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能量密度做高,把續航提上去,現階段最熱門的技術方案就是“硅負極”。
理論上採用各類成熟的“硅負極”技術後,同體積和重量的三元鋰離子電池容量可以提升50%甚至更多,輕鬆實現1000km的超長續航。
那麼當下,又有哪些車企在研發“硅電池”呢?
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名稱:Sila Nanotechnologies
合作模式:入股
光看Sila Nanotechnologies很多人非常陌生,但該公司由Gene Berdichevsky創立,後者是特斯拉創建初期的第七位員工,這樣描述就知道其深厚的技術背景了。
早在2019年,戴姆勒便以1.7億美元入股Sila Nano,同時在其董事會獲得一個席位,也收穫了這家公司產品的優先供應權。
不過Sila Nanotechnologies對自己產品的定位比較特殊,即“只做負極材料,不做電芯”,這就意味着它可以專注於高價值產品的研發。
目前,梅賽德斯-奔馳已經宣佈將會在旗下奔馳G級純電動車型上搭載帶有“硅負極”的鋰離子電池,而能量密度也將創造新高,只是要等到2025年才能正式發佈。
極星公司名稱:StoreDot
合作模式:戰略投資
就在剛剛過去的5月24日,極星汽車宣佈首次以公司名義對以色列超快充電池技術科技企業StoreDot進行財務投資。
極星官方指出,StoreDot是開發以硅為主要材料的電動車超快充電池,公司目標將在2024年前生產出充電5分鐘、續航160公里的電動車電池。StoreDot的先進電池技術與極星的戰略相符,即聯合更廣泛的創新行業夥伴,共同推動電動車行業的發展。
對於極星汽車產品層面,未來搭載StoreDot硅負極電池的車型,將可實現35分鐘充滿80%電能的強大快充實力,聽起來非常誘人。
廣汽埃安公司名稱:自研
合作模式:設立研發部門
廣汽埃安的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是目前所有汽車品牌中唯一量產的技術,搭載於AION LX Plus車型,CLTC續航達到1008km。
埃安的技術是讓硅負極像海綿一樣柔軟,並縮小其充放電變化過程中的體積,減少對循環壽命次數的影響。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埃安採用了納米複合硅、帶有自修復功能的粘結劑和梯度符合塗布技術,實現鋰離子電池體積縮減 20%,重量減輕 14%,電池電芯能量密度能夠達到 280 Wh/kg,並且未來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蔚來汽車公司名稱:自研
合作模式:設立研發部門
在1年前的蔚來品牌發佈會上,蔚來宣佈新款轎車ET7後續將搭載150kWh固態電池,並且使用這款電池後的續航里程將達到1000公里。
據介紹,技術突破主要來源於三項創新工藝,其中“無機預鋰化硅碳負極”是核心。
這項技術指負極採用硅碳混合材料的同時,使用預鋰化技術,解決其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率較大、循環壽命不夠、首充效率低(65%-85%)等缺點,而電池容量也能實現50%以上的提升。
總結隨着電動汽車與續航里程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硅負極電池的發展和應用也將越來越快。不止上述汽車品牌,連保時捷、現代起亞等汽車品牌都在佈局旗下的硅負極產業,或許電動汽車普遍續航破1000km的時代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