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多胎家庭來説,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或許會同等對待,但是等到孩子成家立業之後,或許就會區別對待了。
都説“養兒防老”,很多父母在步入晚年之後,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善待自己、孝順自己。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往往留在父母身邊孝順老人的,偏偏就是那些平時不受父母待見的子女。
原本是“最不受待見”的兒子,如今卻是最孝順的孩子
鄰居王大媽育有兩個兒子,由於兩個兒子只相差兩歲,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王大媽都是一視同仁:什麼吃的、穿的、玩的王大媽從不會偏向哪一個。
可是等到兩個兒子都成家立業以後,王大媽對待兒子的態度卻出現了大轉彎。大兒子和大兒媳是自由戀愛,結婚後生下了一枚聰明可愛的小公主。而且大兒媳勤儉持家、心地善良。可就算是這樣,卻不受王大媽的待見。
在王大媽眼裏,小兒媳是她花重金託媒人介紹的,所以也是香餑餑一個。再就是小兒媳給王大媽生了個孫子,而且嘴巴上就像是抹了蜜一樣甜,整天“媽媽、媽媽”地叫着,王大媽聽了心裏甭提有多高興。
但是在旁人看來,小兒媳卻是另外一幅面孔:不僅虛偽,而且特有心機,經常在背後離間哥嫂之間的關係,而且對公婆也是虛情假意,之所以對王大媽如此親熱,只不過是想哄騙王大媽手裏的錢財罷了。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一次,小兒媳嚷嚷着要在市裏面買房子,王大媽聽聞,立馬把自己所有的積蓄三十來萬全部拿出來交給了小兒媳,而且還笑眯眯地對小兒媳説:“這些錢你先拿着用,去買個面積大點的,畢竟是我孫子住的,不能將就,錢不夠的話我再想辦法。”
過了一段時間,大兒媳也打算買房了。當大兒子跟王大媽提起買房的想法時,沒想到王大媽卻是一臉的冷漠:“你們有能力就買唄,跟我有什麼關係,反正我沒錢,而且就算我有錢也不會給你們一分的。”
面對如此無情的王大媽,大兒子和大兒媳也不便再説些什麼了。
王大媽的年紀漸漸大了,身子骨也沒以前那麼硬朗了。看着動不動就生病的王大媽,小兒媳不耐煩了,於是就擺臉色給王大媽看,最後乾脆直接攆人了。
就這樣,王大媽迫不得已來到大兒媳家,原本以為大兒媳也不會管自己,沒想到一進門孫女就“奶奶、奶奶”的叫着,大兒子和大兒媳又連忙準備了豐盛的晚飯,看到如此情景,王大媽不禁淚如泉湧。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幾乎成為了一種社會常態。在我的印象當中,大多數老人都會偏愛年齡較小的子女,而那個最孝順的孩子卻是最不受父母待見的。
為什麼孝順的孩子反而不受父母待見?
1)不會哄父母開心
大多數孝順的孩子都是事實派,他們不矯揉做作,喜歡用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一片孝心,所以也總是會默默無聞地為父母做事,比如幫父母做家務,或是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但是這樣的孩子卻比不上那些“嘴巴甜”的孩子,因為她們就憑那張能説會道的嘴巴就足以讓自己什麼都不用做,而且還能把父母哄騙得特別開心。
在父母眼裏,這樣的孩子既聽話又貼心,將來老了肯定能靠得住,所以就會不待見那些付諸實際行動而埋頭苦幹的孩子。
2)性格老實
孝順的孩子往往性格都比較老實,因為他們懂得體諒父母,所以不爭不搶,就算吃虧了也不會為自己爭辯什麼,長此以往,父母會認為你就應該“吃虧”。
而那些不孝順的孩子,往往會被父母慣得愛擺臉色,愛耍脾氣,性格也會隨之扭曲。對於這類孩子,父母只能是百般討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善待自己。
3)父母偏心
雖説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在多子家庭中,有些父母在潛意識裏就偏心,要麼偏心小的,要麼偏心男孩,總之就是會區別對待。
當父母長期偏愛一個孩子的時候,那個不受待見的孩子不管付出多少,怎樣努力,都不會被父母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只會認為這些都是理所應當的,所以自然就不會受到父母的待見。
總之,父母對孩子付出得越多,孩子反而會越貪心,越自私,越不懂得感恩,所以説父母千萬不要為老年的自己埋下禍根,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像王大媽的大兒媳那樣通情達理,不計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