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電 跑步戴着手錶,記錄一下你的各項數據,再展示在你的手機裏,這叫智能手錶;幫你記錄每一次飲水及飲水量,在合適的時間提醒你該喝水了,這叫智能水杯;可以鏈接到任何一台擁有着藍牙功能的台式機、筆記本、投影機甚至遊戲系統上,這叫智能鼠標;近日甚至還出現了可以騎行的智能旅行箱,配備GPS模塊可實時跟蹤,可在APP端讓行李箱發出警報聲防止丟失,還具有社交功能......
萬眾都談在智能的互聯網+時代,似乎不跟這些流行元素扯上關係就會被歷史碾壓,於是越來越多的日常生活用品也開始嘗試智能化,兩輪電動車行業也不例外。據報告顯示,中國的兩輪車佔有率佔到了全球總量的90%,兩輪車在國內市場的普及程度和覆蓋率可見一斑。那麼,作為國內重要出行交通工具之一的電動車,會怎麼去切入智能?
智能電動車之困:配個APP、信息可視化?
在小牛電動之前,傳統電動車行業已被業內固有的頑疾折磨多年:外形設計雷同、代名詞是LOW、盜竊防不勝防、鉛酸電池無解之困等,在這些問題都讓人焦頭爛額的情況下,傳統電動車企業切入互聯網和智能的方式也僅僅只是在電動車上添加了可顯示時速、里程等信息的顯示屏,頗為雞肋。
而在2015年牛電科技推出了第一款智能鋰電電動車N1之後,業內才開始真正重視起電動車的智能化。2015年6月,小牛電動N1推出之際,就以顏值、鋰電和智能三大功能點給傳統行業帶來一股清風:顏值主義給電動車賦予了時尚和逼格,鋰電池則一改鉛酸電池面臨的短板(續航、年損耗、環保),而在智能上的設置,比如APP集成的車況檢測、位置記錄、報警提示、綜合信息顯示四大功能等等,完全顛覆了業內想象,為傳統電動車行業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越多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為這一款“網紅”電動車買單時,傳統電動車企業也迅速開始智能化的嘗試,然而效果甚微:有的電動車號稱“一個APP在手,就能瞭解車的所有信息”,但實際僅僅只是簡單的信息顯示;而且讓消費者頗為接受不了的是,同品牌功能相當的不同電動車,配置了APP的那一款價格會更貴。有用户吐槽稱,照這麼來看但凡在手機上配置了APP,就能稱為智能嗎?並表示“所謂的智能車看起來並沒有太多亮點,為此買單不划算。”
真正的智能電動車什麼樣?行家詳解“小牛原理”
當越來越多的用户開始對電動車的智能產生懷疑時,我們找到了專門研究電動車智能化的專家,也找到了小牛電動的高管團隊,與他們一起探討了小牛電動所藴含的智能元素以及真正智能電動車會具有的功能。
在這一輪深度溝通之後,我們對於智能電動車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
一、入門:信息可視化和防盜是基礎
如上文提及,小牛電動發佈的業內首款智能鋰電電動車N1,配置的手機APP集成了車況檢測、位置記錄、報警提示、綜合信息顯示四大功能等等。其中,這裏的綜合信息顯示就是智能化的基礎表現,大概包括定位、行駛軌跡、電源電量、里程數等信息。
另外一個則是“報警提示”功能,市面上現在很多電動車都開始採用更多封閉集成GPS模塊,可隨時追蹤車輛位置,大大提高電動車自身的防盜功能。其中小牛電動更是在車輛無電池的情況下,都可實現車輛位置定位,在現實生活中小牛電動丟失後尋回的案例不勝枚舉。
據技術人員介紹,事實上,以上這些功能目前國內大部分電動車都能做到,但這些其實僅僅只是實現了電動自行車與APP的簡單互聯。而基於這些信息,電動車企業針對性地數據進行再處理和再分析這一部分,暫時是缺失的。
二、進階:車況自檢讓用户更懂車
然而,在小牛電動看來,先不提對數據的再分析和再處理,單單是從目前小牛電動APP具備的報警提示、車況檢查功能就為業內領先。比如小牛電動現有APP可實現的報警提示,除了車輛防盜之外,還包括電池提出報警、異動報警等,在今年發佈的U系列電動車其異動報警距離甚至縮小到了3米。
而更有技術感的是車況檢測這部分。以往,兩輪電動車一旦有事故比如突然不能啓動或壞掉,只能交給維修店處理,但電動車具體是哪裏有問題,修一次之後會不會出現傳言中“越修越壞”的情況,用户往往都很茫然不安。
但小牛電動的車況檢測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小牛電動車可在APP的幫助對車況進行檢測,隨時瞭解電動車的車況;一旦出現故障用户會第一時間瞭解問題出在哪,既提高了安全性(有任何故障會及時提醒,杜絕病車上路)還讓用户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是小問題,用户可以對照説明自己來調,如果是大問題則可以去電動車聯動的品牌門店修理。通過這一智能化的功能,可以讓用户更瞭解自己的電動車,也能更懂車。
三、高階:BMS 智能電池管理系統讓電動車性能更強
然而智能電動車的定義並不僅僅止步於此,更為搶眼的是車輛的整體技術升級:小牛電動自帶的BMS智能電池管理系統就是其中之一。BMS智能電池管理系統通過內置芯片和手機App,實現對鋰電池的智能管理――它不僅可以承擔電量的精準計算和充放電,更可以對電流、電壓、温度、連接異常提供額外保護。
從N、M系列中BMS對電池的八項保護,到如今的U系列已實現了對電池的十項保護,分別是過流、過充、過放、進水、温度、預防電、短路、斷線、功率器件故障及電壓均衡保護。
正是有了這些保護,一方面讓用户實時掌握電池剩餘電量、自動獲得充電提醒等信息,有效地保護電池,另一方面也讓用户在使用鋰電池電動車時更為安心放心。
四、頂配:騎行大數據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一輛智能電動車除了擁有以上入門、進階、高階功能之外,其頂配功能則與其大數據緊密相連。電動車的數據包括其車況、電池充放電情況、每日行駛數據等一系列信息,企業將這些數據收集在一起,並根據大數據建模進行運算,從而有針對性地升級電動車性能,比如減震、續航、剎車等多方面對產品進行有目的地改進,讓再生產的電動車產品無論是性能還是騎行體驗都更加符合用户使用習慣。
目前,小牛電動已有一套自主研發的 “niu ECU”智能中控系統,通過這套系統就可以採集到有用信息而對電動車不斷進行優化升級――而這種“個性化、定製化” 電動車也必然是未來電動車行業的共有趨勢。
而大數據除了對電動車性能優化有指導性作用,另一方面或對電動車原有商業模式帶來更多思考和延展:電動車在國內是一款使用頻次極高的交通工具,且與消費者本地生活圈的聯繫和滲透極為緊密深入。通過用户在同城的大量騎行數據,電動車可與這些衣、食、住等商家形成生活聯合體。比如用户可根據自行騎行里程,兑換周邊商圈福利。這種方式既能鏈接用户的生活半徑,同時又將本沒有強關聯的商户與電動車產品有效跨界,形成電動車與生活圈的良性商業循環體系。
結語:
或許未來的電動車遠比我們現在想象的更為智能,但這一過程必定漫長。畢竟手機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才進化到現在幾乎無所不能的智能化體系。即使把第一代iPhone的推出作為智能手機的開端,發展到現在全民智能手機的時代也經歷了七八年的時間。所以電動車行業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完成從傳統到智能的華麗轉身,在進化的過程中需要更多諸如小牛電動這種創新者來開拓破局 。
而最近小牛電動正深入各個區域市場開展智能鋰電活動,向消費者普及電動車智能和鋰電的概念,期待未來電動車行業無論是從“市場導向”朝“消費者導向”轉型,還是傳統電動車自身的轉型,都能助力這一傳統行業快速向智能時代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