉,成為半程冠軍,但隨着特斯拉的強勢反彈,最終銷冠歸屬還存在極大變數。前不久,理想L9頂着“500萬內最好的家用SUV”頭銜上市,這幾天,李想發文稱,大部分高端汽車音響都是貼牌,那請問理想L9是不是也貼牌呢?日前,本就銷量堪憂的福特又發出召回通知,召回近6萬輛福特探險者。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記着獲悉,將推動規劃人口規模大於50萬人的城市,在普通商品房建設中,按照1户1車位來配建停車位。 來一同回顧上週汽車微博熱搜話題彙總。
一、6月全國乘用車零售194.3萬輛
閲讀量:5.1萬
事件回顧: 7月8日,乘聯會公佈2022年6月乘用車市場最新銷量數據,數據顯示,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94.3萬輛,同比增長22.6%,環比增長43.5%,6月零售環比增速處於近6年同期歷史最高值。1-6月累計零售926.1萬輛,同比下降7.2%,同比減少71.5萬輛,其中3-5月同比下降103.1萬輛,影響較大。
點評:雖有疫情在4、5兩個月份的困擾,但目前車市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態勢,政策推動下,6月的車市銷量數據超預期暴增,預計7月產銷同比實現20%左右增長,有望為接下來的金九銀十做出更好的鋪墊。
具體來看,6月豪華車零售31萬輛,同比增長26.0%,環比增長74.0%,乘聯會分析指出,這是由於前期京滬等豪華車主銷區域受防疫封控形勢變化影響較大,近期改善明顯。
自主品牌在6月零售81萬輛,同比增長35.0%,環比增長31%,零售份額為42.5%,同比增長3.8個百分點,1-6月累計份額43.1%,相對於2021年同期增長4.6個百分點。
主流合資品牌在6月零售82.0萬輛,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47.0%。其中德系品牌份額22.7%,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21.5%,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10.2%,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新能源車市場仍然是最大亮點。6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53.2萬輛,同比增長130.8%,環比增長47.6%,1-6月形成“W型”走勢。1-6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224.8萬輛,同比增長122.5%。
最後看看滲透率,6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27.4%,較2021年同期提升12.8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50.1%,豪華車為28.0%,而主流合資品牌為4.5%。
可以遇見,只要下半年疫情方面被控制住,不出現特別大的問題,中國的汽車市場依舊會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
- 李想稱大部分高端汽車音響是貼牌
閲讀量:120萬
事件回顧:近日高合音響被曝虛假宣傳遭車主集體起訴,理想汽車CEO李想今天也在微博發表了自己對汽車音響的看法。李想稱,出現在各大豪華品牌車上的幾個大名鼎鼎的高端汽車音響品牌,動不動幾萬元的選裝價格。他們大部分既不生產喇叭,也不生產功放;即不研發音響的軟件,也不設計喇叭罩。主要是調音的作用(高水平的品牌這個能力還是值錢的),甚至很多調音都不做,只授權貼牌而已。
網友熱議:
點評:説到汽車上的音響品牌,相信大家一點都不陌生。國際知名的音響品牌包括Harman Kardon哈曼卡頓、BOSE博士、Burmester柏林之音、Meridian英國之寶、Bang&Olufsen寶華韋健、Dynaudio丹拿、Mark Levinson馬克萊文森等。
而一套高端的音響品牌不但是車輛的加分項,也是汽車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砝碼,同時也標誌着它是一輛高配的豪華車型。
但稍微熟悉業內操作的人都會知道,一套真正的高端汽車音響往往價值不菲,但很多消費者並不會輕易付出更多成本。那一方面是消費者存在的需求,另一面又是極其廣闊的市場,該如何操作,於是就有了現在的“中國組件+國際大牌LOGO”的組合方式。
李想的言論跟前不久曝光的高合汽車音響有關係,高合汽車上雖然宣傳稱採用了Meridian英國之寶音響,但車主拆開後發現,喇叭等零部件並不是英國之寶的產品,而是國產組件。由此引發集體上訴維權。
接着李想的話來看,他號稱自家的理想L9可不是糊弄人的東西,而是存在諸多優點。未實際體驗過,不能在這裏妄下結論。這裏不能不提到一個企業,那就是上聲電子。截至2021年底,上聲電子在全球車載揚聲器產品的市佔率已達12.92%,國內市佔率第一。目前上聲電子的客户覆蓋了大多數主流車企,包括特斯拉、比亞迪、蔚來汽車、金康賽力斯、理想汽車、威馬汽車、零跑汽車、大眾集團、福特、通用、上汽、東風汽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吉利等。
- 特斯拉Model Y6月銷量全國第一
閲讀量:631萬
事件回顧:在乘聯會中國汽車剛剛公佈的6月銷量數據中,特斯拉中國銷量為78906輛,同比增長138%。值得注意的是,6月特斯拉國內交付量達到了77938輛的歷史新高,僅Model Y車型就已交付52557輛,同比增長2.5倍,位列6月國內單一車型月銷Top 1。
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共生產近30萬輛汽車,半年交付量已經佔據2021年全年交付量的6成以上,其中海外交付近10萬輛。此外,在今年疫情衝擊和全球產業鏈危機雙重重壓下,特斯拉仍然做到了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共交付56.5萬輛,同比增長達46.3%。
網友熱議:
點評:從6月的銷量中不難看出,特斯拉在國內已經擺脱了零部件供應緊張、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整體生產和交付恢復到了正常水平。而特斯拉Model Y成功獲得乘用車月度銷量冠軍。特斯拉中國今年上半年在國內市場的累計銷量為197575輛,僅次於比亞迪和上汽通用五菱,位居新能源廠商銷量榜單的第三位。
特斯拉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已成為特斯拉的全球出口樞紐,從交付數據來看,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前半段用於出口,後半段則交付中國客户。
儘管特斯拉已經開足馬力,也在努力恢復正常的生產,但目前來看,產能問題也開始困擾着它們。根據特斯拉中國官網最新顯示的信息,特斯拉Model 3全系車型的預計交付週期均為16-20周,而消費者當前訂購特斯拉Model Y至少也需要等待10個星期才能提車,由此來看,產能擴建,或者再談建第二工廠的問題也非常突出。不知道特斯拉有沒有做好應對下一波爆發增長的準備。
四、福特召回近6萬台進口探險者
閲讀量:8.8萬
事件回顧: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決定自即日起,召回2012年11月12日至2017年9月30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3-2017年款進口福特探險者汽車,共計59935輛。
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暴露在冬季大量使用道路融雪劑的高腐蝕性環境中時,後懸架前束連接臂球頭可能受到融雪劑嚴重腐蝕而卡滯,導致連接臂斷裂。後懸架前束連接臂斷裂會降低車輛轉向控制能力,增加碰撞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點評:還是那句話,召回不見得就一定是壞事。出現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覆,這永遠是大廠最應該做的事情。
福特目前在中國的處境並不算特別好,但也看到了福特在積極改變以應對這種不利局面。新福克斯換裝1.5T四缸發動機,再次迴歸主流,也讓人們看到了希望。福特最近幾年在主流產品的更新上確實後勁不足,產品力也落後主流對手。所以,加快產品更新和快速引入全新產品依舊是福特今後要走的路。但無疑這條路任重而道遠。中國市場十分包容,但凡只要用心設計和琢磨消費者,混的都不會太差。
五、推動商品房建設中停車位按1户1車位配建
閲讀量:10.9萬
事件回顧: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穩定增加汽車消費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負責人張雁回答記者提問,稱:“將進一步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具體措施包括指導各地在新建居住社區中,嚴格按照城市停車規劃和居住社區建設標準來建設停車設施。推動規劃人口規模大於50萬人的城市,在普通商品房建設中,按照1户1車位來配建停車位。
網友熱議:
點評:眾所周知,我國現在是汽車產銷大國,國內家庭擁有汽車的體量也非常龐大,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擁有汽車家庭數量達到1908萬户。問題可想而知,停在哪就是首要的大問題。
在很多國內早期規劃的小區中並未有相應停車位的規劃,這就導致了很多小區內汽車隨便停,擁堵不堪,問題重重。2021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四部委《關於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的意見》,各地結合實際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措施,通過擴大增量、盤活存量等多種方式,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推動緩解羣眾“停車難”問題,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今年1—5月,各地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增停車位26.94萬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萬個、提升9個百分點。
此外張雁還介紹,“圍繞醫院、學校、商圈、交通樞紐、旅遊景點等重點區域的停車需求,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塊,合理利用人防工程、公園綠地地下空間等,挖潛增建停車設施,鼓勵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立體停車庫等多種集約化停車設施。推動各地積極採用資源共享、價格調控、臨時停車等措施,提升泊位使用效率。”
停車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停車難很多人都遇到過,解決好這個問題無疑也是非常有難度的。但解決好它才能體現出真正的水平和方案的合理。
- 國內首部自動駕駛管理法8月1日在深圳施行
閲讀量:43萬
事件回顧:日前,深圳人大發布《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這是國內首部關於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該《條例》明確規定列入產業目錄的智能網聯汽車,經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其中,無人駕駛車可在深圳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劃定的區域、路段行駛。經交通運輸部門許可,可以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
網友熱議:
點評:首先第一點,深圳作為創新之都,果然名不虛傳。在無人駕駛汽車的領域內,又將做全國的標兵和領路人。數據顯示,2021年,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營業收入1066億元。
不破不立,智能網聯汽車的引入同樣面臨很多困擾,這對深圳市的決策者們同樣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們看到的做法是:市人大常委會運用特區立法權,對智能網聯汽車管理從道路測試、准入登記,到使用管理、交通違法及事故處理等進行全鏈條立法,全力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掃除法律障礙。
能夠真正的上路行駛,也要有充足的道路允許,“道路測試”是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重要環節,截至去年深圳已開放的測試道路是145公里。《條例》在盡力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為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活動提供便利,授權政府可以選擇車路協同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行政區全域開放道路測試、示範應用,且將審批權限下放給全域開放的區相關主管部門。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建設道路和交通場景仿真模擬平台,對智能網聯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進行仿真測試和技術驗證。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出了交通事故誰來負責?就此,《條例》作出明確規定,一是有駕駛人的智能網聯汽車發生交通違法或者有責任的事故,由駕駛人承擔違法和賠償責任。
二是完全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在無駕駛人期間發生交通違法或者有責任的事故,原則上由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承擔違法和賠償責任,但對違法行為人的處罰不適用駕駛人記分的有關規定。
三是交通事故中,因智能網聯汽車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車輛駕駛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依照上述規定賠償後,可以依法向生產者、銷售者請求賠償。
數十年前人們對未來駕駛汽車和場景的幻想,如今就要變為現實,感慨所處時代的偉大和進步,這是何等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