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城融合”助新疆貧困民眾搬出“窮窩”致富

中新社烏魯木齊4月27日電 題:“產城融合”助新疆貧困民眾搬出“窮窩”致富

作者 胡嘉琛 牛斌

在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津南新村的農業設施温室區,村民麥吐迪·圖如普正在自家的大棚裏忙着採摘草莓,“這一茬的草莓基本上已經採摘結束,收入有1.5萬元(人民幣,下同)。以前還擔心搬出山區不習慣,現在看來不僅住得好,還能增收致富。”

3年前,麥吐迪還生活在距離縣城80多公里的恰哈爾鄉,那裏不僅地處高寒山區交通不便,還連年遭受洪水侵襲,脱貧難度極大。麥吐迪告訴記者:“那時候我們家的收入主要靠給別人放羊,一年最多也就6000元。”

新疆一些鄉鎮遠離主城區,處在高山、戈壁等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存在“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2019年底,新疆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麥吐迪的變化,折射出新疆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依託產業規劃先行,使得搬遷民眾“住得好,能致富”。

2017年以來,天津援疆工作人員在策勒縣探索易地扶貧搬遷“產城融合”模式。搬遷點不僅有較完善的教育、醫療等城鎮化公共服務配套,還“因地制宜”打造出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產業,諸如設施農業、產業園區等,拓寬脱貧增收渠道。

託合薩伊普罕·阿里木同樣從恰哈爾鄉搬遷到津南新村。記者在她家看到,80餘平方米的新居窗明几淨,寬敞院落裏搭着葡萄架和雞舍,另一半則種植有蔬菜。“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基本和城裏人一樣。村裏每家每户都有大棚,種的菜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去市場賣。不少人在工業園區就業,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生活也比以前好多了。”

喀什地區葉城縣阿克塔什鎮,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和新成立的鄉鎮,共安置了該縣3個山區鄉鎮超3000户建檔立卡貧困户。為使遷入民眾“住得穩”“有錢賺”,當地採取“易地扶貧搬遷+產業園區+就業”模式,為有就業意願的民眾提供標準化、規範化、系統化就業創業服務。

記者從當地產業園瞭解到,招商引資進駐的手套廠、製鞋廠、製衣廠正全力推進復工復產。2018年底,馬木提·塔西麥提和妻子阿米娜·吾吉帶着孩子搬遷至此,住進水電暖齊全的免費安置房。如今兩人在產業園的製鞋廠上班,家庭年收入達到5萬元左右。

馬木提説:“相比之前在山區放羊,製鞋廠的工作沒那麼累,收入還穩定。”妻子阿米娜告訴記者:“工業園離新家不遠,每天下班回家照顧孩子也很方便。”據悉,該產業園7家企業已解決1800餘人的就業。

記者觀察到,目前,新疆各地正發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積極發展配套扶貧產業,確保搬遷貧困人口穩得住、能致富。(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44 字。

轉載請註明: “產城融合”助新疆貧困民眾搬出“窮窩”致富 - 楠木軒