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搭載“華為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車型——極狐阿爾法S HI版,在去年4月上海車展高調預售,當時在華為提前放出一段公開道路“自動駕駛”實拍視頻預熱的情況下,這台車大受關注。
然而,預售後足足過了1年1個多月之後,這台車才終於在2022年5月7日宣佈上市,推兩款車型:進階版39.79萬,高階版42.99萬。6月30日前下訂,可以進階版價格+1.5萬,升級高階版+價值8千元的啞光專屬色,相當於高配優惠2.5萬。這讓本來昂貴的它,顯得好像有一點點划算。
極狐阿爾法S自出現在公眾視野,就一直是在華為光環加持下贏得關注,其普通版先行上市,在銷量上表現就非常慘淡,數據顯示極狐S在今年3個月累計銷量1804輛,月均銷量僅為600台。HI版正式上市,這台車才算是終於等來了“靈魂附體”,連北汽藍谷董事長劉宇都興奮地表示“我們對極狐 阿爾法S 華為HI版的銷量目標,就是賣到斷貨。”然而,它比普通版貴出近15萬的售價,是否值得呢?
為何遲到1年多?
斷不斷貨這個真的不好説,但什麼時候交貨,這次發佈會上是沒有提到的,會不會又像它從預售到上市這樣拖個1年多?目前不得而知,我們倒是可以聊一聊為何極狐阿爾法S HI版比預計要晚上市。
先來説官方口徑,HI版的難度顯然是在駕駛輔助(餘大嘴一口一句都是説自動駕駛,我不認為這樣講客觀,適合傳播),能拿得上台面講的鍋,當然是很多的,這次被甩鍋的是高精地圖,要實現市區領銜,依賴於高精地圖的普及,然而“高精地圖行業發展也存在一定問題”,比如五環內並未開通高精地圖採集權限;城市發展過快,高精地圖更新頻率未必能跟上等等。
拿不上台面講的,是兩家公司不和。HI版亮相以後,遲遲未見新進展,半年後也就是去年9月有消息傳出,北汽藍谷和華為未能達成銷量合作,稱年底前不一定能實現合作。
然而另一邊,華為與小康賽力斯合作的問界M5去年底亮相,並迅速推進上市交付,如今這台車月銷也能有3千台。雖然距離理想狀態30萬台年銷量還很遠,但比極狐阿爾法S還是強不少。
轉眼來到今年的3月份,其實消費者都快忘了有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這件事了,HI版關注度也幾乎消耗殆盡,也是這款車型快1年仍毫無上市跡象之際,投資者質疑兩家公司已經鬧翻。這是北汽藍谷所不願看到的,如果您多少了解一點點這家公司,就知道它從來都是視資本如命脈,視用户如草芥的,於是有了官方闢謠。
有分析稱,兩家公司合作進展緩慢,重要原因或為極狐阿爾法S實在賣不動。
憑啥賣這麼貴?
極狐阿爾法S HI版的售價直指40萬大關,價位並不低,要知道在傳統意義上這都到了BBA“56E”的入門檻了。相比普通版的極狐阿爾法S多出的近15萬購車成本,主要是因為這台車會搭載3顆96線半固態激光雷達、13個攝像頭、6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以及華為MDC 810自動駕駛計算平台,算力為400TOPS,按照計劃它將支持城區輔助駕駛。
從硬件裝備上來説,極狐阿爾法S HI版確實可以説是2022年量產車的天花板了,按照之前一些行業人士所透露的,目前固態激光雷達採購價還是相對高昂的,15萬元説不定還買不到這3顆激光雷達。這麼理論一波,又似乎覺得這台車不貴了?
其實東西貴不貴,重要還是看“療效”,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每天動輒2-3小時的通勤時間,你的車要是能實現A點到B點自動駕駛,而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趕項目材料、學習或者是娛樂休息,而且可以用上很多年,還可以隨着技術的進步終身享受免費OTA,那是真的不貴。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形容這台車“硬件架構應該是當今世界上最強的自動駕駛系統,沒有之一。但軟件還需要打磨,需要迭代。”
他還進一步解釋道:“人類新手開車,開過幾千公里、幾萬公里、幾十萬公里後,駕駛能力是不一樣的,汽車同樣有個學習的過程。當消費者拿到這款車,只是性能的起點,隨着後期軟件版本迭代,‘自動駕駛’性能會越來越好。”
説白了,現在硬件很強了,軟件還不行,等着OTA吧,尤其是現在極狐和華為都沒明確它的激光雷達是否已投入使用,要知道目前搭載激光雷達的車不多,而真正投入使用的只有小鵬P5,而且還僅限於停車場記憶泊車場景。智能化電動車,確實有交付“半成品”的風氣,從特斯拉、小鵬到極氪,大家都在這麼幹,但是極狐可能和前面這三位都不一樣。
“靈魂”進化存疑
“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相信大家對這句話還有印象,這是上汽集團一把手陳虹在回應為何拒絕與華為合作時談到的,在當時引起熱議。
極狐就是第一個“把靈魂交出去”的品牌,這一模式在汽車行業並不被看好。現在,HI版上市,對消費者來説,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它的“靈魂”並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這就意味着,車買到手,什麼時候OTA或者會不會推OTA並不掌握在北汽藍谷手上,而是在華為。
從預售到上市,已經出現延誤1年時間之長來看,北汽藍谷對於雙方合作的節奏並無“議價權”,至少是要雙方拉鋸之後才能有個結果吧。這就會導致後續所有的技術推進以及OTA節奏,都需要雙方的“通力合作”、共同推進,如果雙方產生了不可調和之矛盾,那麼消費者就只能乾等了,而且這種情況極容易發生。
我們知道,華為發展汽車業務以來,提出了3種與主機廠的合作模式:第一種應該是純粹的供應商;第二種是HI模式,負責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在內智能軟硬件,也涉及後續的迭代運營,目前只有極狐選用了這一合作模式;第三種是華為智選車模式,也就是HI模式的升級版,華為會主導車輛設計等等,相當於車企就是個代工商了,問界M5就是這一模式的代表。
從這3種模式不難看出,華為的主導力是逐級增強的,或者説利潤分配也是逐級增強的,顯然第三種模式才會是華為主要精力所在,做成了那就相當於自己的品牌,反客為主了。説句小人之腹點的,把問界做好了,華為分配給HI模式的資源必然削弱,好東西先用在自家品牌上,這都是商界常規了。
説到底,極狐阿爾法S HI版不過是華為的試驗田,而且還是優先級別不高的那種。
所以,你可能可以接受買一台半成品車,但我想問,你能不能接受它後期無法保證OTA,開個幾年十幾年它還是“新手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